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健康管理技术在海洋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2014-08-15李美刚尹兰兰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建设工程分公司天津塘沽300452

化工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职业病承包商危害

李美刚 尹兰兰(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建设工程分公司 天津塘沽 300452)

海洋工程项目主要分为陆地建造和海上安装调试两个阶段,不同阶段不同作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也不同,主要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也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比如电焊作业、电工作业、高处作业、打砂喷漆作业、射线测作业等,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高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化学品等。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要做好海洋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管理,首先要正确识别出不同阶段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项目开工前,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对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包括工作场所、作业活动、主要设备设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识别过程包括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强度、浓度、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确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重点。

海洋工程项目主要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

1.粉尘。长期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2.噪声。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3.高温。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4.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

5.苯。苯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主要损害神经和造血系统。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步态不稳,重者发生抽搐、昏迷。长期过量接触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措施

1.控制原则

海洋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工程控制:从源头上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

(2)工艺控制: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参数、使用低毒或无毒的原辅料、调整项目施工方案等措施减少危害因素的程度。

(3)行政管理:通过合理的作息时间、培训、信息沟通、演练等措施,使作业人员认识危害因素,减少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

(4)个体防护: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适用的个体劳动保护用品。

2.控制过程

(1)电焊作业

项目建造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金属焊接作业,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两种焊接方式。手工电弧焊时会产生大量弧光(主要是紫外线和红外线),电焊条药皮和金属焊芯在焊接高温作用下,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烟尘;同时电弧周围的空气在弧光强烈辐射作用下,还会产生臭氧及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焊接时二氧化碳气体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一氧化碳对人伤害很大,严重时可导致人员伤亡。二氧化碳保护焊的焊接温度高达60000C以上,弧光辐射非常强烈。

电焊作业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技术措施主要如下:

金属焊接作业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分有关,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的或低毒焊条,降低焊接职业危害。

采取通风方式对作业场所进行换气。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罐体进行焊接时要采取强制机械通风。

电焊作业时应佩戴电焊面罩、防护工作服、防尘口罩,耳塞等。

(2)检测作业

项目建造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无损检测作业,主要使用X射线机或Y射线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检验。无损检测作业过程产生辐射,会对人体产生职业健康危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X射线/Y射线检测作业前要及时告知各施工单位,明确射线作业的范围及内容。夜间作业时,全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射线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准备标准防护用品和监测设备设施,确保现场进行射线作业时不产生计量照射和误照射,不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在探伤室进行作业时,探伤室外设置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箱。探伤作业时,由声音警示,灯箱醒目显示“禁止入内”,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更换放射源时,由射线实施单位向当地环保局提交《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再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申请转入放射源。

(3)打磨作业

打磨作业主要是除锈和对组对外观处理、焊缝处理。打磨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为手持砂轮机、角磨机、直磨机,会产生大量的属粉尘,同时伴随噪声、振动的产生。涉及的主要工种为打磨工,作业过程中要采用佩戴面罩、防尘口罩、耳塞等措施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

(4)涂装作业

涂装作业伴随着钢结构加工的全过程,主要分为打砂作业和喷漆作业。打砂作业过程中会有大量噪声及粉尘的产生,而喷漆作业会使用大量的油漆及稀料,此过程中的苯、甲苯是作业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涂装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采用性能好的,能持续作业的喷砂机开展打砂作业,作业过程中采用大功率风机进行通风。

喷漆系统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喷漆作业时产生的漆雾及溶剂通过漆雾排放机进行排放,开启强制进风风机以保证风量平衡。

打砂喷漆作业过程主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及耳塞。

3.职业健康体检

因海洋工程项目周期较长,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工种的员工组织岗前、岗中、离岗及调岗职业健康体检。

(1)上岗前体检

及时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症,以判断其是否适合从事该项作业,还可获得其就业前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建立或更新个人健康档案,明确法律责任。

(2)在岗期间体检

按照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程度,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工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检查出易感人群。

(3)离岗时体检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评估离岗时的整体健康状况,初步判断工作期间职业危害因素对其健康有无损害。

(4)应急检查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及时组织进行的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其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职业损伤,早期治疗,防治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5)职业健康档案

项目组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以确保随时能对员工的职业健康信息进行跟踪。

4.职业健康培训

项目组要开展针对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作业人员及新上岗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危病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项目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职业病典型事故案例等内容。

5.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项目组应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并建立台账,制定年度监测计划,对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书面告知。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超标部分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应覆盖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

6.承包商职业健康管理

承包商职业健康管理是海洋工程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参与项目建造的承包商人员多,地域不同,职业健康意识不足,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这也加大了对承包商职业健康监管的难度,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1)做好入场审核关

检查承包商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是否进行了职业病体检,避免用常规体检代替职业病体检,对于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承包商人员不予使用。

(2)加强作业过程的监管

加强对施工现场承包商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此项内容作为对承包商的考核内容,督促做好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提示。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加强监督检查,如(高处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工、压力容器作业);对有禁忌的员工,要求承包商单位及时调整原岗位。

(3)绩效考核

将承包商的职业健康状况纳入安全绩效评价,通过对承包商进行安全绩效监测与评价,可不断规范承包商的安全作业,提高其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结束语

职业病危害因素伴随着海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作为项目管理者,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识别和评估项目建造过程中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职业健康防护、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危害因素告知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接触危害因素的人员的健康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猜你喜欢

职业病承包商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父亲的职业病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