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龙山废弃磷矿的水土保持措施

2014-08-15李俊琴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细沟石笼格网

李俊琴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 工程现状

马龙山废弃磷矿位于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紧邻X026县道(石长路),在磷矿北侧有团山汪村的池塘,水系属于巢湖流域一级支流长临河上游。该磷矿原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项目组成包括三部分:开采区、弃渣场区及堆料区,总占地面积9.0 hm2。

开采区占地面积5.9 hm2,分2个台阶布置,高差12 m。最低平台分布有3个水坑,有2处堆渣体,堆渣高度3 m,堆渣量约2 200 m3。台阶之间的边坡基本为松散体,不稳定。第二个台阶内有一水坑,场地内有零星弃渣堆放,堆渣量约300 m3;西侧边坡高5-15 m,为层状反向坡,局部为倒坡,基本稳定;东侧坡为层状顺向坡,坡高20-30 m,坡度45°-55°,边坡高而陡,易产生滑坡、崩塌。总体来看,开采区基本稳定,局部不稳定。

弃渣场占地面积1.4 hm2,分3个台阶布置:第一个台阶边坡高度为12 m,平台宽度60-100 m,边坡坡比1∶1.5,坡面已植被覆盖;第二平台台阶高度8 m,平台宽度20 m,边坡坡比1∶1.5,坡面为裸露边坡,平台上零星堆积弃渣约1 500 m3;第三平台台阶高度20 m,平台宽度35 m,边坡坡比1∶1.5,坡面为裸露边坡。

堆料区(包括办公区)占地面积1.7 hm2,场地北侧为一平台式堆料区,地表覆盖磷矿屑。南侧为办公区,办公区的东面有土质开挖边坡,长度72 m,开挖高度6 m;西南面为10间办公房;场地中间有堆渣,占地 0.08 hm2,堆渣高度 3 m,堆渣量约2 200 m3。

2 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形式

2.1 采矿诱发的重力侵蚀

该废弃磷矿在露天开采过程中,使采区形成了大面积的岩石裸露,边坡高而陡,坡面均较破碎,部分表层浮土较厚,容易引发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

2.2 剥离堆置岩土引起的混合侵蚀

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堆放高度多在10 m以上,加之结构松散,废弃物与基底间摩擦作用较弱,若遇强降水、地表水浸润极易诱发滑坡,进而形成泥石流。

2.3 降水和径流引起的岩土水力侵蚀

在降水与径流作用下,弃渣场与采区零星堆放的弃渣体坡面,容易产生宽浅式细沟,据调查,细沟宽深比3∶1-4∶1。在细沟底部和细沟壁呈犬齿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细沟已发展为浅沟或切沟。

2.4 径流和岩土中水分运动引起的化学侵蚀

由于地表径流的淋溶作用,易造成固体废弃物中的水分垂直运动,可溶物质伴随水分的下渗而富集形成化学侵蚀,导致下游河道地表水的磷污染。

3 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破坏

采矿导致地表与地下储水结构破坏,改变了原有的水文平衡与循环系统,并使水质污染加剧。

3.1 地表径流损失

该磷矿为露天开采,地表疏松土层被剥离,植被荡然无存,岩土体蓄水能力极低,极易产生地表径流,不仅造成地表水的损失,而且使边坡产生沟蚀与冲刷。

3.2 浅层地下水渗漏

由于地表被机械挖掘、爆破振动而造成松动、开裂,使原本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造成渗漏。

3.3 水体污染,水质下降

据资料,该磷矿矿体P2O5含量一般为10% -30%,局部富磷地层的磷含量高达38%。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堆积于长临河的上游,经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使溶解性磷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水质下降,生产生活难以利用。

4 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废弃磷矿现状,可将水土流失治理区分为边坡治理区域、蓄水拦截工程区域与植被恢复区域三种类型。

4.1 边坡治理区域

根据地勘成果及现场查勘情况,按坡度大小,边坡分别采用生态长袋法与格网石笼骨架进行治理。坡面采用生态长袋法防护;对易发滑塌的废渣堆场边坡和其他土质边坡进行放坡,坡面采用格网石笼骨架护坡,格网骨架内填土,并植草和种植灌木。

4.1.1 长袋法边坡防护

对于坡度大于45°的高陡边坡,首先,对不稳定岩质边坡进行削坡,清理坡面松散体与危岩部分。据测算,危岩清理石方量为1 453 m3;其次,为减少雨水下渗引起地质灾害,在高陡边坡的顶部布设截水沟,以分流雨洪;第三,在岩体坡面上布设生态袋,进行坡面披绿,生态护坡。

石质边坡采取纵向锚固生态长袋,同时辅以加固粘合剂间隔粘结措施,使生态长袋与坡体融为一体。据测算,此类边坡面积共1.14 hm2,采用生态长袋法治理坡面面积为1.09 hm2。边坡治理施工时,将植物种植在生态袋上,采用灌木和攀援类植物,同时在生态袋内填播草种。灌木与攀援植物种植标准为 10 000株/hm2,草种种植标准为30 kg/hm2。

4.1.2 格网石笼柔性骨架护坡

对弃渣坡比约1∶1.5的边坡,采用格网石笼柔性骨架护坡。骨架护坡规格为2.5 m×2.5 m,厚度为0.8 m,骨架内覆土厚40 cm。在格网石笼柔性骨架内,种植灌木与草种。

4.2 蓄水拦截区域

首先,保留磷矿范围内东北侧的集水坑作为蓄水拦截设施,对该治理区内的推移质污染物进行拦截,使其不进入河道。为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在高陡边坡顶部与坡脚均布设截水沟,削坡坡面马道内侧亦布设截水沟,将开采区域内的雨水均排入原有的集水坑。由于汇流面积比较小,截水沟尺寸取0.3 m×0.3 m。从蓄水拦截工程区接排水沟,排水沟尺寸取0.4 m×0.5 m,至X026县道一侧的排水沟。

为防止雨水淋溶产生的磷污染影响下游河道水质,在蓄水拦截区域底部铺设一层膨润土防水毯来进行防渗。

4.3 植被恢复区域

对于较为平坦的区域,进行土地整理后覆土种植乔灌木。树种选择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

5 实施效果分析评价

通过上述治理措施的实施,可使废弃磷矿的高陡边坡等区域得到基本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细沟石笼格网
外海深水钢丝石笼高效、高精度安装研究与应用
电焊石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遥感数据即得即用(Ready To Use,RTU)地理格网产品规范
黑土坡面细沟形态及剖面特征试验研究
实时电离层格网数据精度评估
陕北子洲“7ž26”暴雨后坡耕地细沟侵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细沟发育与形态特征研究进展
浅谈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石笼的应用
格宾石笼在普兰县斜尔瓦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尖山河小流域坡耕地的细沟侵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