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水利史研究 助力河南水利振兴

2014-08-15郭永平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利历史文化

□郭永平(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水利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类从事水利活动和水利事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水利史是人类利用水土资源,与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存环境的历史。水利史是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水利史对于水文化的研究、对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河南水利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

河南水利的发展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类型多种多样,这既是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使然,也是人们治水智慧的充分展示。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文化就起源于人类在中原地区的诞生之日。从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从“盘古开天,血为淮渎”,到逐鹿中原、炎黄祭祖,无一不与河南人治水历史息息相关。

华夏文明的序幕由大禹治水拉开。大禹治水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其包含的文化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为民除害,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尊重规律,科学治水的精神;三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四是促进社会发展,开创社会文明的精神。经过大禹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平息了狂暴的洪水,使大地回春,人们安居乐业。大禹对群体、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开创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魂魄。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九州因治水而产生。相传禹根据长年在中原大地上治水而掌握的地物地貌、山川大河、民族居住、物产情况,把中华大地初步笼统的划分为“九州”。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已扩大到足以突破以血缘团体为基础的部落界限,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国家迈进。这虽不是正式的严格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其类型设置众多,也为秦统一后的区划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社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与治水活动关系密切。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始于奴隶制社会的开端,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正好形成于大禹治水之后,这也就表明,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治水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大规模的治水活动促进了王权的产生,为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的专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在长期治水过程中形成的凌驾于各氏族部落之上的组织机构,很容易演化成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可以说,是大禹治水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为君主制代替民主制、权位父子相传的世袭制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治水历史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公元220),中华大地由诸侯列国走向大一统,水利建设进入了第一次高潮。魏国引漳十二渠、秦国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代表了这一时期水利事业的最高成就。经历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500多年的动荡,隋代统一政权的建立,再次带来了水利建设的高潮。隋唐宋时期(581-1279)蓬勃兴旺的水利事业为帝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一时期以长安、洛阳和开封为中心的东西大运河,沟通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构筑起横贯中国东西南北的骨干水道。水利工程造就了长安、洛阳等都城完善的城市河湖水系和壮丽多彩的湖泊园林。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水政管理体系也逐步形成。元明清三代(1271-1644)中央集权统治时期,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不同地域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联系的重要纽带,大大促进了河南经济的发展。当年洛阳、开封之所以被选为国都,就是因为那时这两地的水路运输非常方便,北可上京津、南可下苏杭,既为经济往来创造了条件,又便于国家的统一管理。

水旱灾害的频繁出现使人们必须与大自然进行反复的较量和抗争,长期的治水斗争对河南人民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累世不绝的水旱灾害锤炼了中国人民忍受巨大痛苦的能力,更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从“大禹治水”到“人工天河红旗渠”,每一个水利工程,每一段水利历史,都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如果说“献身、负责、求实”是水利行业精神,那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就是水利史留给中华的宝贵财富。

二、研究水利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小国寡民、历史较短、水利问题简单或历史资料积累较少等等的一些国家来说,我国疆域广阔,抵得上整个欧洲;自然条件复杂,无论气候和地理情况都千差万别;河流湖泊众多,境内有两条长达5000公里以上的大河和五千多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历史悠久,自秦汉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且历代都重视水利开发和水政管理,水利历史经验的积累及水利史料特别丰富的国家,仅以文字记载一项,粗略估计字数不下1亿。这样一个国家的水利史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东方世界)的历史。这样的国情就必须开展水利史研究,从中吸取规律性、方向性的经验,丰富我们的水利科学。

(一)研究水利史有利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水利史是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水文化为黄河文明、中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河南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厚重的水利史构成了水文化的基本框架,水文化的进步也不断丰富着水利史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水利史,有利于让全社会通过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对人水关系历史的认识,古为今用,让几近消失的传统文化重新散发出光彩,让为人熟知的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得到继承和发扬,培养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习惯,自觉摒弃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做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延续我们悠久而优秀的文化。

(二)研究水利史有利于水利事业的繁荣发展

水利史和水利事业相伴相生,互依共存。水利事业是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水利史则是各时期水利事业的集大成。水利事业的繁荣发展将促进区域政治经济的进步。我国4000多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近代大工业的发展以至当今的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等,也都离不开水利的支撑。由此,要掌握工农业发展与水利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规律,不能不探寻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研究也是一种现实的学问。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治水的丰富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经验可以借鉴,为今天所用;教训必须记取,不能再重蹈覆辙。这就需要我们对水利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水利事业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应当找出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将来的建设;水利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部门,也应当找出规律。它的发展既和其他科学技术有共同规律,又自有其独特规律。这些规律都要从水利史中寻求。共同规律可作为科技发展规律的一个例证,独特规律可以为制定水利技术发展的战略性计划提供依据。加强河南水利史的研究,从全面的整体的观念出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河南水利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而且可以推动新形势下水利事业繁荣发展,为区域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研究水利史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对水的需求一直是健康、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价值以及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当前,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许多国家将陷入缺水困境,生存和发展面临威胁。要树立科学的治水理念,调整治水方略,实现人、水和自然和谐共处,让江河休养生息,使节水成为人们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平衡水的供需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旗帜,水利史的研究义不容辞。历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可以使人产生共鸣。以水利史为媒介绍河南水利,宣传河南水文化,就能以其独特魅力跨越区域、民族和文化界限,直抵心灵深处,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引起普遍而持久的共振和认同。在治水实践中形成的水利历史典籍、文物古迹和各种古代水利工程,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努力发掘和精心维护,将不断激发人们爱国、爱故乡的情感和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强大人们的精神世界,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三、研究水利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过去我们对水利史的研究确实重视不够。河南省水利学会研究的重点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水文化和水利史。在水利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把水利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进行专题研究,适逢其时。同时,历史的研究有其特有的规律,应当注意。

一是水利史的研究要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水利史内涵丰富,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一定阶级关系中形成的。水利史研究必须自觉学习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解释历史过程及其事件、人物;自觉认识到研究水利史的目的是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价值观,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二是水利史的研究要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历史充满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但古为今用是历史研究的本质目的,这就需要研究者深入挖掘其中适应时代需要的精华,运用丰富的手段加以展现,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绝不能信手拈来,把历史作为主观意志甚至错误思想的谈资与注脚。

三是水利史的研究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历史因其大众性、通俗性、形象性而具有极强的传播力。研究者应当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符合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摒弃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不符合水文化科学发展的、过时的内容,敢于突破陈规陋习,勇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丰富和完善优秀的传统水利史的内涵,正面展现其中有益于国家与社会的价值观,展现有益于民族精神弘扬与人的美德颂扬的价值观,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四是水利史的研究要传播科学的历史知识。历史的价值在于规律性的客观真实,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与坚持科学的历史观相一致。水利史涉及面广,不但与现代水利科学的各个专业密不可分,还与有关的学科,如农史,水运史、历史地理以及文物考古等专业的研究密切相关。只有全面掌握和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情况,明确水利史研究的深度和目标,才能把握水文化建设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方向。水利史研究者应当广泛阅读史书,深入查找史料,多与史学研究界沟通,确保基本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向广大群众传播真实正确的历史知识。

五是水利史的研究要用好水利学会这个平台,形成河南水利史研究接续不断的良好氛围。水利学会是一个专门从事水利研究的群众团体,是联系行业企业与政府、水利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水利史研究,就要充分发挥水利学会作为推动水利事业发展重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和文化建设职能,利用水利从业人员这一专业智库,围绕水利事业建设目标,与国内外相关专家多组织研讨活动,组织研究人员深入基层,参观考察,召开理论研讨会,促进公众水利史及水利科学文化的普及,积极为水利中心工作服务,形成水利史研究接续不断的良好氛围。

六是水利史的研究要努力出成果,为厅党组提供意见建议和决策参考。水利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丰富水文化的内涵,形成有利于水利事业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水利史研究者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河南省水利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不断开拓创新,系统地总结、研究水利发展的历史,加强与兄弟省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学习国内外水利史研究的先进经验,必要时可建立长效的互动协调机制,为厅党组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建议和决策参考,使今后少走弯路。实际上,我国自古就注意水利经验的总结,编辑水利文献具有极为悠久的良好传统。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史记·河渠书》的出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利通史;以后又有水利断代史、专业水利史、河流水利史、水利工程专史、水利法规、水利施工规范以及水利总结、汇编、丛书等等。无论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史志中,都有大量的水利发展的专篇或专章。记述水利的文献体裁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到了近代,这一传统虽然并未完全断绝,仍有一些著作出现,也有人尝试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前人经验,可是总的说来却寥若晨星。当前,中华民族正发生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为这一巨变提供精神支撑,历史研究适逢其时。

文化是民族的魂,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民族的命脉;历史是民族的根,守住了历史,就守住了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四个“讲清楚”,正是现阶段水利史研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治水历史悠久,水文化源远流长、博达宏富,优秀的历史水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已成为各时期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创造现代水利的灿烂辉煌,它是水利事业不断前进的一块基石。有专家指出:“只有认真研究黄河的变迁和治黄史,才能办好黄河的事情。”“中国人如果对自己历史的研究还不如外国人,则上无以对祖宗,下无以对子孙”。在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新时期,在加大水利投资、实现水利梦的今天,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优秀历史传统水文化有着真诚的需求与渴望。认真研究水利史和水文化并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水利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