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手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 例临床分析

2014-08-15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抗凝肝素阳性率

李 宁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内一科,天津 30048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微循环障碍、广泛出血及全身脏器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凶险,常危及生命[1]。本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2010—2013 年收治的25 例外科手术后合并DIC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外科手术后DIC 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 例均为本院术后并发DIC 住院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中的DIC 诊断标准[2],其中男17 例,女8 例,年龄35~83 岁,平均68.6 岁。25 例中普外科手术治疗14 例,其中重症胰腺炎5 例、消化道肿瘤4 例、胆道手术2 例、肠梗阻3 例;骨科手术治疗2 例,其中锁骨钢板取出术1例、骨癌1 例;泌尿外科手术治疗3 例,其中尿毒症肾移植2 例、前列腺癌术后1 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 例,其中脑外伤1 例、脑胶质细胞瘤1 例;胸外科手术治疗3 例,其中肺癌2 例、外伤1 例;耳鼻喉科手术治疗1 例,为鼻咽癌。

1.2 临床表现

25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皮肤、黏膜散在瘀点、瘀斑,注射部位出血不易止见于全部病例;伤口渗血10 例,消化道出血3 例,血尿2 例,休克1 例;14 例发热,体温38.2~40 ℃,其中术前术后合并感染12 例;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基础病19 例;DIC 发病时间在术后1~21 d。

1.3 治疗方法

1)低分子肝素钙:用量为4 000~6 000 U 皮下注射,每12 h1 次,用至出血、栓塞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3 d 停药,若24 h内出血加重停用或减低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出血、栓塞等情况,每天查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3P 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2)综合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病、其他并发症,加强控制感染及根据病情输血小板、凝血因子、改善微循环灌注、防治微血管痉挛、补充血容量等。

1.4 疗效标准

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DIC 临床表现消失;低血压、瘀斑等体征消失;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其他凝血象和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为痊愈。以上3 项指标中有2 项符合要求者为显效。经治疗无好转或病情恶化死亡者为无效[1]。有效=痊愈和显效。

1.5 预后

23 例血小板减少,占92%,其中<50×109L-120例;PT 延长18 例,缩短2 例;APTT 延长13 例,缩短1 例;Fbg<1.5 g·L-110 例,>4 g·L-15 例;3P 实验阳性24 例;DD 共检20 例,11 例升高。临床疗效:治愈21例,显效1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88%。无效3 例中自动出院1 例,死亡2 例(1 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 例死于多脏器衰竭)。

2 讨论

DIC 是外科较常见的凝血-纤溶系统并发症,手术创伤、感染是DIC 较常见的病因,手术创伤激活凝血系统,外加感染时由于病原体对血管内皮的广泛损伤及细菌毒素,启动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导致DIC 的主要原因。此外本组病例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同时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基础病,增加了发病的危险。

血小板减少、PT 或APTT 延长、Fbg 减少、FDP和DD 升高是DIC 常见而重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诊断DIC 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近年来有国外学者[3]对DIC 常用实验室指标,就其敏感性、特异性等作出了评价,PT/APTT、Fbg、FDP 和DD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34%、22%和100%、97%和48%、91%和94%。

笔者认为血小板计数和3P 试验是早期诊断DIC 最佳实验室检查。本组患者DIC 诊断时血小板减少阳性率92%,3P 试验阳性率96%,PT 延长阳性率72%,DD 和FDP 阳性率分别为55%和91.2%,证实血小板计数和3P 试验在DIC 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在有引起DIC 原发疾病存在的前提下,临床上出现原发病不可解释的症状,特别是多系统症状同时出现时应考虑到早期DIC 的可能,就应做上述有关DIC 方面的实验室检查,一旦确诊立即给予治疗。

迅速去除或控制病因及诱因是关键。本组所有治愈患者,其原发病均得到控制。广泛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是DIC 的主要病理变化。抗凝治疗是阻断DIC 病理过程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在抗凝治疗措施中,近年来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取得了良好效果,与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多的优点,即在低水平抗凝作用时能产生良好而持久的抗血栓作用,严重副作用少,还由于分子小能穿过血管内病变产生抗血栓效应[4]。由于所有病例均为术后患者,存在出血危险,应用肝素风险大,因此笔者选择了低分子肝素抗凝,应用过程中,仅1 例因大出血而停药,提示低分子肝素在外科术后合并DIC 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付黎明,窦芳,李波.外科ICU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特点及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6):56-57.

[2]张之南.血液病疗效及诊断标准[M].2 版.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321.

[3]Yu M,Nardella A,Pechet L.Screeningtestsof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guidelinesforrapidandspecificla boratorydiagnosis[J].Crit Care Med,2000,28(6):1777-1780.

[4]刘磊.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12):107-108.

猜你喜欢

抗凝肝素阳性率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