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虎林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2014-08-15张秀艳姜海晶

黑龙江气象 2014年1期
关键词:虎林市乌苏里江虎林

张秀艳,姜海晶,姚 远

(1.虎林市气象局,黑龙江 虎林158400;2.鸡西市气象局,黑龙江 鸡西158100)

1 引言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 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总面积9 334 km2。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季多风,易干;秋季多雨,降温迅速,易秋涝早霜,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各类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衍生灾害直接占整个自然灾害的比例高达90%, 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依托“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工作,开展了气象灾害调查,通过走访民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和乡村农户,以获取详实灾情资料。 本文运用1956-2010年虎林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0年灾情资料[1],对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统计分析。 虎林市暴雨洪涝、低温冰冻、干旱、霜冻、冰雹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也较为严重,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同时对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建设、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影响严重。

2 暴雨洪涝

虎林市水灾主要表现为洪灾和内涝, 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8月。大部分暴雨出现在7-8月。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最直接原因,尤其是连续性、区域性的强降水会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主汛期重度灾害为10 a 一遇,年降水量距平值>10%就有可能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1960年以来出现大水的年份有1960、1963、1964、1965、1971、1972、1974、1981、1987、1988、1989、 1991、1994、 2000、2006、2007、2010年。

1960-2010年虎林市气象洪涝指数显示:有17 a出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其中有6 a 达到重度以上洪涝标准(1974、1981、1991、1994、2007、2010年),轻、中度洪涝11 a。

1991年入汛以来虎林区域遭大暴雨袭击3 次,6-7月累计降雨量占历年全年降雨量90%以上。穆棱河出现洪峰,杨岗站和湖北闸站水位从7月20日开始起涨;七虎林河流域水位从8月1日开始起涨到8月2日,南北堤(10 a 标准)大部达到堤水相平,部份堤段漫顶; 阿布沁河流域从8月1日开始起涨到8月3日20时,阿布沁河南堤部份堤段漫顶。

虎林市地处三江平原下游,地势低洼,致使全市洪水、内涝相继出现,农田明水地块达90%以上,市属5 座中小水库全部溢洪, 全市农田受灾面积达5.1×104hm2,绝产2.1×104hm2,遭重灾的乡镇13 个,遭重灾村屯达71 个,受灾人口达6.5 万人,损坏民房642 幢1670 间,死亡大牲畜23 头(匹),被水冲毁公路路面和浸泡路基达56 km, 终断交通线路一条,行车困难的线路5 条。 这场特大洪涝灾害给全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 万元。

200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遭暴雨袭击, 致使乌苏里江上游和乌苏里江较大支流伊曼河相继发生较大洪水,俄罗斯伊曼河水位站8月6日出现洪峰,乌苏里江上游列索水位站于8月7日出现洪峰。 虎林市乌苏里江虎头水位站8月3日起涨,到8月10日20点出现洪峰,超警戒水位1.25 m,七虎林河南回水堤奶牛场段有400 m 堤水相平。 正在施工的乌苏里江堤防北段和穆棱河北回水堤总长26 km,虽然已完成计划工程量95%,但尚有回水堤一公里低于洪水位。

这次洪水致使沿江村屯受灾严重, 受灾村屯11个,受灾面积4.1×103hm2,绝产2.9×103hm2,冲毁鱼池73 hm2,冲走羊200 只,公路过水3 处,长700 m,堤外土房倒塌3 栋,沿江鱼房全部过水,受灾人口达6 000 人, 虎头南岛护岸和月牙湖排洪闸及排水涵闸、机井等毁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1 702 万元。

3 干旱

干旱是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一般出现在4月下旬-5月的干旱为春旱,7-8月的干旱为伏旱(夏旱),出现在9-10月的干旱为秋旱。

虎林市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秋旱发生且对农业影响不大; 干旱发生与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强弱和脊线的位置及维持时间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副高控制时间越长旱情越重。 大范围的干旱天气形势是副热带高压强且稳定, 此外持续受高空高压脊或低层高压控制,也会造成久晴少雨,发生干旱。

1960-2010年虎林市气象干旱指数显示49 a 出现18 a 不 同 程 度 的 干 旱。 其 中1979、1981、1986、1993、1998、2000年达到重旱以上指标,中、轻旱12 a。

1979年5-7月未下透雨,全市2.4×104hm2岗坡耕地受干旱威胁。 至年底统计仍有6-9 成的成灾面积5.9×103hm2, 绝产467 hm2;1993年出现春旱连夏旱,境内三条大河流断流,其他中小河流全部断流。全市有5.1×104hm2耕地都不同程度受旱灾侵袭,已播种旱田有1.7×104hm2。 1.0×104hm2小麦有4×103hm2发黄打绺,减产无疑,水田原计划播种1.33×104hm2,到5月底因缺水而改旱3.3×103hm2,余下1×104hm4有1.3×103hm2无水可灌, 这次春旱造成4.7×103毁种, 粮豆薯大量减产;1998年春季干旱有413 hm2水田未灌上田,改种旱田。 水田已灌上田的尚有4.1×103hm2渴水,受旱面积达2×104hm2。

4 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指农作物在生育期间, 遭受低于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温度,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其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受到损害,导致农业减产。低温冷害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强,在农业气象学中,低温对作物危害的特点及作物受害的症状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从灾害角度主要分为春季低温冷害、秋季低温冷害、东北夏季低温冷害三类。 从虎林市1958年有记载的低温灾害情况看,低温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主要是致使农作物生长所需热量不足,贪青晚熟,未及成熟霜期已到,作物冻死,庄稼歉收。

虎林市50 a 中各类低温年为13 a,占26.0%,其中造成灾害性减产10 a, 占低温年的76.9%。 1957、1959、1960、1962、1968、1969、1971、1972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1O ℃积温分别是2 300.1、2 348.2、2 328.8、2 456.7、2 360.4、2 101.3、2 370.7、2 264.4 ℃,80年代以后,虎林市大力开展科学种田,根据市域≥10 ℃活动积温的气候条件规划了农业气候区,选择适合农业气候区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作物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

1964年≥10 ℃积温2 457.8 ℃,比历年平均低77.8℃,形成低温冷害,使作物贪青晚熟,严重减产。 2009年春季低温、多雨,进入9月份又出现连续降雨天气,造成水稻在扬花期间不能顺利扬花,使得水稻在收获时空瘪率高,是在2002年后粮食产量最低一年。

5 霜冻

霜冻分晚霜冻害和早霜冻害两种。 晚霜冻害发生在春季。 严重的晚霜冻害,往往将已经出来的农作物小苗冻死,不得不补栽补种,甚至重新播种其他作物。 9月上旬,由于较强的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形成早霜冻。 1964、1965、1967、1995、1997年均出现过。早霜范围广,涉及面大,危害较为严重。1985年5月26日出现了一次晚霜冻害,严重危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一万多亩。

6 冰雹灾害

虎林市冰雹多出现在6-9月。 平均年出现次数为1.6 次。一般常见冰雹大如豆粒,冰雹过后,受害面积可达1.3×104-2×104hm2。 形成冰雹的条件:低层要有充沛的水汽, 深厚的上干下湿分布的对流性不稳定气层, 且在这一层中自下向上急剧增大的垂直风切变和适宜高度的0 ℃层、-20 ℃层; 主要天气系统有高空冷槽或南支低槽。虎林市出现冰雹的路径有6条:从永红区发源经六人班、富国、卫星沿青山南下;源于永红山区的第一条,到富国大岗后分为两支,东侧一支向正东方向,向兴华北面科研连与三、四条汇合,沿平原、兴隆经虎林北面,顺东风、忠诚南下;源于永红、云山之间的山区,至兴华北面科研连与二、四条汇合; 源于云山东面山区南下至兴华北面科研连与二、三条汇合;源于迎春北部山区经迎春、伟光南下, 至东风公社附近与第四条平行至安兴西面转向东南;源于东方红北部山区,经东方红南下至新兴以北转向东部, 从虎头北面经大王家一带过乌苏里江。

1990年8月20日虎林市五个乡镇出现雹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 101 hm2,绝产72.7 hm2;2008年6月27日,伟光乡降雨伴着大风,夹杂着直径2 cm 的冰雹,受灾面积273.3 hm2,绝产面积6.7 hm2,经济损失100 万元。

7 风灾

虎林市一年中大风日数平均为29-30 d,最多年为58 d。 大风分布以春季日数为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32.3%,月出现大风最多日数为10 d,最长连续大风日数8 d, 出现在1975年5月。 最大风速为35 m/s,出现在1979年8月18日。

1980年因受风害, 宝东公社兴华大队80 hm2谷子毁种。 宝东大队有53.3 hm2平播大豆大风后种子全部裸露。从1960年以来,大风日数逐渐增多,70年代比60年代增加61 d。 全市年受风蚀灾害的面积为8.7×105hm2。 1990年之后,大风日数逐渐减少,2005年4月28日瞬时大风达到22 m/s,粮库粮囤盖被掀。

8 结束语

在气象灾害规划编制过程中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依靠各级政府领导,有效获取各方面支持,加强气象灾害特征分析研究,开发建设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2]。 灾害调查必须严格把关,核查详实;要抓住重点,防止全面开花,无果而终。 灾害区划要严格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与相关部门协调一致,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 准确的分析预报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强度及可能造成的灾害等,为农业发展布局、作物品种选择、未来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战略性参考依据。 为当地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1]肖锋劲,徐良炎,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J].气象,2006,32(4):78-83.

[2]张俊香,黄崇福.自然灾害区划与风险区划研究进展[J].应用基础与工程学学报,2004(12):55-61.

猜你喜欢

虎林市乌苏里江虎林
“虎林椴树蜜”蜂企联盟(视频)筹备会议召开
郑虎林书法作品
上海农乐生物建设50万吨高效功能营养生物有机肥项目
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区煤炭资源预测评价
姜虎林:14年铸就“资讯梦”
韩虎林 教授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特征分析
开发中俄界江游船旅游项目之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