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2014-08-15史乃辰
文/史乃辰
引言
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的水环境检测具有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水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还可以奠定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此外,通过水环境监测还能切实掌控所监测的水环境的变化规律,确保及时的发现有关水质问题,进而可以有效采取正确的治理措施。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在最大范围内减少监测的误差,从而实现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对水环境监测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水环境监测的方法是:遵循水循环规律,监测水的质和量以及在水体存在的各种可能会影响生态和环境质量因素。近年来,我国采用的水环境监测指标为常规指标,采用BOD和COD等综合指标监测有机污染,该指标不适用于水中微量或痕量有机物所造成的污染。如果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水环境的状况不适应,就会造成水环境监测质量不高。
只有严格控制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与准确,针对影响数据的一切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尽量使得数据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是水质量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该质量管理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监测前的预先控制,第二,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三,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第四,数据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监测前的预先控制预先控制
为确保预先控制的顺利开展,应特别注意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组织领导机构,确定人员职责,进而建立全员质量管理体制。其次需要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确保其具有较专业的知识理论水平,掌握较全面的关于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以及各项规定,能够独立熟练的完成各项监测操作,并定期组织业务能力考核。再次需要保证监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分析仪器以及设备都能正常运行,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从而满足监测所需的精度要求。
监测过程控制
(1)采样质量控制。对水进行采样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要求确定采样方式。采用混合采样单独单独采样。采样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水环境监测规范》的规定标准,采样监测站点在布置时,应严格按照“尺度范围原则”以及“信息量原则”,需要严格考察可行性、可控性,保证监测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该区域的水质量以及污染物情况。采样所用采样器在采样前确保干净、干燥,采样过程中要注意:禁止激烈的搅动水体,选择采样区域时注意水样没有漂浮物。采样结束后样品需统一进行编号,面临特殊监测项目时候,要留意特殊要求。
(2)存样质量控制。因为大部分采集的样品需到实验室进行测试。因此在水样存放过程中,需要把好质量关,因水样容易受到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水样组分的改变,因此,需要按照《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为准则进行样品的保持和运输。此外,需要对不同水样的监测采取个性化的质量控制。在水样运输前,首先需要清点样品,确保盖紧容器盖,如果是特殊样品,需按要求进行运输,保证尽快运输到实验室,此外,需要严格规范样品的交接程序,仔细核对样品和采样记录。
(3)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可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监测工作,实验室分析仪器以及各玻璃量器都需要做好校准工作,需要确保实验室内部相关的质量控制基础工作做好,确保实验用水以及化学试剂的准确配备,需要进行样品检测的校准曲线的绘制工作,此外还需要进行空白实验,样品检测需要进行平行样检测以及加标回收试验、样品分析方法的检出浓度测定实验以及方法准确性实验,此外,还需要进行干扰因素实验,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质量控制
数据处理以及数据的综合分析是样品检测的关键部分。因为定量分析实验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度,所以有效的分析实验数据是非常必要的。需要科学的监测原始数据记录重视数据的记录整理工作,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以及离群性检查、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多项分析工作。
如果数据处理中发现可疑数据,不能敷衍了事,要果断查明可疑原因,应用统计检验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可疑数据为离群数据,则可以祛除,从而可以保证结果准确性。数据的综合分析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采用综合技术方法,可以使得监测数据得出水环境质量的定性结论,从而实现水质量监测的全面系统的的质量体系。
结语
由于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个的重要部分,只有保证监测方法的质量,才能保证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为了实现准确的进行水环境监测的目标,一定要严格对监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责任心,创新样品分析方法,确保水环境监测的结果在该水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精密性以及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