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2014-08-15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陕西省农业发展

张 慧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714000)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农业提出定义:“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种旨在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确保获得可持续满足当代及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能保护和维护土地、水、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

陕西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处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陕西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陕西经济腾飞的基础,而且也是实现西部粮食区域平衡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尽管全省农业逐年稳步发展,然而越来越受到资源紧缺、生态恶化、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低等种种问题的制约。笔者试图通过分析陕西省农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陕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陕西省农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初步形成了以果品、小麦、肉牛为重点的渭北农业产业,以乳品、蔬菜、瓜果为重点的关中农业产业,以生猪、三叶(茶、桑、烟)、中药材为重点的陕南农业产业,以草业、肉羊、杂粮和林果为重点的陕北农业产业格局。

2011年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平均667m2产量达到254 kg,较2007年增产24 kg;总产达到119.5万t,较2007年增长11.9%,粮食生产连续8年实现丰收。

水果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011年水果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12.1万hm2和1 333万t,较2007年增长26.5%和41.9%。其中苹果面积较2007年增长28.6%,产量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07年增长128.6%和145.0%,实现面积、产量全国第一,总产量已占世界总产的1/3左右。

肉蛋奶产量稳定增长。全省建成旬邑、洛川和澄城3个百万头生猪大县和160个万头生猪示范村、46个千头奶牛场、101个部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实现了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转变。

设施蔬菜面积位居西北地区第一。通过“百万亩蔬菜”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高效无公害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陕西省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和效率明显提升。2011年,全省蔬菜面积45.8万hm2,产量达1 433万t,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菜篮子”。

全省农民整体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连续5年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保持2年高于全省城镇居民同期平均收入水平。2011年达到5 028元,较2007年增长90.1%,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自给。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加强,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基本全面覆盖到村,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取得良好成效。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应用,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大中型拖拉机89000台,联合收割机29 000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通过科技下乡活动使农业实用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振兴计划”等政策源源不断地为农村输送人才。基础设施的改善,资金、技术、人才的输入,使全省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1.3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陕西各地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以及地方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1.3.1 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 国务院于1997年7月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杨凌已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151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1 700种以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 000项以上,推广农林作物良种6.7×106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106hm2,受益农民达5 000万人以上,每年科技示范的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基本确立了杨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示范辐射的核心地位,并初步培育出了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科教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

1.3.2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初具雏形 韩城“大红袍”花椒、陕北红枣、关中水果、陕南核桃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是陕西省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典范。特色农业的效率明显超过传统种植业的效率,也正在成为陕西省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大红袍”花椒为例,1985年,韩城市委、市政府,抓住花椒这一林特产品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和梯田地块,建设“百里双千万株花椒基地”,近20年来将韩城营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外。大面积栽植花椒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由于花椒大多在田埂栽植,实现了椒、粮双层生产,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40%。另外,花椒树也有效改善了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以及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国家和省、地、市林业科技人员协作联合,近几年攻克了花椒研究课题9项,其中,花椒窄吉丁虫的生物学和综合治理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地位。花椒综合利用开发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人员研制开发出“花椒精”产品,现已被国内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填补了国内外花椒产品开发的一项空白,为地方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1.3.3 特色休闲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农家乐、田园观光休闲为主的服务业和旅游业,通过实施村域经济提升示范工程,加快了休闲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延伸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转化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和城乡统筹建设发展。通过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支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的增长潜力,拓宽增收渠道,显著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陕西全省有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20个,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311个,休闲农庄306个,休闲农家专业村247个,休闲农家经营户1.2万户。全省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5 432万人次,年营业收入38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1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28万人。

2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据统计,2008年陕西总人口3 762万人,比1978年净增长982万人,净增长率为35%。根据人口理论,一定地域范围内耕地面积、草场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具有区间极限值,相应地,这四种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具有极限,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陕西省的生态资源将出现紧缺。对陕西个体生活所需求的耕地、草场、木材和水计算出基本需求量,并以此作为陕西人口与生态资源承载关系的一般计算方式,分析陕西人口总数与生态资源总量的关系:耕地资源与人口数量35年后基本饱和,草场严重超载畜牧,人均草场资源远低于实际需求,森林资源已经供不应求,水资源数量严重紧缺[2]。

2.2 生态环境恶化

在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和“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等3个类型区中,陕西省属于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区域,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据普查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107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其中,陕北丘陵沟壑区、渭北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其次为陕南低山丘陵区[3]。陕西省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量高达9.12×108t,占全国江河输沙总量的1/5,且水土流失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

2.3 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陕西省大多数县域地处山区或偏远地带,远离中心城市,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落后,农业基础脆弱,生存条件差,贫困人口数量大。《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全国贫困发生率为2.3%,而陕西贫困发生率为21.2%,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成为制约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2.4 农产品附加值低

陕西省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资金、人才投入不足,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不高、附加值较低,并且缺乏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

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对陕西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滞后于实际需求。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偏低。2008年,陕西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为45%,低于全国5个百分点,与同处西北的宁夏也有2个百分点的差距。第二,产学研脱节,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三,农技推广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从农技推广人员学历、职称情况来看,2008年陕西省县以下农技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分别相差14.2%、2.2%和5.2%[5]。

陕西省农产品种类多,但上规模的产品少,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限制,农产品深加工一直发展缓慢,这也是陕西省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3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农业系统的构成需要立足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口、劳动力及政策调控等社会要素),相应的可持续农业要着眼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构建。

3.1 加强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1.1 稳定耕地面积 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频发、干旱面积不断扩大,这些都造成了实际上的耕地面积缩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粮食生产能力,首先是要保证耕地面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手段,逐步实现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在通过占补平衡保障耕地数量的基础上,探索保证耕地质量的机制。同时,在陕北实施治沟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3.1.2 探索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环境补偿是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责任的重新平衡过程,实施补偿首先要明确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身份和角色,并明确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内容;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者建立直接或由第三方担保的间接联系;适时设立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基金,逐步构建以政府财政为主导,社会捐助、市场运作为辅助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来源。确保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为保护行为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奖励。

3.1.3 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发展劳动密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生态农业,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政府可通过提供生态农业相关技术、配套服务,或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适当补贴来补偿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

3.1.4 提高节水效益,发展节水农业 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陕西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尤其要强化节约用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陕西省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喷灌技术的试验,目前已经有了较好的推广基础,是陕西省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的一种节水灌溉模式。另外,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和旱地覆盖节水耕作等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如能扩大推广范围,陕西省旱区农业发展将展示出更广阔的前景。

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是节水和增加水资源总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可引进以色列先进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加大污水净化和海水淡化力度,用于农业生产。

3.2 加大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3.2.1 完善农田水利与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陕西省粮食稳定生产的关键。以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原为重点区域,加强现有水库和水渠的修复,完善农田灌溉系统特别是堰塘沟渠等小农水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增强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稳定性[6]。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完善通讯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当地生产、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农产品交易服务机构,加速农产品流通速度。

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陕西特色水果、粮油、畜产品三个重点领域,在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储藏保鲜方面下功夫。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技术合作创新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支持休闲农业发展。陕西省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四通八达,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可鼓励休闲农业示范园、休闲农庄、民俗村、市民假日农园等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并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出凤翔泥塑、耀州陶瓷、华县皮影、榆林剪纸等地方特色手工艺品。

3.2.2 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不断优化市场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首先,成立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为企业建立一个信息交流、互助合作和行业自律的平台,并制定相关机制,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精深加工,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企业逐步成长为龙头企业,培育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进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品牌运作等涉农经济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其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制度;第三,大力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第四,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陕西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建立健全全省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范围,规范无公害、有机和绿色食品的认证进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利用农博会、推介会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各种渠道打造地域性品牌与企业品牌,提高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2.3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同时更加注重推广形式的多样性与实效性。利用电子商务、农业信息网络等新技术,推进农业技术信息远程服务。利用科技下乡、科技流动服务车以及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加快发展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农技110等服务机制,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的科技力量。

3.3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强社会保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分为数量、素质、结构三个基本要素。在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年龄结构逐步老龄化以后,虽然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依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人口素质和结构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人口的数量变化,而且要越来越关注农村人口素质和结构的变动[7]。

首先是要提高身体素质。第一,应加强人口健康科学研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强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生物、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研究,通过科学宣传和建立健全必要的社会机制,达到优生目的。第二,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保障财政支持力度。

其次要提高文化素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力量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全局性决策能力,在宏观层面拥有并有权调用大量公共资源的主体只有政府,因此必须由政府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首先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改革教学内容。陕西省农村人口众多,现有的义务教育存在许多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农村现实严重脱节,一些未能升学的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无法与陕西当地现实情况相适应,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增加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必要的。要加大力度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建设以各级农广校为主体,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推广机构为辅助的培育体系,培养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1]王道龙,羊文超.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定义与内涵[J].农业经济问题,1997,(10):14-17.

[2]朱莹莹.陕西人口增长与生态资源关系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1):41-44.

[3]史清华,陈爱兰.陕西省退耕还林(草)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2,(4):34-36.

[4]姜 英,孙景梅,汤国安.陕两省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2.22(1):76-78.

[5]智 敏.陕西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6):81-85.

[6]李 竹,王龙昌.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成分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2):180-185.

[7]田雪原.人口素质左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E B/O L].http://the or y.pe op l e.com.cn/G B/49154/49156/6014353.ht m l,2007-07-20.

猜你喜欢

陕西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