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及培训研究
2014-08-15冯秀敏胡英莉李玉乐
冯秀敏,胡英莉,李玉乐
急诊预检是指在病人到达急诊科时快速予以分类的过程,其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1],预检分诊作为急诊护理工作的第一关,直接影响到急诊工作的医疗、护理质量[2]。成功的分诊能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3]。而急诊分诊护士是急诊工作的纽带、骨干,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而现在我国对分诊护士的入职缺乏明确的标准,培训状况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内容。现就国内外急诊分诊护士入职标准及培训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急诊分诊护士准入标准制定及培训内容规范提供相关依据。
1 入职要求
1.1 学历和职称 国内外对分诊护士的学历和职称通常都没有特别的规定。法国对急诊预检分诊护士资质的具体要求是取得这方面的执业资格[4]。美国急诊分诊护士必须为注册护士[5]。新加坡对预检分诊护士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必须具备注册护士资格,助理护士即使升职为高级助理也不能承担此项工作[6]。罗超平等[7]提出,接诊护士应选急诊临床工作3年以上护士或护师担任,不能让实习学生、进修护士或从其他部门新调到急诊工作的护士单独在接诊处分诊,避免影响分诊质量。李翠香等[8]指出,分诊护士是应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师,并经过相关培训。而国内大部分医院对分诊护士的学历和职称都没有规定,只要求具有执业资格。
1.2 工作年限 国内外对分诊护士的工作年限都有具体要求。法国预检分诊护士取得执业资格后,要有2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4]。美国急诊分诊护士必须在急诊工作6个月以上,在担任分诊工作之前,先接受分诊的理论与实践培训,然后在有经验的急诊护士监督下进行实际分诊,当真正胜任分诊工作时才可独立分诊[5]。新加坡对预检分诊护士的要求非常严格,注册护士必须至少有1年以上的急诊科临床工作经验,并且参加院内分诊基础课程培训,完成心电图课程,学会阅读X线、CT片,最终通过笔试、口试才能胜任预检分诊工作[6]。我国香港地区医院急诊分诊护士通常具备1.5年~2.0年以上急诊临床工作经验,熟读“香港医院管理局急诊分诊指南”,并且由1名高年资护士带1名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实践指导[9]。我国内地对分诊护士的工作年限,各个医院要求不同,大部分医院认同分诊护士应由2年以上工作经验、有丰富临床知识的护士担任[10]。王学庆等[11]认为,分诊区域每班安排1名具有急救护理技能3年以上的分诊护士(具有急救护理技能3年以上的注册护士),而李晓蕾等[12]通过调查指出,工作5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士比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在分诊正确率和分诊时间上明显有优势。顾巧云等[13]认为,分诊区域应每班安排1名或2名具有急救护理技能、3年以上的注册护士。而张波[5]认为,护理分诊人员配备主要由急诊量决定,日急诊量250人以上的医院,急诊分诊至少应安排2名护士,才能保证分诊工作的有序进行。
1.3 专科要求 急诊科的分诊护士要求相对固定,具有一定资质,能熟练掌握每种器械及抢救仪器的操作和使用,熟悉每种抢救药品的应用,掌握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经过各科轮转,能熟悉每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14]。目前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功能定位是急诊可以提供与住院完全相同的医疗服务的“院中院[15]”的形式,因此急诊科成为“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晚期病人的滞留中心”“疑难杂症的会诊中心”,急诊医生逐渐锤炼成为通科医生,护士随之成为集急救、护理于一身的全科护士[16]。国外许多国家已把急诊分诊护士作为急诊护理的一个亚专业来培养、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的[17],分诊也应该致力于培养急诊专科护士,专科护士既然在特定专科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应将其角色定位于临床实践,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专科护理水平,以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让病人直接受益[18]。李燕等[19]指出,知识的完整性可帮助急诊护士全面正确认识疾病的转归,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分诊护士应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在能够掌握30%专科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掌握70%的基础知识做底蕴。医生和护士全面、系统培训的缺乏可导致分诊准确率与有效性的下降[20],分诊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学知识,还要加强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21],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22]。
1.4 业务能力 急诊分诊护士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丰富的经验、有效沟通能力等。凡到急诊室就诊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是病情危急的病人,需及时判断来诊病人的疾病种类,给予适当的急救治疗或迅速抢救。郭剑虹等[23]指出,对急危重症病人,分诊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病情判断能力,能用专业知识迅速判断出轻、重、缓、急。优先解决有生命危险而急需照料的病人,满足病人的生理、生存、安全的需要。冯莉等[24]认为,分诊护士应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本地医疗机构及本院相关领导层的沟通途径,以应付特大社会性意外事件的处理,还应具有与院内各部门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能有经验地收集及整理资料,完美地完成沟通任务。
1.5 职业素养 包括爱岗敬业、耐心有礼、责任心、稳定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刘月平[25]指出,急诊分诊护士应热爱急诊护理专业,树立崇高的职业感和使命感。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认清服务态度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重要性,经常做换位思考,处处为病人着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人文关怀护理观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分诊护士对急诊病人评估时要耐心询问病史[26],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多与医务科沟通,合理解决分诊中遇到的问题,对留观病人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27]。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28]。分诊护士应充分认识医疗服务的风险性,自觉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同事支持系统[29,30]。张益娥[22]认为,分诊护士除了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素养,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平时要求护士要有自制力,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一旦遇到医患矛盾的情况,分诊护士应积极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热情接诊,耐心解释,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周文华等[31]通过查阅文献,认为现阶段的医疗环境对护士在分诊中的沟通交流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多进行换位思考,遵循其职业特征的准则和规范,注意语言的规范性、礼貌性,灵活运用保护性和安慰性语言,同时注重非语言交流的作用[24]。
1.6 法律意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和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健康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2]。刘月平[25]认为,急诊分诊护士要重视病人权益,尊重病人的隐私权、知情权等,不随意谈论与病情无关的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各项护理活动必须遵守各种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预防纠纷的发生。如抢救药品配备齐全,抢救器械始终处于备用应急状态,抢救护理表格记录及时、准确等。
1.7 考核与培训 法国、美国和新加坡都要求执业护士进行各种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6]。秦红等[4]认为,我国分诊工作要求由具有护士执业资格且有2年急诊室工作经验,并经过分诊培训和实习指导的护士承担。如果不能安排专职护士进行分诊,也应对全员护士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分诊标准与程序,通过考核的护士才能胜任此岗位[26]。
2 培训现状
2.1 国外培训 法国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通过参加法国卫生局对分诊护士的培训与考核[33],有法国卫生局编写的《分诊指南》;199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急诊护理协会(ENA)开设了分诊培训课程,对新英格兰地区的新老急诊护士进行每年1次的培训[34]。国外非常重视分诊护士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对分诊的任务、内容、时间、准确率都有明确的指标参照,这将作为国内借鉴的重要内容[35]。同时应该培训分诊护士间断多次评估病人的能力。有文献报告,在Ⅲ类病人中有25%病人可能在等候期间会发生一些高危情况[36]。因此,再次评估对确保分诊的准确率、病人安全非常重要。在国外,对候诊病人每隔2h要重新测量生命体征,以防止病人在候诊期间发生意外情况。同时,也应加强与病人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让病人认识到护士在关注自己,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2 国内培训 目前国内分诊护士的岗前培训由科室根据本科的工作特点进行培训与考核[33],没有统一教材和培训考核标准。宋继兰等[37]对急诊护士分诊准确率的调查分析显示,20%护士未参加过分诊相关知识培训以及上岗前未经过系统、规范的专业培训。有调查显示,83.1%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分诊工作应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或高年资护士担当,96.8%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负责分诊的医务人员上岗前需要专门培训,80.5%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负责分诊的医务人员上岗前需要统一考核。表明分诊培训工作是优化和标准化分诊的重要元素为大家所认同。在制定标准化分诊体系的基础上规范、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有助于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从而保障和提高分诊质量[38]。然而有的医院对分诊护士的培训局限于分诊技巧和抢救能力的培训[39]。急诊分诊护士的培训内容包括熟悉环境,掌握分诊的作用和目标、分诊流程、分诊程度、分诊原则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群体的分诊程度等[40]。张华君[41]建议管理者需加强分诊教育,教育计划包括分诊的发展、分诊的策略、生理心理健康评估方法、分诊常规流程、国际分诊量表及病人流量管理。在实施教育计划过程中需注重教育课程与重复的模拟、演练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注重培养分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Facione认为评判性思维包括专业判断、对问诊的信息的处理及探求真相的行动[42]。分诊护士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工作,他们常常是基于不充足的、模棱两可的甚至是可能被误导的信息作出决策。在此过程中,护士经历着较为严重的焦虑[42]。评判性思维在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它源于较高层次的知识及对于学习的积极的态度。分诊护士应该能够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冷静地作出决策,除了分诊标准的培训外,分诊护士应该加强专业培训,应具备急救护理专业知识,掌握多学科疾病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评估病情的能力,使病人以最快速度分配到正确的诊治科室,保证其获得及时、适当的诊疗与照顾[43]。
3 小结
国内对于分诊护士的入职和培训没有统一标准,在急诊医学日益发展、全民健康保健得到日益重视的今天,急诊分诊护士入职标准的制定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可以提高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病人的满意度,同时通过考核可以检查分诊的准确性,有利于分诊护士的自我肯定,促进急诊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1] Fernandes CM,Tanabe P,Gilboy N,etal.Five-level triage:A report from the ACEP/ENA five-level triage task force[J].J Emerg Nurs,2005,31(1):39-50.
[2] 杨宝燕.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47-48.
[3] 申艳芳.急诊科分诊护士的角色与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94-295.
[4] 秦红,冯玲.法国急诊分诊的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86-87.
[5] 张波.美国的急诊分诊制度简介[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5):316-318.
[6] 曾艳,黄海燕.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介绍[J].护理学杂志,2011,25(10):85-86.
[7] 罗超平,刘玉群.急诊护理工作存在的缺陷与防范措施[J].现代医学,2007,7(1):121-122.
[8] 李翠香,葛宝兰.影响急诊分诊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18(11):1548-1549.
[9] 郭艳枫,卢琳琳,林蔚,等.粤港两地急诊分诊差异性探讨及借鉴[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3(27):66-68.
[10] 顾乃平.护理专业导论[M].台北:汇华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242-245.
[11] 王学庆,秦秀芳,董金彦.完善急诊就诊护理流程与分诊标准,全面提升分诊质量[J].全科护理,2011,9(11B):2980-2981.
[12] 李晓蕾,王虹虹.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9):781-783.
[13] 顾巧云,李晓燕,范晓螨,等.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与分诊标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A):3163-3165.
[14] 付淑珍,徐思琴,钟慧芬,等.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原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60.
[15] 孙红,绳宇,周文华.急诊分诊标准探讨[J].护理研究,2007,21(10B):2709-2710.
[16] 徐国英,薛晓燕.国内外急诊护理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8-10.
[17] 李明凤,王晓红,廖雪华,等.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再造与分诊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18-2519.
[18] 李秀华,高敏,郭敬霞,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11-12.
[19] 李燕,刘华,赵丽如,等.构筑护理岗位人才的培养框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71.
[20] Katarina G,Anna E,Margareta E.Reserch abstracts:A nurse’s role in triage in a Swedish emergency department[J].J Emerg Nurs,2004,30(5):408.
[21] 符奕,关红.急诊分诊与心理护理[J].实用新医学,2009,2(3):256-257.
[22] 张益娥.急诊分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50-51.
[23] 郭剑虹,吴妙桓,陈雪华,等.提高急诊护士分诊准确性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7,7(1):116-117.
[24] 冯莉,冀晓芳.急诊分诊护士角色重分配[J].护理研究,2005,19(9C):1959-1960.
[25] 刘月平.急诊分诊护士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J].全科护理,2011,9(11C):3077.
[26] 张文惠,张晓河.重视急诊医护人员语言技巧的培训[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57-58.
[27] 陈照坤,朱新青,梁春萍.医务人员语言、仪态对就诊病人心理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09,7(7B):1801-1802.
[28] 李琼英,刘雪萍.超声科分诊护士的素质要求[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56-257.
[29] 王菊香,叶志弘.同事支持系统缓解护士心理压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5-686.
[30]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u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31] 周文华,刘丹,周晓梅.急诊分诊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27-28.
[32] 席淑华.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5-757.
[33] 张杰.中法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对比及借鉴[J].护理学报,2009,16(9):20-22.
[34] Walsh R.美国马萨诸塞州急诊护理协会的分诊[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8):387.
[35] 张亚卓,韩悦容,冯洋,等.我国急诊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52-53.
[36] Kennedy J,Rhodes K,Walls CA,etal.Access to emergency care:Restricted by long waiting times and cost and coverage concerns[J].Ann Emer Med,2004,43(5):567-573.
[37] 宋继兰,龙福真.急诊护士分诊准确率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56-57.
[38] 赵洁,王红萍,潘曙明,等.上海急诊医患分诊认知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7):763-767.
[39] 方剑俊.急诊预检分诊管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3,8(1):65.
[40] 宋长英.加强急诊分诊护士的培训,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0):329-330.
[41] 张华君.适合于我国的现代分诊模式初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58-59.
[42] Cone KJ,Murray R.Characteristics,insights,decision making,and preparation of ED triage nurses[J].J Emerg Nurs,2002,28(5):401-406.
[43] Goodacre S,Morris F,Tesfayohannes B,etal.Should ambulant patients be directed to reception or triage first[J].Emerg Med J,2001,18(6):4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