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014-08-15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14期
关键词:砂率水灰比外加剂

□ 徐 贺(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管理局)

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材料由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组成,这些原材料是确保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各项性能指标的好坏和稳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的种类繁多,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及特性水泥三大类。在每一种水泥中,根据其胶结强度的大小,可分为若干强度等级,当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不同,性能也有较大差异,在使用时需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地选择使用水泥。泵送商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为它需水量大,易泌水。

1.2 细骨料

混凝土中的砂称为细骨料或者细集料,颗粒(即砂子颗粒直径)在0.16~5.00mm。砂可分为天然砂或人工砂两种,天然砂是由岩石风化等自然因素作用形成的,表面光滑,表面积较小,与水泥粘结较差,拌和物的流动性较好。人工砂是用坚硬岩石轧碎制成,棱角多,表面粗糙,与水泥粘接较好,拌和物的流动性差。砂的含泥量≤3%,泥块含量≤1%,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含量可予以放宽,但含泥量≤5%,泥块含量≤2%。

1.3 粗骨料

粗骨料是指粒径>5.00mm的骨料,常用的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种,天然卵石表面光滑,少棱角,空隙率与表面积较小,与水泥的胶结力较差,和易性较好。人工碎石是由坚硬岩石经人工或机械轧碎而成,表面粗糙,多棱角,空隙率和表面积较大,与水泥的胶结力较强,和易性较差。粗骨料含泥量一般≤1%,泥块含量≤0.5%。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其含量可予以放宽到1%。

1.4 掺合料

掺合料是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拌制时掺入的掺量大于水泥质量5%的矿粉末。用于混凝土掺合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在这些掺合料中以粉煤灰应用最为普遍,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1.5 拌和水

凡是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沼泽水、硫酸盐含量超过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

1.6 外加剂

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的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并按使用要求改善混凝土正常性能的物质。外加剂的选用要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除对外加剂的常规指标进行检验外,同时对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掺加的组分进行复试,掌握其质量特性。

1.7 材料储存

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水泥应按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别储存,同时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应进行复检,合格方可使用,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骨料储存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排污和防尘、遮雨设施,粗、细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及杂物混入,要尽量减少骨料转运次数,将跌落差控制在3.00m以下,以防止骨料跌碎和分离;掺合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储存,应防潮防雨,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过3个月,应及时进行复检,合格方可使用,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合;外加剂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储存,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格者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m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贮存在密闭容器内,应防晒和防冻,如有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

在原材料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材料组成比例不同,混凝土将具有不同技术性质。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由供方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依据原材料的品种及性能,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及混合材料等;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及施工应具有的性能等;要以经济节约原则,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减少水泥用量。

2.2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

组成混凝土的水泥、砂、石子及水等4项基本材料之间的相对用量,可用水灰比、含砂率及用水量表示,这3个比例参数正确与否,对混凝土配合比起决定性作用。

2.2.1 水灰比

水灰比主要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水灰比,以节约水泥,对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均较低的混凝土,确定水灰比时,还要考虑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宜选用过大的水灰比。

2.2.2 砂率

砂率是砂石之间的关系,砂石配合应达到骨料的空隙率及总表面较小,这样会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砂率过大会增加骨料的表面积,过小会使石子周围的水泥砂浆层太薄,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

影响混凝土最优砂率的因素很多,如石子最大粒径较大、级配较好、空隙率较小,最优砂率值就较小;砂子较细时最优砂率值减小;水灰比较大或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时,最优砂率值增大;当掺用引气剂或减水剂时,最优砂率值较小;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时,混凝土合理砂率较大。

2.2.3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主要依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及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而影响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因素很多,如砂石品质及级配、骨料最大粒径、水泥需水性及使用外加剂情况等,一般在具体工程中可根据原材料的情况,总结实际资料得出单位用水量经验值。

3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3.1 选择资质等级高、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

监理工程师在审批施工单位报选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时,应选择资质等级高、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并考虑其地理位置是否合适、生产量能否满足施工需要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应到实地进行考察,检验搅拌设备是否先进,计量装置是否可靠等。

3.2 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浇筑商品混凝土前,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订货计划,包括使用的混凝土数量;混凝土配合比、抗压、抗渗强度要求;运料罐车、泵车或输送泵的数量、运输路线和到货时间等。监理单位应审核施工单位报批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并对同意的方案制定全面的监控措施。施工单位在使用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对商品混凝土逐车检查,发现运抵现场的商品混凝土有离析、坍落度及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或运抵现场已超过初凝时间等问题,应责令其退场。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情况在技术交底时告知施工班组,使施工有关人员更加深刻了解和熟悉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站到浇注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在施工现场随机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以此样品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搅拌站派出现场技术人员,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并及时把现实情况反馈回实验室,实验室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配合比。

3.4 加强出厂检验的控制

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拌和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坍落度的确定要考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3.5 养护控制

混凝土浇筑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创造良好的硬化条件,防止因干燥过快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又促使其强度不断增长。

4 结语

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很多,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要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规范操作,形成搅拌站(厂)、施工单位、质检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按不同的厂家条件、不同的工程结构特点、不同的地点与气候条件,有区别地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

猜你喜欢

砂率水灰比外加剂
砂率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砂率对C60、C80、C100 混凝土新拌性能与抗压强度的影响
水灰比和粉煤灰对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影响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浅析砂率对C50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