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油田油水井主要工艺措施标准现状与改进探讨

2014-08-15陈洪玲方玉环单海荣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原油田酸化水井

陈洪玲 ,张 梅 ,张 华 ,范 春 ,方玉环 ,单海荣

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标准化研究所 (河南 濮阳 457001)

2.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河南 濮阳 457001)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措施有效率逐年降低。工艺上要以确保老区稳产、控水稳油、提高采油率为主攻方向。为了达到工艺上的目标,从主要工艺措施的源头着手,分析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工艺措施有:酸化、挤堵、调剖、调驱、压裂等。

在标准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谁掌握了先进的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企业实现高效、长远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标准化程度,油田企业的油水井措施施工也不例外。

1 中原油田主要措施井企业标准现状分析

中原油田主要措施井年度工作量:油水井酸化约300井次、挤堵约160井次、调剖(驱)约150井次、压裂约180井次。

1.1 现有油田企业标准状况

中原油田现有油田一级企业标准1 035项,其中涉及油水井酸化18项 (其中有关施工规程的10项,有关酸化用料技术要求的6项)、挤堵9项、调剖(驱)13项、压裂14项。这些标准中大多是涉及药剂检测技术要求、施工规程方面。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存在标准空缺的现象

追踪源头,措施施工从油藏基础参数和生产资料录取着手,针对不同的油藏,地质特征不同,措施不同,录取资料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不同的员工录取的资料也有所不同,目前油田一级企业标准中针对油水井酸化、挤堵、调剖(驱)措施井的资料录取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

资料录取后,组织由地质和工艺技术人员参加的措施论证会,根据该井及周边井的概况,讨论确定相应的工艺措施。措施施工的地质方案尤为重要,目前油田一级企业标准中只有挤堵措施有地质方案编写的标准,其它主要措施井在地质方案编写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标准空缺的现象。

措施施工后,及时效果分析与评价。为了正确的评价措施效果及效益,资料录取的方式和内容尤为重要,需要对评价方法进行规范,目前油田一级企业标准中挤堵没有效果评价的标准。

1.2.2 酸化施工规程的标准存在交叉现象

工艺上要做好工程设计的编写、酸化方式及酸液配方的选择、酸化施工方案的编写,以确保做到“两个提高”,即:提高措施有效率、提高措施有效益率,因此对酸液的选择、施工方案的编写及施工规程应加以规范。目前油田所用的酸化方式种类较多,工艺方面有相同的要求,现有的施工规程方面的标准较多,有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有交叉现象,如:Q/SH 1025 0577-2008《酸化施工工艺技术规程》、Q/SH 1025 0498-2007《分层酸化施工技术规程》、Q/ZY 0907-2000《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施工规程》等[1-3]。有的酸化方式已多年未实施,如:Q/SH 1025 0346-2010《缩膨降压增注施工技术规程》、Q/ZY 0742-1998《硝酸粉末酸化施工工艺技术规程》。

1.2.3 有的标准已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有的油田一级企业标准已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生产的需要,如:Q/ZY 0376-1999《油水井酸化选择条件》,该标准内容已不能满足酸化工艺发展的需求;Q/ZY 0375-1999《油水井酸化效果评价方法》,该标准的评价基分已不能正确评价酸化的效果,不能为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2 采取的措施与改进方法探讨

为了提高油水井措施的有效率,根据中原油田主要措施井的生产情况及现有相关标准的概况,对采油主要工艺措施的技术现状和工作流程进行深入调研,对主要工艺的现有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具有油田特色的采油工艺技术的系列标准,对主要工艺措施的工作流程进行统一的规范。

2.1 搜集现有油田一级企业标准

搜集、整理油水井主要措施的现有油田一级企业标准的目录和文本,对标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对同一标准化对象进行分析。对同类措施的标准进行归类、整理。

2.2 分析现有标准实施情况

对相关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单位进行调研,组成由油田的标准化管理人员、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的系列措施标准起草组,结合采油主要工艺措施技术现状,对现有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对主要技术指标存在交叉现象的标准,进行整合;对不能满足油田生产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多年不用的标准提出废止的处理意见。

2.3 提出标准制修订项目

由于工序的特殊性、复杂性、地域性的不同,油水井措施更多的执行企业标准。对于行业标准,主要是涉及效果评估和质量验收方面的,如:SY/T 6334-1997《油、水井酸化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SY/T 5289-2008《油、气、水井压裂设计与施工及效果评估方法》、SY/T 5849-2002《油水井化学剂解堵经济效果评价方法》[4-6]。对上级标准进行适应性分析,对操作性不强的上级标准进行转化,转化为油田一级企业标准,增强标准使用的针对性。通过对现有标准的梳理、分析,结合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提出标准制修订项目。

2.4 形成油水井主要措施的系列标准

开展主要措施相关标准的研究,根据每种工艺措施的具体情况,从资料录取、地质方案编制、工艺方案编制、所用药剂的验收、作业施工规程、质量验收到效果评价,制修订相关标准,形成覆盖油水井主要措施工艺过程的系列标准。

3 工艺措施系列标准编制方法探讨

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和现有标准的实施情况,应从以下几点提高措施标准的编制:

3.1 深入调研

标准编写项目组除了对现有标准、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外,还应对生产单位的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不同的油气藏、不同措施的资料录取方法;每种措施的方案论证的主要内容、编写方法及施工的主要环节等;主要工艺措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对现有措施无效井进行调研,原因分析;对每种工序、每个环节都要深入细致的调研,做好调研资料的记录。还应调研主要工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确定标准化要素

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至少包括:管理人员、标准编写项目组成员、参加调研人员、标准化研究人员、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研究、分析、确定每种主要工艺措施应包括的系列标准名称、每项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标准的主要章条目次。根据调研情况进行讨论,对现有标准提出继续有效、废止、整合、修订的处理意见,对空缺、需要修订、整合的标准化对象提出标准制修订计划。

3.3 标准的起草

根据调研情况和会议确定的主要事项,标准编写项目组的每个成员按照“怎么做怎么编写”的原则分头起草标准草稿,同时根据工作日志和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编写标准的编制说明。项目组反复讨论每个成员编写的标准初稿,对主要技术指标的方法反复验证,根据讨论情况,对标准初稿修改完善后,最终择优确定标准的每项内容,在项目组成员内部做到“协商一致”,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形成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在油田内部相关单位征求意见,项目组开会讨论,对征求的意见分析研究、汇总处理,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内容和编制说明,致使标准在油田内部达到“协商一致”,形成标准送审稿。

油田标准化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标准的送审材料进行审核,项目组成员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修改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说明,形成标准报批稿。

3.4 形成系列标准

根据对现有标准的梳理、分析及标准的制修订,形成了采油主要工艺措施的系列标准,从措施前的资料录取到措施后的资料录取及效果评价,覆盖了每项措施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每项工作程序都有标可依,只要是按照标准实施,不管谁来做,达到了结果的“唯一性”,做到了工作程序化、环节标准化。

4 结论和认识

1)将生产实际中好的做法、经验做法形成标准,提高了标准的编写质量,提高了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2)形成覆盖油水井主要工艺措施、工艺过程的系列标准,使每个环节都有标可依,为提高油水井措施的有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安全施工等提供了有效保障。

3)修订后的主要措施系列标准更加适合中原油田的生产实际,对促进科研开发、提升措施效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4)通过油水井主要措施的相关标准的研究,梳理油田企业标准,为油田其他生产、管理方面系列标准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1]Q/SH 1025 0577-2008酸化施工工艺技术规程[S].

[2]Q/SH 1025 0498-2007分层酸化施工技术规程[S].

[3]Q/ZY 0907-2000气举井不动管柱酸化施工规程[S].

[4]SY/T 6334-1997油、水井酸化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S].

[5]SY/T 5289-2008油、气、水井压裂设计与施工及效果评估方法[S].

[6]SY/T 5849-2002油水井化学剂解堵经济效果评价方法[S].

猜你喜欢

中原油田酸化水井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中原油田:“我们挺爷们的”
水井的自述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乌龟与水井
海洋酸化或造成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有机肥的碱度及其减缓土壤酸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