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矛盾动力观
2014-08-15谢霄男
谢霄男 李 净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611731)
引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斯大林,从哲学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马克思强调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他通过解剖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展开了社会发展矛盾动力理论的研究。列宁从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具体分析了人民内部存在的多样性矛盾。斯大林对社会发展矛盾动力理论的探索有成功,更有失败,他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却又提出“完全适合论”“统一动力论”等错误主张,给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首先要承认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
人类文明时代的“普照的光”和“以太”,是资本。资本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谄媚资本,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拒斥资本,同样也要付出社会发展迟滞的代价。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着矛盾,首先要承认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如何客观评价资本以及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矛盾动力观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一)肯定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作用
资本来到世间,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之一变,人类受惠于资本,创造了比过去所有时代总和都多的生产力。在现实生活中,资本通过简单生产、分工协作以及应用机器来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肇始于简单协作,简单协作的特点是分散性和组织性较弱。资本的出现,将分散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集聚在一起,使其有可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产品,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资本“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简单协作在资本的作用下,加剧了社会竞争,激发了人们从事生产的热情。为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人们会积极主动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资本的影响下,集体协作发挥着个人活动所不能及的作用。分工协作是工场手工业的基本特征,从分工和协作中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力,而这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力,也是由资本驱动的,资本分解了手工业活动中旧有的生产力,加速了生产工具的专业化生产。这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力是由资本创造的,但是它一经被创造出来,就能被资本家无偿的占有。原因在于分工协作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机器”。
马克思认为,在工场手工业中,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劳动力为起点,而在大工业中,这种变革则是以劳动资料为起点的。资本可以通过机器的应用来发展生产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能够在资本的作用下,发生新的变化,即由手工工具转化为发达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不由单个人或几个人来操纵,而是由一个组织或者机构来操纵,这为全方位的实现社会变革提供了契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因此而进入了机器大工业时代。
(二)认清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极影响
资本在扩大社会生产、大力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工人和机器之间的尖锐对立。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尽管工场主和雇佣工人存在着矛盾,然而,工人在工场内所进行的分工和协作,可以提高在业工人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其各方面的条件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资本家为了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率,将资本更多地投放在机器的开发和应用上。机器大工业越发展,工人和机器之间的对立就越白炽化。于是,无产阶级开始反对资本的物质存在形式——机器。机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也逐日加剧。机器抢了工人的饭碗,成为了与工人争夺生活资料的竞争者。然而,机器本身并不消费生活资料,这部分生活资料是由机器的所有者——资产阶级享有的。因而,机器大工业越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当今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的总根源。分工和协作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工人只能掌握操纵机器的部分技能。工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也被使用机器的部分占有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得一部分工人被机器排挤,而成为剩余人口,另一部分工人则向生产部门大范围的集聚而导致劳动力贬值[1]。机器作为资本的承担者,在它所占领的生产领域,也尽可能地延长了工人的劳动时间。资本是工业、农业以及商业的永动机,人成为了机器的助手。人使用机器的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被机器剥夺劳动的权力。人类要想赚取既定的生活资料,就只能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劳动时间。
(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客观评价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可谓是空前的。然而,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苦难与不幸,也是从未有过的。我们该如何认识和评价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关系到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它,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资本来到世间,其起初的目的并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资产阶级凭借资本,通过工人阶级的雇佣劳动,获取其剩余价值。在资本外衣的掩盖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实质上是隐蔽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资产阶级在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过程中,资本不自觉地充当了发展生产力的工具。资本虽然起初的目的不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较之于资本而言具有被动性。然而,生产力的倍速增长,使得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资本家受利益的驱动,其所掌握的资本较之于发展生产力,又具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资本自降生起就是丑恶的,资本家使用资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价值增值。发展生产力以及文明的进步,是为资本服务的。当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阻碍资本实现价值增值时,它就宁可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毁灭人类的文明。资本生来就是恶的,资本的发展也是恶的,然而人们却又不得不用恶的手段去实现善。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自古就有的,它们也终将会被推上历史的断头台。无产阶级要能够认识到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自觉抵制其对生产力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破坏。马克思认为,尽管资本的本性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的发展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充分,人类文明进步尚不发达的基础上,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善”,就不得不承受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恶”。
二、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其次要承认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就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列宁认为,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他具体分析了工人与农民之间、工人与知识分子之间以及执政党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正视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能够形成内生性动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一)工人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苏维埃俄国作为一个从农奴制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大国,农民在整个人口中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工人阶级是苏维埃俄国的统治阶级,要想稳固执政基础,就要妥善处理与农民阶级的关系。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虽然是天然的同盟军,但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工农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列宁在十月革命初期,过于强调农民阶级作为小私有者的自发性。他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小私有者的自发势力[2]135。既然农民是小私有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因而苏联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不是社会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作斗争,而是私人资本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相结合,在同社会主义作斗争的同时,又与国家资本主义作斗争[3]276。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是结盟的关系,而同私人资本和小资产阶级是斗争的关系。为此,他主张在农村地区推行余粮征集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提防地主阶级倒戈和破坏,施行余粮征集制是有必要的,它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稳定提供保障。而当社会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仍然推行这种制度,就会严重损害到农民的权益。苏维埃俄国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也因采取高压的行政命令手段,继续推行余粮征集制而一度处于紧张的态势。为缓解工人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列宁强调小农商品经济在苏维埃俄国是不可避免的,他主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推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允许农民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列宁还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工人与农民的关系,就不能用行政手段搞经济建设,这样做无异于政治自杀。尊重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减少用行政手段干预社会经济,是列宁化解工农矛盾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工人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列宁主张工人阶级要处理好同知识分子的关系,他认为知识分子的主体是资产阶级专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无产阶级专家是不是就也应该作为无产阶级的对立物,受到全国人民的批判,是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时代话题。列宁将资产阶级专家为首的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视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以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引擎。没有资产阶级专家为首的知识分子,就不会有大规模的科学创造,失去科学技术支撑的政权是脆弱的,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终会将本国的经济带入死胡同。列宁高度重视以资产阶级专家为首的知识分子,也想努力处理好同他们的关系。然而,事实上,很多以资产阶级专家为首的知识分子不信任以至于反对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宁愿背井离乡、远赴他国,也不愿为苏维埃俄国效力,这引起了国内大批工人的强烈不满。面对工人与知识分子之前的紧张关系,列宁并没有放弃团结以资产阶级专家为首的广大知识分子,他提出了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的口号。能够包容“异己”,并向“反对者”学习,是需要广阔的胸襟和巨大的政治勇气的。列宁指出,只要我们还没有实现共产主义,就要始终给予资产阶级专家以特殊的政治地位,原因在于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不是敌对的,而是同志般的[4]628。我们要做的是让资产阶级专家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里,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生活得更好,让他们真心实意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从列宁妥善处理知识分子同工人的关系中,能够得出的启示是:不要简单化处理与“异己”的关系,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社会主义确实是最值得人民为之付出的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而这种证明方式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精神上的,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4]764。
(三)执政党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频结硕果的同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那就是执政党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逐日尖锐化。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滋生了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这种歪风邪气的蔓延,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进而动摇党在国家中的执政根基。主观主义会导致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会导致腐败丛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会将在革命战争年代结成的党群鱼水情、干群鱼水情关系付之一炬。不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脱离人民群众的行为是危险的,它将会把执政党引向毁灭。要尽可能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摆正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位置。列宁建议苏维埃俄国的监察工作,要“全盘工农化”。在列宁的主持下,苏维埃俄国还专门制定了《工人监督条约》,以使工农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监察工作有法可依。苏维埃俄国为此,在全国和地方均成立了监察委员会,以使工农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监督具有了组织上的保障。列宁还主张改组中央委员会,让最基层的工农群众加入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原因在于来自最底层的工农群众,更能表达人民最真实的利益诉求。为了提高工农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监督权限,提高他们的监管水平,列宁还建议将工农检察院与中央监察委员会合二为一。这两个机构合并,既可以增强该组织的威信,又能够提高其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目的性,列宁因此而畅通了工农群众监管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渠道[5]。我们通过列宁有效处理执政党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所得出的启示是:让人民群众,尤其是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参政议政,可以加强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监督和管理,而要使这一措施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就需要有法律上以及组织上的保障。
三、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容不得思想反复
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容不得思想反复。斯大林先是提出“两类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继而又提出“完全适合论”“统一动力论”等错误主张,给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失。
(一)斯大林社会发展矛盾动力思想的反复历程
斯大林有关社会发展矛盾动力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反复的历程。他先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并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区分为内部矛盾及外部矛盾;继而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又否认内部矛盾;紧接着,斯大林又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内部矛盾的论断统统否定掉;直到弥留之际,斯大林在给苏维埃俄国带来巨大损失的基础上,才勉强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6]。斯大林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领导者,在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矛盾动力的问题上,不断地变换自己的思想,在较大的范围内造成了思想混乱,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而步履维艰。斯大林于1924年成为苏维埃俄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其履新的几年中,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的,并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从1936年起,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以及一系列党派斗争的胜利,斯大林单纯地认为工人和农民等社会集团的政治矛盾和经济矛盾正在缩小并很快会消失。1937至1938年,斯大林通过肃反运动,主观地认为外部矛盾也已消失,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矛盾。斯大林直到1952年,才在《关于尔·德·雅罗申科同志的错误》中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基本矛盾。任何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苛求前人。斯大林有关社会发展矛盾动力的思想,尽管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的发展历程,这一方面固然与其个性多变有关,而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恶劣的外部环境。任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产物,而不会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两类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
斯大林于1925年在联共(布)第14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科学论断。他认为,苏维埃俄国当时存在内外两种社会矛盾,内部矛盾是农民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矛盾是苏维埃俄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斯大林对苏维埃俄国两种社会矛盾的划分是客观的、科学的。苏维埃俄国两个最大的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大阶级之间尽管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在苏维埃俄国的童年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大对立的社会制度,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与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资产阶级未消亡,苏维埃俄国就潜藏着资产阶级攻击、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资本主义国家会联合起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绞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因此,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错误地判断二者,就很可能会葬送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战胜资本主义国家,单靠一己之力也是难以为继的,而要联合起若干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对抗资本主义国家的攻击。此后,斯大林在一系列的著述和讲话中表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矛盾的观点。如他于1926年初出版了《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重申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矛盾的观点,并着重阐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同年11月,在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上,他又就苏维埃俄国的国内矛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7]。1930年,斯大林在两封信件中,还特意强调了不能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矛盾混为一谈。斯大林有关“两类社会矛盾”的论断是科学的,然而,可惜的是,他未能将这一宝贵的思想贯彻到底。
(三)“完全适合论”“统一动力论”的错误主张
斯大林有关“两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不彻底的,在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思想引向了歧途。斯大林于1938年,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强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据此提出了“完全适合论”的错误主张。在斯大林看来,虽然外部矛盾依然存在,然而内部矛盾业已消失。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不会再出现破坏生产力发展的情形,已经根绝了经济危机,生产关系能够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能够完全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翌年,斯大林还不顾客观实际,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荒谬的“统一动力论”,从根本上否认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他强调推动苏维埃俄国发展的动力,不是社会主义内部的各种矛盾,而是人民“政治和道义上的一致”以及彼此之间的“合作”“互助”和“友谊”[8]。斯大林将苏维埃俄国大量的国内矛盾,视为境外资本主义势力破坏的结果,他主观地认为这些资产阶级分子在国内积极扶持代理人,意图破坏苏维埃俄国的无产阶级政权,他将本应属于内部的矛盾当作外部矛盾来处理,最终在苏维埃俄国的历史上,上演了肃反扩大化的悲剧。斯大林于1940年发表了更为荒谬的言论,他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不会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规律[9]。斯大林只看到矛盾所具有的同一性,完全忽视了矛盾所具有的斗争性,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矛盾动力观有关“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思想,错误地将“完全适合论”等同为了“无矛盾论”。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们少犯错误乃至避免犯错。
[1]王峰明.一个活生生的矛盾——马克思论资本的文明面及其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0,(6).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周多刚,贾锡萍.列宁关于人民内部阶层矛盾的思想论析[J].唯实,2011,(7).
[6]李艳艳.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反复与启示[J].史学集刊,2012,(6).
[7]沈宝祥.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矛盾的观点[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2).
[8]韩禄.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矛盾思想的发展历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1).
[9]熊乐兰.论斯大林在矛盾理论上的得失[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