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考量与对策——以宁夏沙湖为例

2014-08-15周学义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沙湖自然保护区鸟类

周学义

(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宁厦 银川750000)

随着人类第四个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不仅标志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状态,而且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西部地区湿地旅游开发是近年来发展湿地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风沙大,地下水位容易受地表天气变化的影响,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西部地区湿地旅游开发,极易引起生态的变化。宁夏沙湖湿地是宁夏北部之肺,在沙湖湿地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了自然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也出现了过度开发和开发不合理,以及由开发引起的水、土、空气、物种的变化等问题,从生态的角度看,亟待加强和保护。

一、宁夏沙湖湿地的基本情况

宁夏沙湖位于银川平原北部,地处银川、石嘴山两市之间,南距银川市区42 公里,北距石嘴山市26公里。

1.自然环境状况。沙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47.7hm2,位于贺兰山东麓洪积平原区的碟形洼地,其中心部分为湖泊,湖的南岸为流动沙丘,沙丘相对高度15-20m,湖的东面为盐碱洼地,西面、北面为农田、耕地。由于地势低洼,水位高而蒸发量大,多为盐碱地。沙湖湿地属于荒漠湿地,是内陆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也是温带草原向荒漠过度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沙湖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天然湿地由湖泊和沼泽组成,人工湿地主要是鱼塘和水渠等组成。这些湿地在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自然资源概况。沙湖湿地有各种脊椎动物144种,植物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4种(大鲵、大天鹅、小天鹅等);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18种;栖息着46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划定的鸟类,有9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划定的鸟类,有自治区重点保护鸟类24种,最多时聚集着150 万只的各种鸟类,既是候鸟迁徙时的驿站又是大量候鸟的繁殖场所,是一座巨大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体,也是一个博大的自然博物馆。

3.社会经济概况。沙湖湿地土地归宁夏国有前进农场所属,旅游开发则由宁夏农垦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保护区已取得核心区面积1134.3hm2,缓冲区面积692.7hm2,实验区面积2420.7hm2的土地使用权。核心区和缓冲区无人口居住,核心区为原始地貌,无土地利用情况,缓冲区有部分旅游设施。实验区有沙湖旅游公司、沙湖假日酒店及40余家餐饮、住宿、商贸店铺镶嵌,沙湖旅游公司人口1256人;沙湖假日酒店350人,保护区常年流动人口16000人,2012年旅游人次达100多万次。保护区外围为前进农场场部、前进农场10、11 队,在册人口1925人,主要有回族和汉族。

4.沙湖独有景观。依托沙湖湿地已形成自然景观区,加之沙湖西部紧邻毛乌素沙漠,形成月牙型湖泊与广阔沙丘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色,西部远处峻峭挺拔的贺兰山,东临腾奔北去的黄河水,既有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观,又有雄浑的塞外大漠特色,不仅是鸟类繁殖、栖息的理想场所,还是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研究区域,加之沙丘恢弘磅礴,水面碧波荡漾,芦苇千姿百态,水鸟悠悠,芦花摇曳,是中国西北地区尤为难得的旅游胜地。有人曾评价宁夏沙湖是“世间少有,中国绝无仅有”的旅游资源代表地。

二、沙湖湿地旅游开发的生态建设

1.注重生态规划。沙湖这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不仅属于宁夏,更是属于全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宁夏区政府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利用,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路子。1998年,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组织编订了《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了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建设目的、任务、性质,介绍了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社会经济概况、历史沿革与现状,规定了经营原则和建设方针、生物资源保护设计、多种经营设计、旅游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效益评价等重要内容。2000年,随着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变化,又聘请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研究所、宁波远见旅游研究所的专家,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2.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景区总体规划,在沙湖湿地环境建设方面,多方筹措。

第一,改变景区缺阴少绿的状况。多年来,克服了土质、水质、气候恶劣等不利因素,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采取深挖、排水洗碱、加施有机肥等措施,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大规模绿化和人工造林。截止目前,景区已累计植树20 万余棵,道路防护林、绿色长廊20多公里,开辟种植草坪8.7 万多平方米,目前树木成活率已达到90%以上,景区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第二,加大旅游环境工作。一是成立了环保部,通过了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沙湖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周边宾馆饭店等企业,注重原材料的节约、合理和科学使用,倡导绿色管理、绿色经营。二是对湖面及南北两岸做到了“四无一禁止”(无垃圾、无大颗粒硬物、无湖上漂浮物、无污染源和禁止烧烤),对饭店、摊贩等商业网点通过加强区容卫生综合整治,坚持“四自一包”责任制(即自觉清扫、自觉维护、自觉监督、自觉宣传、门前包片),提高了卫生保洁质量。

第三,做精做靓改造提升工作。根据景区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为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品位和档次,大刀阔斧开展景区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拆除了入住景区长达20年的蒙古包,影响景观的迪帮观光塔、天津宾馆等30多处与景区景观不协调的建筑。二是改造建设毛主席像章馆、宁夏农垦博物馆、凉亭、索道北站、国际龙舟看台等建筑,受到游客好评。

3.水体保护工作。水体保护对于湿地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沙湖水体保护是开发工作中头等大事。主要措施有:一是减少燃油对水体的污染。淘汰景区燃油不合格船只,对燃油合格船只进行清洁能源改造,购置清洁能源设备电瓶船,建造无污染、低噪音的环保电瓶观光游船,增加自驾摇橹船;二是为了美化景区环境、减少污染源,大量购买了免水冲式生态厕所,增加了分类垃圾桶。三是为了提高和增强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自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4.扩大湿地面积工作。由于沙湖地处西大滩地域,土壤质地受盐、碱、白僵土所限,树木难以成活,影响沙湖生态的整体环境景观,因此还湖扩面、增加湿地面积成为保持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开发区先后人工种植芦苇8000 亩、观赏荷花3000 亩,有效地促进了沙湖周边大生态环境的改变;还通过更换电瓶船、划定游船线路、增殖放流等方式保护沙湖的苇、鱼、水等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5.鸟类保护工作。将沙湖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最精华、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封闭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长、栖息、繁殖及迁徙停歇的场所。建设了瞭望站和观察点,配备了治安员和专职工作人员在鸟类保护区24 小时巡视;利用亚行贷款完成了鸟类监测站建设,站内设有鸟类展馆、鸟类医疗室、鸟类研究室和鸟类观测点;对鸟岛东侧的观鸟台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建设300多米观鸟亲水长廊,100 米环行长廊,2 条游步道,在扩宽观赏平台,用环保防腐木进行装饰环廊围栏,用环保草席、芦苇铺设廊顶,同时增加5 部观鸟器械,可以清晰观看和拍摄湿地苇丛中“仙鹤起舞、百鸟翱翔”的生动场景。

三、沙湖旅游开发的生态考量

通过各种保护措施,沙湖湿地在开发利用中,整体环境状态良好,实现了沙湖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物资源不断增加,尤其是鸟类,种类和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但沙湖湿地随着旅游开发逐渐深入,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隐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旅游开发不尽合理。沙湖作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每年承载了巨大的游客输出量。自然保护区全年实际接待游客100 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不到6000人次。但在黄金周等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3 万人次,游客人数过多,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超载。保护区内营造过多的人造设施和人工景观,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初衷,直接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

2.自净能力减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产生的污染物一旦超过了自然保护区的自净能力,必然会对保护区内的水体、土壤、大气等各种环境因子及生物物种的繁衍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沙湖特殊的水文地质特点、水源限制因素多等先天因素的影响,沙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和自净能力较弱。另外由于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排污量增大,再加上部分游客综合素质低下,环境保护意识较弱等,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水体影响严重。沙湖自然保护区属“西大滩碟形洼地”。由于特殊的地形及土壤条件,形成了集荒漠草原、荒漠湿地、沙漠于一体的特殊生态组合。洼地常年积水,形成了独特的荒漠湿地。但是由于沙湖与周边地区相比地势低洼,人工排水数量较少且排水能力有限,在旅游开放期,不能及时整治,导致沙湖退水困难,水体循环流动不畅,水质逐渐恶化。

4.土质明显下降。由于沙湖地区位于我国干旱地区,该地区地下水位补给困难,随着地表水的蒸发,土壤类型多变为白僵土,盐碱化程度极高。只有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才能生长。在沙湖分布的123属种子植物中,荒漠分布和盐碱地生长的种就有50属,占总种属的40.7 ﹪,随着盐碱化程度增高,沙湖湿地植物区系将更加脆弱。

5.空气污染加重。沙湖自然保护区周围10km范围内有2个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园区和8 家砖厂。保护区北侧10km 范围内为平罗西太沙工业园区,有22 家大型企业,主要以高污染的洗煤厂和化工厂为主。保护区南侧5km 范围内为暖泉工业园区(洪广镇),有15 家大型企业,主要以水泥厂、化工厂和建材厂为主。此外,紧邻保护区北侧(2km 范围内)有8 家砖厂。上述企业排放粉尘和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对沙湖自然保护区产生一定影响。

四、沙湖湿地开发对于全国湿地保护的启示

1.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生物多样性,不仅与整个自然界的生物息息相关,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意识。一是充分利用“爱鸟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日”、“湿地日”等纪念日活动,制作新闻专题、编印宣传资料、制作展板、横幅等进行宣传教育。二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和游客、社区、学校进行新闻报道、散发传单进行宣传教育。三是充分发挥相关专业文艺院团作用,通过一定形式进行湿地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2.加强保护区管理。基于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荒漠湿地生态系统、国家珍稀鸟类等动物资源方面的独特地位和面临的潜在威胁,建议各地政府对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加大保护经费投入,增强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明确保护区与旅游的权限,协调、规范和完善湿地旅游区的总体规划,进一步理顺保护管理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使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加强水生态保护。沙湖自然保护区湖水主要为黄河定期补水和周围农田退水,随着黄河用水计划的限制,蒸发多、补充少,水位下降,湖水的盐度、pH 值也随着水的蒸发而增大,危及水生生物及鸟类的生存,严重影响沙湖的资源价值、景观价值。其他湿地,尤其是北方湿地也同样面临水生态问题。因此,各地湿地也需通过水系连通及补水措施,增加生态水的用量,增强湖泊水循环,平衡湖泊水体水质;对补水进行沉淀,减少泥沙入湖量;底泥清淤,去除污染基质;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应急状态下,向湖泊添加生物或化学制剂对于保护沙湖水生态极其重要。

4.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为了更好地、有效地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和管理,应在现有基础上理顺管理体制,协调旅游业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关系,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引进和培育管理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努力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保护管理和科研队伍。

5.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特征的实际和潜在变化进行长期地、系统地、科学地监测。在保护区内按不同生态系统和物种栖息地设立监测点,将监测数据编入自然保护区信息库,使之与湿地的管理规划相结合,为保护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建立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信息联系,提高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猜你喜欢

沙湖自然保护区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夏夜的沙湖,有着岁月的静美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鸟类的叫声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美丽的宁夏沙湖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