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问题及举措分析
2014-08-15武晓萍
武晓萍
(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管理局孙镇总站 陕西 渭南 714000)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村种植业的改革也逐步开启了崭新的模式,而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方法势必将被一一取代。其中,在水利灌溉管理方面,更是要深切领会其重大意义,明晰当前农村水利灌溉在管理上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以及其所带来的恶性作用,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切中要害的改善和加强,排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隐患,越过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进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前进打好坚实后盾。
1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缺陷重重
1.1 水资源分布不均,农民节水意识参差
水资源在我国广阔的农作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造成了一部分地区短缺严重,农作物得不到及时足量的灌溉,而另一部分地区却大肆浪费过剩水资源的严重现象。特别是水源充沛地区的农民,其节约用水的意识十分薄弱,除了其自身素质和认识等因素外,也因为他们未曾切实了解到水资源短缺带来的极大困难。
1.2 缴费规范制度不完善
灌区用户用水的缴费政策存在很大漏洞,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缴费上限的办法,变相怂恿灌区农民增加用水量;另外,也缺乏明确的用水规定,使得用水多少对于当地农民个体的利益影响甚微,这也直接导致其不自觉地大量用水。
1.3 部门分工不明,工作效率低下
旧的经济体制对水利灌溉管理颇为疏忽,使得长久以来,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思维在现代高速发展对农业的要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目前,水利部门的工作划分重叠了多个部门,导致实际分工极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确切个人;许多灌区在支渠以下已经难以被管理系统纳入,“跑、冒、漏、渗”情况比比皆是,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早已不能作业;而相邻灌区生产脱节,为了各自需要经常任意截留或开沟放水,水线与明渠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些情况都严重阻碍了水利灌溉管理的发展。
1.4 水利部门管理方针偏颇
我国水利部门目前实行的,是营利性的“卖水”制度,这是一种只重眼前利益而罔顾深远影响的手段。这无异于把水变相组装成商品贩卖到农户手中,之中甚至出现鼓励农户多买水多用水的错误手段,不但损害了农户利益,也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2 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水利灌溉管理缺陷的出现并不是近几年才展露,而是已经长期存在多年的痼疾,之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力改善,究其原因是因为不能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户的重视,对其重大的意义没有深入认识。
2.1 从根本上树立节水观念
等待自下而上的主动性改革已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只有从政策上大力推行水利灌溉管理,才能让人们由逐步习惯到自觉延续,从而从观念上形成节水的意识。
2.2 避免用水纠纷
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可以统筹规划范围内用水,保证了水资源恰当地持续供给,形成有序用水的良好秩序,避免了以往经常出现的农户间因用水发生的纠纷。
2.3 提高农民收益
早期在灌溉用水收费时,出现了诸如价格不清、缴费不齐等很多问题,而进行水利灌溉管理的透明化之后,卸下了农民心理的包袱,也降低了农民用水压力,水费用到实处,水资源用到实处,有效提高了收益。
3 加强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的必要举措
3.1 加强管理的目标规范
农村水利灌溉的核心内涵是节约用水,加强管理根本上提升的是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减少被浪费的水资源。
对水资源进行配给管理时,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并不是每项需水都要全面供给,应当抓住供需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并行。
配合当地土地规划的部署,不能闭门造车,应当从宏观把握资源分配,形成良好的系统化资源分配优势。
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走向与当地经济地势相结合,制定出有地方特色的改进方向,摆脱模板式复制,切实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方兼顾的局面。
3.2 加强灌溉管理的有效举措
3.2.1 改革水利部门收费制度
很多地区农民用水浪费,是基于缴纳水费的补偿心理,水费制度不改善,就不能有效推广意识上的节水内涵。因此,就像部分地区已经优先实行的阶梯制度的水价缴纳体系一样,新的针对用水量不同而区分的缴费制度势在必行。并且,可以结合用水奖惩机制,提供补偿奖励和超量责罚的反馈办法,根据各地实际用水情况设定基线,低于基线的用户可以给予相应的补贴;而高于基线的用户,其超过部分则需要额外缴纳过多用水造成浪费的处罚费用,从形式到观念,逐步纠正农民群众的用水。这样才能将农业发展推向良性循环和健康前进的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生产基础。
3.2.2 实行水利费用公示制度
对于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水利灌溉项目,向来区分不明,难免使得群众担心自己缴纳的费用和国家下拨款项进入灰色地带。实行水利费用公示,款项目的可追踪,使得农民放心水利工程,配合项目实施。
3.2.3 拓宽灌溉管理费用来源渠道
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的水利灌溉管理费用来源,滋生了工程项目上做文章的恶果,导致很多水利工程失去了科学灌溉的运作能力,费时费力的项目反而成为农业生产的累赘。在市场经济改革新阶段,水利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将功能合理地放给企业,并且从中获得相应的费用,这既拓展了灌溉管理的收入渠道,又有效将各功能模块优化到市场运作。
3.2.4 增大地方财政基础设施投入
自中央取消两工政策以来,组织群众对灌区水利设施维护的难度极大提升,出工比率逐年降低。而基础水利设置的修缮决不能马虎,应当增加维护和维修的财政拨款,提高清淤修渠的雇工报酬,在基础设施的投工投劳上不打折扣,保证灌溉效益的发挥。
3.2.5 农业集约化
加快集约化农业建设,按阶段脱离粗放经营模式,实行机械化作业,改造中低产田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方向转变,从而增大水资源利用率。
3.2.6 推行农民用水协会制度
目前,部分地区新产生的农民用水协会值得推广和发展,把主要负责人员由村干部为主逐步转移到农户,加大群众参与程度,健全组织架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性体系。
3.2.7 提高基层水利队伍的业务水平
针对当前农村水利队伍中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应当结合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性质,对从业工作者进行闲时轮班培训,使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申请提高水利灌溉管理部门福利,引进高学历专业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整体提高水利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 结语
在农业用水日益增多、水资源供给矛盾日益凸显的现代化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必须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分配给水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负起绝对的责任,加强灌溉管理已成为各乡镇政府亟需着手的刻不容缓的问题。快速增长的农业需求表明,针对灌溉管理,势必要采取大刀阔斧的改进手段。为此必须深刻分析现今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对症下药,进行改革与完善,切实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奠定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基础。
[1]郭东玲,张乃芹.新时期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1032.
[2]祁生英.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利发展规划[J].农田水利,2010(20):24-25.
[3]刘晓革,韩慧萍,于来富.关于水管体制改革的思考.内蒙古水利,2008,1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