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半年甲醇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2014-08-15文//原

化工管理 2014年22期
关键词:烯烃甲醛甲醇

文//原 野

上半年甲醇市场走势分析

2014年上半年甲醇市场走势一般,价格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年初时承接去年下半年的高位,华东地区价格还能维持在3150元(吨价,下同)以上,向来被视为国内甲醇价格洼地的西北地区出厂价也在2250元以上。但春节过后,甲醇市场则开始出现下滑行情,价格震荡走低。3月上中旬后价格出现第一波大幅下跌,与年初相比,华东市场跌幅达400元,华南市场下跌近600元,华北及山东市场跌幅均在300元附近。进入5月份后,价格又出现第二波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需求不景气。5月进入雨季,板材需求有限,对甲醛采购力度较低,且随着环保检查力度的加大,局部甲醛厂受影响,使得甲醛对上游甲醇市场支撑力度弱;二甲醚行情疲软,开工率不高,对甲醇支撑有限;醋酸装置5月计划检修较多,开工率进一步降低;MBTE、DMF等对甲醇采购无明显放量。而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新型下游支撑力度也有限,虽中原乙烯装置重启,但神华宁煤、南京惠生烯烃装置已计划内检查,后期宁波禾元也可能检修。截至5月27日,全国甲醇综合交易价为2346元/吨,较4月下跌4.98%,价格指数创年内新低。进入6月份后,在抄底资金介入及市场气氛有所好转的情况下,甲醇价格有所反弹,甲醇价格指数重上2400元。6月26日,全国甲醇综合交易价为2472元/吨,其中山东南部主要甲醇企业零散价格在2390~2400元/吨,北部市场报价在2480~2500元/吨;西北地区甲醇主流出厂价围绕在1650~2150元/吨;河北地区主流出货区间在2370~2450元/吨;华南地区市场价格2600~2650元/吨;江苏国产甲醇主流出罐价2630~2680元/吨;宁波天然气制甲醇市场价2660~2720元/吨。

上半年甲醇市场走势较弱,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是产量增长较快。据行业数据,2014年5月份国内甲醇产量为302.72万吨,同比增加32.97%;1~5月份国内甲醇产量为1142.5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1.29%。上半年国内成功开始出产品的装置有青海桂鲁60万吨,同煤广发60万吨,内蒙兖矿90万吨、四川玖源50万吨和安徽昊源化工分别在6月底出产品,山西孝义鹏飞60万吨预计在下半年投产,陕西龙门煤化已经投产,目前处于限产状态。虽然2014年整体计划投产的产能不多,但在2013年投产的装置均在2014年开始向市场释放压力,新产能的增加使得甲醇产量增长较快。

二是国际甲醇价格走低。受主要甲醇进口来源国装置故障的影响,2013下半年华东地区甲醇价格一度短暂上涨至4000元/吨的高位,但在2014上半年,全球甲醇市场进入“跳水”模式。中国现货价格年初以来重挫30%,东南亚市场价格大幅走跌了32%,欧美现货价格也随之跟跌。市场人士认为,甲醇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和中东多套装置重启,这些装置总产能高达650万吨/年。国内甲醇价格向来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国际甲醇价格的大幅下跌也使得国内甲醇价格下滑明显。

从进出口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甲醇呈现明显的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特点,据海关统计,1至4月我国共进口甲醇87.33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08.5万吨大幅下降58.11%。1至4月共出口甲醇41.1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7.29万吨大幅增长463.92%。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甲醇价格较低,使得国外甲醇出口到我国受阻,同时我国甲醇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使得出口明显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相当于减少了国内市场的供给量,缓解了国内市场供需矛盾,这对上半年的甲醇价格也形成一定支撑,没有出现尿素价格那种过度下跌的悲惨状况。

三是原材料煤炭价格下跌。我国绝大部分甲醇均是以煤为原料,煤炭价格高低对甲醇生产成本影响很大。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佳,煤炭价格持续走低。6月2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报收528元/吨,比前一报告期下降2元/吨,创下该指数2010年发布以来的最低值。在煤炭大省山西,煤炭价格已从2011年10月的最高纪录853元/吨下跌到目前的532元/吨,跌幅达37.6%。

四是需求较为平淡。从上半年甲醇下游的开工率情况来看,均为较低水平,甲醛开工不足5成,醋酸开工亦低于50%,二甲醚开工在5成附近,整体下游需求偏弱。甲醇制烯烃、甲醇汽油等新兴需求虽在不断增加,但所占需求在整体甲醇需求中占比不高,未能扭转整体甲醇需求平淡的状况。

下半年甲醇市场展望

去年下半年甲醇价格曾出现大幅飙涨行情,主要原因是国际甲醇价格大幅上涨所带动,而国际甲醇价格大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的甲醇生产装置出现故障,造成货源偏紧,但这种情况具有偶发性,不是市场真实状况的反应,今年下半年再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从需求、产量、生产成本、市场心态等多种因素考虑,今年下半年甲醇市场预计会相对平稳,下有支撑,上有压力,价格预计在400元/吨左右的厢形内整理。具体来看,市场预计会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产量仍会呈现较快增长。截止目前,同煤广发、青海桂鲁化工、玖源化工、陕西龙门煤化、宁夏宝丰,山东联盟、安徽皖北煤电等厂家的投产,累计今年计划投产的甲醇厂家700多万吨,甲醇产能进一步上升。再加之目前煤炭价格低,对于合成氨联醇企业而言,生产甲醇的效益远高于尿素,所以会想方设法多生产甲醇、而减少合成氨及尿素产量,预计今年下半年甲醇产量仍将呈现较快增长,全年甲醇产量预计将突破3000万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气头甲醇受挤压,煤头甲醇优势明显。在我国多煤少气的资源格局下,天然气始终供应紧张,特别是在2012年年底,我国禁止新建天然气制甲醇项目后,天然气制甲醇的比重大幅下降。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天然气制甲醇装置的比重由2008年的27.8%下滑至18.1%。

供应偏紧直接导致了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居高不下。数据显示,重庆工业用管道燃气由2013年8月1日的2.24元/立方米上涨至目前的2.49元/立方米,涨幅为11.16%,与国内煤炭价格的走低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日市场有消息传出,工业用天然气下半年将实行实施新的价格机制,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上调0.2元/立方米。如果此传言成真,这对天然气制甲醇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般来说,天然气价格每提高0.1元/立方米,气头企业成本上升约100元/吨。以西北地区为例,当地气制甲醇成本在1700多元/吨,如果天然气价格上调0.2元/立方米,甲醇的生产成本将会提高到2000元/吨附近,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大幅缩减,有些甲醇企业甚至可能出现亏损。与日俱增的成本,令天然气制甲醇企业压力重重。

而相比之下,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走低,煤头甲醇企业的状况则要明显好于气头甲醇。金融危机之后,在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内煤炭价格一跌再跌,环渤海动力煤指数自2012年年初的797元/吨跌至今年5月中旬的537元/吨,跌幅为32.62%。据悉,目前有些煤头甲醇企业每吨能有300元以上的盈利。目前国内煤制甲醇已成为主流,再加上进口天然气制甲醇的竞争,国内天然气制甲醇企业劣势渐显,这也迫使气头甲醇企业审时度势,思考新的突破口。有些气头甲醇企业可能会退出甲醇领域,4月24日,新疆吐哈油田公司果断关停年产24万吨甲醇装置,该装置始建于1996年,以天然气为原料,2000年10月投产。该甲醇装置关停以后,公司每年退出的1.4亿立方米天然气将向下游用户销售,将有效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

三是国际甲醇价格影响大。我国每年约有10%~40%左右的甲醇来源于进口,进口甲醇对国内甲醇市场的影响和冲击都比较大。加拿大温哥华投资银行Raymond James分析师Steven Hanse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甲醇价格“跳水”的导火线是东南亚和中东多套装置重启。这些装置总产能高达650万吨/年,约占全球甲醇产能的十分之一。包括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的两套装置、Zagros位于中东的两套装置以及BMC位于文莱的一套装置已经恢复运作。不过,据IHS化学公司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长远来看,受中国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全球甲醇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2010~2012年增长了23%,未来十年仍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全球甲醇需求量将从2012年的6100万吨显著增加至2022年的1.37亿吨。与2008~2009年年均4%的增速相比,未来甲醇需求增长将十分迅猛。IHS化学公司也预计,2012~2022年,欧洲的甲醇进口量将温和增长,东北亚甲醇进口量将强劲增长近3倍,而北美地区2022年甲醇供需将基本平衡。中东和南美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甲醇出口地区,当前这两大地区的出口量占到全球总出口量的约70%。

四是新兴甲醇需求成关键。目前甲醇新兴需求增长较快的主要有甲醇制烯烃和甲醇汽油两大领域。

甲醇制烯烃方面,据专家介绍,目前烯烃制取有3种路线:一是石脑油制烯烃,二是煤制甲醇再制烯烃,三是烷烃脱氢制烯烃。近年来,煤制甲醇制烯烃及PDH(丙烷脱氢)工艺开始迅速崛起,未来几年,一大批煤制烯烃等项目将陆续投产,有望在烯烃市场各占一席之地。届时中国丙烯产业将出现以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为主的传统副产工艺、煤制烯烃工艺和PDH工艺“三分天下”的格局。随着煤制甲醇再制烯烃和烷烃脱氢制烯烃技术的迅速发展,近期石脑油制烯烃辉煌的历史似乎正在渐行渐远。据数据测算,当原料煤350元/吨时,煤基聚烯烃产品相比石油基聚烯烃产品可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甲醇制烯烃产量的增长将成为2015~2020年间拉升甲醇需求的主要动力。

展望2014下半年,新投产的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包括神华宁煤MTP、山东神达DMTO和阳煤恒通MTO/OCP三套装置,甲醇消费量合计357万吨/年。

甲醇汽油方面,山西的甲醇汽油处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山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晋中、长治两市试点运行正常平稳,晋中市甲醇汽车运营总里程约达580万公里,最大单车运营里程近9万公里,长治市已有100辆甲醇公交客车在正常运营。按照国家《数据采集方案》要求,从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对甲醇汽车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数据采集工作,试点工作满一年后抽取3辆运营车辆送到有国家级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不仅整个甲醇市场面临新兴领域的拓展,就是原有的传统甲醇消费领域也面临拓展。例如,甲醛是甲醇的传统第一大消费领域,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中国甲醛行业在2000年到2008年间经历了快速增长期,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政策收紧,甲醛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目前市场仍旧低迷,甲醛行业深陷产能过剩、产品单一、需求不旺的困境,整体开工率在60%左右。

现在看来,甲醛行业在传统应用领域中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甲醛最主要下游产品“三醛”树脂胶在建材领域的需求难有起色。而纺织行业中,消费者对纺织品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的替代品受到青睐,使得甲醛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受到进一步挤压。甲醛行业想要重振雄风,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石油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兰化所等科研院所和一些龙头企业已经进行了新的探索。柴油添加剂——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就是一个被业界看好的、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甲醛衍生物。DMMn具有较高含氧量和十六烷值,与柴油有很好的相溶性,添加比例可以从5%到30%,掺混后不仅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和热效率,满足国Ⅴ柴油的标准,还可以减少CO2排放20%以上,降低颗粒污染物排放30%~80%,可在我国的油品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江苏凯茂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发成功DMM3-8工业化技术,今年将会有3套5万吨级、10万吨级的工业化装置在河南、四川等地开工建设。

我国仅交通运输用柴油每年就超过1.5亿吨。一旦DMMn被市场认可,几年之内甲醛的消费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专家介绍,创新型的甲醛下游产品不仅仅只有DMMn,在清洁能源、工程塑料和环保涂料领域中,新型甲醛的衍生物还有更多用武之地。比如用于汽车制造的高品位的工程塑料聚甲醛,用于防弹衣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用于粉末涂料树脂的原料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等品种,都有着乐观的市场前景。但要将这些愿景变为现实,前提是业内企业要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以开创性的工作推动甲醛行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

五是关注宏观经济变化情况。甲醇作为一种大宗化工产品,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很大。针对国内经济下滑态势,目前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微刺激”,近几个月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性,使得中国经济有些许企稳的迹象,其中5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出现逆周期回升。下半年预计国家“微刺激”经济的可能性更大,这对甲醇市场也将产生一定利好,政策方面的具体变化情况值得密切关注。

猜你喜欢

烯烃甲醛甲醇
低温甲醇洗甲醇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
烯烃不稀罕
微生物降解甲醛的研究概述
如何确定“甲醛”临界量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上半年甲醇市场走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MTO烯烃分离回收技术与烯烃转化技术
我国甲醇制烯烃项目投资增长迅猛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
对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