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体育赛事产业转型

2014-08-15陈进良魏曙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赛事河南

陈进良,魏曙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450045〕

一、体育赛事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体育赛事可以塑造城市形象品牌,提升主办城市的“无形资产”

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可以使主办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开放程度、促进制度建设,通过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知名度,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的“无形资产”。

2.体育赛事能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体育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将会为举办城市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筹办体育赛事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兴建各种体育场馆、通讯、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则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北京奥运会筹办的几年里,北京市增加的就业岗位比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城市举办奥运会获得的就业岗位都多,年均增加就业岗位大约44.8万个。

3.体育赛事市场化能吸引大量投资,带动城市基础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一般周期是2-4年,主办城市为了筹备大型体育赛事,要提前进行较大规模的各种投资建设,其中,投资的主要方向包括交通、健身场地、比赛场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能够招商引资,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4.体育赛事市场化可以优化主办城市产业结构

体育赛事活动可以促进主办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使主办城市的经济更具竞争力,更具活力,主要体现在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刺激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其中,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媒体传播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都将得到明显的拉动,产生新的商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73.2%,已接近发达国家发达都市第三产业约75%的比重。可见,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对第三产业有非常大的拉动作用。

二、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1.行政部门控制着体育赛事市场的供给主体

我国体育赛事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职业俱乐部(或省市队)——职业运动员(或专业队运动员)的管理层次,行政部门控制着市场供给主体。我省也不例外。

2.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经营运作不善,新闻媒体宣传不到位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并没有真正转变,习惯于行政手段指挥和管理,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实际上还没有得到他们的承认。俱乐部也没有真正形成市场意识、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其运行和经营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管理理念,专业的管理人才缺乏,没有摆正俱乐部与运动员及球市、球迷的真正关系。俱乐部经营球队的意识相对薄弱,开发市场的意识欠缺,球队在指导思想上不注重经营,只注重一时的成绩。另外,河南各俱乐部与新闻媒体的沟通相对不足,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晰,运行机制不够畅通

政府与企业合办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兼容着两种体制和机制,导致俱乐部所有制结构和产权不清晰,必要的契约或法律基础几乎没有。这种现状既影响了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也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4.体育赛事数量不多,品牌体育赛事缺乏,整体水平不高

河南各地市举办的体育赛事数量十分有限,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更是屈指可数。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会郑州在体育赛事的举办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同为省会城市的武汉和长沙,甚至南昌与合肥。能够吸引观众的体育赛事活动,关键要素是体育赛事项目的品牌效应和赛事项目本身蕴涵的精彩内容。河南举办的体育赛事整体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除了中原武术有一定的市场,能够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外,其他赛事包括四年一度的省运会,也未产生应有的品牌效应。因此,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精品体育赛事,仍是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努力的方向。

5.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运作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体育赛事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无形资产的市场开发利用存在更多的空白和不足。虽然政府通过一定措施,鼓励一部分体育赛事活动在市场化运作上进行了尝试,但市场化程度整体比较低,仅局限于接受实物赞助之类,在电视转播权转让、赛事活动增值服务、赛事表演活动衍生产品挖掘等方面涉足不深。

6.缺乏系统的市场开发运营和管理体系,体育赛事市场主体发育受阻

目前的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大小体育赛事表演活动,基本上由一些政府实际控制的空壳公司在运作,这实际上与政府办赛事没什么两样。从现实情况看,河南大多数职业体育俱乐部在经营上很不“职业”,很多项目的职业化改革并没有真正进行,最后都变成了企业集团的广告载体,靠企业养了起来。

7.体育经纪发展缓慢,缺乏较为成熟的体育赛事中介市场

体育赛事的市场化发展,离不开较高层次和一定规模的体育中介市场。总体上讲,河南体育赛事中介市场发挥的作用相对薄弱,现实原因是河南的体育经纪公司比较少,成熟、有一定影响、形成规模的就更少。

8.高素质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目前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人员,大部分由退役运动员担任,他们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知识,一些体育产业的经营商虽然精通营销之道,但缺乏体育专业知识。体育赛事市场开发专业人才在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河南体育赛事的市场化发展。

9.缺少高水平体育场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硬件不足

整体来讲,河南全省范围内,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不足,能举办高水平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体育场馆设施比较缺乏。目前,即使是号称河南体育设施最齐全最先进的“河南体育中心”,离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活动的硬件要求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他地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落后程度可想而知。这就意味着河南要想承办全国性、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的话,仍需在场馆设施建设上再下点功夫。

三、新形势下加快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对策

1.完善河南体育赛事市场管理体制

河南体育赛事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运用市场机制管理体育赛事市场,以“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原则,规范管理行为,即以市场为核心,通过市场进行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管理机构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及早将政企、政事分开,实行宏观管理,明晰体育赛事产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应该尊重体育赛事各俱乐部的整体利益,既能保证各项目中心参与河南职业市场的决策管理,又能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必要的经费保证,同时还能保证参与职业市场活动的俱乐部方面得到真正的决策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2.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申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河南各地市应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部崛起”及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申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各地市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先申办一些时间跨度较短、对体育场馆硬件要求不太高的、中小型的、地方性的、单项的、特色的体育赛事活动,比如各个项目国家队、地方队的表演赛、友谊赛、热身赛等。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对这些体育赛事活动的报道,既可以宣传河南各地市的风土人情,又能促进河南体育赛事市场化的不断发展,更有助于河南体育文化的逐渐形成。这将为今后在河南举办更多、更大型的体育赛事活动积累经验,做好铺垫。

3.结合河南实际,积极培育本土品牌体育赛事

河南各地市在积极申办省级、国家级、国际级体育赛事的同时,应注重本土体育赛事品牌的打造,结合本地历史、风土人情等特色,培育本地特色品牌体育赛事活动,逐渐形成河南本土的“品牌”体育赛事。当前河南比较知名的体育赛事,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4.实施服务营销管理,提高赛事服务质量

河南体育赛事的举办应实施服务营销管理,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结构,加快信息传递,提高服务工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在组织结构方面,将整个职业联赛组织(包括职业俱乐部)整合编入附属公司,或者另立公司,由公司统一经营项目中心的商务,这样可以使市场变得简单统一,易于管理。当服务组织与外部顾客的接触面减小,服务过程中的大部分事务都在组织内部进行处理时,出现服务质量问题的机会就会相对减少,赛事组织也容易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顾客关系。

5.加强城市体育文化建设,打造体育文化名城

城市的体育文化是逐渐形成的。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将促进城市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浓厚的城市体育文化又将促进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和体育赛事市场的发展。打造体育文化名城,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它需要体育行业、传媒系统及社会各界等通力协作,同时还需要漫长的体育文化积淀。

6.统筹规划,确保全省体育场馆布局合理

为适应河南未来申办国家级、世界级大型体育赛事的需求,应加快建设省奥体中心,以增加申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硬件条件。同时,各地市可以结合当地高校,建设或完善能够举办高级别的单项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设施,确保全省体育赛事场馆布局合理。

[1]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俞继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

[3]宗卫锋.我国篮球职业化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体育高教研究,1996(2).

[4]李建军.中国篮球改革所面临的困惑[J].篮球,1997(7).

[5]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赵映辉.浅析职业篮球的商业价值及我国篮球市场的开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7]杨铁黎,张建华.关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8]王朝晖.关于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出路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1997(1).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体育赛事河南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