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建设中的防灾新挑战

2014-08-15

生命与灾害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防灾减灾

据调查,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到2030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8%左右。在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人口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防灾能力差的现象已逐渐显露,一旦遭受灾害侵袭,势必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现如今,城市的孕灾环境正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城市不仅面临着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地面沉降、城市内涝、交通事故、公共卫生、火灾等多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人为”灾害。更为严重的是重大灾害发生后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这些灾害更易造成巨大损失。

综观这些灾害,这其间当然也有无法避免的天灾,但构建一个安全型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在规划时就要考虑到防灾因素,这样才能有准备地应对灾害的来临,将伤亡和损失变为最小。在这方面,一些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例如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巨震,虽是自1900年以来全球的第五大地震,但由于抗震技术到位,其死伤人数与震级相比,亦可以说是控制到了最小。日本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一直为人称道,在暴雨来袭时,当地民众依然可以安然无忧。反思我国,虽然这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步伐很快,但是对于防灾减灾的功能却有所忽略,缺乏对城市防灾减灾效果的硬性考核指标。同时,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防洪法》《防震减灾法》《气象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多部防灾减灾法律条例,但是由于城市的灾害往往不是单一的灾害,防灾减灾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这种单灾种防灾造成的“多头”管理的局面,极易导致综合防灾过程中效率低下的现象。这些都是灾害来临时,我们措不及防,造成较大伤亡的原因。

城镇化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对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更是针对减灾救灾体制的建设作出了详细的规划。相信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城市规划的更加合理,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我国一定能够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减灾就是效益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