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相关歧视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1)

2014-08-15李贞贞王红红

护理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李贞贞,王红红

目前艾滋病(AIDS)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蔓延,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存的重大社会问题,但是伴随艾滋病而产生的相关羞辱和歧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近几年来大众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艾滋病相关的羞辱和歧视仍然十分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国家乃至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1]。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行为、表现及其应对策略,缺乏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剖析,而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从群体心理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来考察社会行为的产生和改变[2]。本研究侧重于阐述艾滋病相关羞辱及歧视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原因,以期对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含义及产生根源

Goffman将羞辱定义为由于个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因而降低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羞辱是社会对某些不同或异常的个体或群体的有力的贬低性、侮辱性的社会标签。歧视指社会对被羞辱的对象采取贬低、疏远、敌视的态度和行为。由此可见,被羞辱和歧视的对象不一定在本质上是病态、不道德或“异常”的,而是与主流社会的期望不一致。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歧视源于个人偏见或社会偏见,以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态度来看待相同的人或事物,最终结果是对一些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形成一种剥夺,造成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疾病是一种异常变化,并且具有一系列不被人们期望的特征,如残疾、形象损害、死亡等。因此疾病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羞辱和歧视,即疾病歧视。历史上,人类曾经对有些疾病,如麻风、结核、梅毒、精神病的羞辱和歧视相当严重,AIDS只是最新被严重歧视的一种疾病[3],艾滋病相关的耻辱和歧视是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相关人群、相关行为的歧视,也包括高危人群及其家人等的羞耻感和自我歧视[4]。

2 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羞辱及歧视的现状

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歧视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Herek等[5]分别在1991年和1999年调查了美国公众对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并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公众对AIDS病人歧视有所下降,但仍普遍存在,1/5被调查者仍对AIDS病人感到害怕,1/6表达了对AIDS病人的厌恶或支持公众对AIDS病人的称呼。张洪[6]在对199名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行为与态度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医护人员对艾滋病人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多数人内心不愿为AIDS病人做检查和手术,甚至有人认为艾滋病人不值得同情,不愿与艾滋病人交流接触。一项对地厅局级干部的调查发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歧视的现象,38.6%的领导干部同意“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与健康人群隔离”,约7%的人同意“学校有权拒绝父母或亲属感染了艾滋病的儿童到校上课”[7]。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也提出存在歧视的10个领域包括医疗卫生、就业、司法程序、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住房、教育、生育和家庭生活、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其他共设施或服务的可及性[8]。

3 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影响

3.1 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感染HIV后,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让HIV感染者/AIDS病人备受煎熬,社会不但没有关心爱护他们,反而处处歧视、孤立他们,甚至还波及他们的家属及朋友,最严重的是剥夺了他们最基本的社会权利,这必然导致他们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形成自己独立而封闭的小圈子,易走向边缘化和极端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我国一项调查显示,因感染HIV而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时,40.11%的人有过报复的想法,其中11.13%的人表示已有明确的打算[9]。

3.2 加剧艾滋病流行和蔓延 由于害怕歧视,HIV感染者/AIDS病人转为地下活动,行为变得更加隐蔽,许多高危人群不敢或不愿意接受自愿咨询和检测,继续进行高危行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HIV继续传染给他人。并且他们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治疗服务,贻误了有效的治疗时间[10]。我国目前设置了许多艾滋病自愿咨询及检测门诊,但是前去检测的人数与需要检测的人数之间的巨大差距,从侧面间接反映了HIV感染者/AIDS病人目前的所承受的羞辱与歧视的水平。

3.3 加重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负担 艾滋病大多流行于贫困地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贫困加剧了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的流行又加重了贫困。因此,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歧视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这些压力,有的人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精神崩溃或自杀[11]。

4 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4.1 自我保护的本能 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至今仍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完全治愈,它的传播会损害人们的健康,造成死亡[12]。因此人们往往将艾滋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对艾滋病充满了恐惧,于是就有了“惹不起但总可以躲得起”的做法[13]。Stanger等[14]认为,由于 AIDS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恐惧与远离威胁是AIDS相关歧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基于这种原因的歧视是人类出于本能的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的反应,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这是一种对未知威胁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15]。

4.2 刻板印象 即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对于某些人或事物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种把外部括群体(“他们”)看成几乎是无差异的,而无视该群体内个体差异的存在;而且这种群体特性中“不好”的特征格外被强调[16]。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上看,不安全的性行为和静脉内注射吸毒是造成AIDS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这些行为又与吸毒、卖淫嫖娼及同性恋等社会现象密切关联,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文化中,人们习惯于把这些行为看成是道德败坏的象征,所以人们往往将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道德败坏的人等同起来,并给感染者贴上性工作者或性乱者、同性恋者或者注射吸毒者的标签[17]。研究表明,即使个体不打算产生刻板印象,但当他面对一个有着类别标签的群体(个人)时,他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刻板印象[18]。

4.3 盲目从众心理 俗称“随大流”,即行为主体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行为方式一种心理状态,从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19]。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歧视中,从众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媒体正是利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消息炒热,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8]。在艾滋病流行早期,“得了艾滋病必死无疑”“超级癌症”“吸毒者得的病”“同性恋瘟疫”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大众媒体上[20],人们对于艾滋病最初的印象就形成了。

4.4 认知归因错误 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归因是指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某种行为的原因[21]。认知归因思维的一个弱点是倾向于将自己所在群体好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努力和行动,而将不好的行为归咎为外界客观条件,而对于其他群体则相反,将其好行为归因于外因而将不好的行为归咎为该群体的内在特性[16]。如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很多人都认为感染HIV是自身行为不检点的结果,是不值得同情和关心的,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人群生存条件及环境的复杂和艰辛,将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不好的行为都归因于自身的品质和道德。

4.5 迷信心理 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产生有着深深的时代和社会文化的烙印,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因果报应,所谓“善恶终有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国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认知。许多人没有认真去分析感染者感染HIV的原因,而是不加思考地就认定他们肯定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是不值得同情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道德败坏的结果(如男女乱交、越轨行为、吸毒等),理应受到惩罚[20]。迷信心理是艾滋病歧视产生的帮凶,为他们的歧视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5 减少艾滋病相关歧视的策略及方法

5.1 改变目前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信息不对称现状 信息有助于预测行为人的策略或信念,确保行为人对他们各自的行为形成相互的预期[22]。郭欣等[23]研究表明,对艾滋病有歧视的调查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游泳池游泳、共用餐具/饮具、共用坐便器、蚊虫叮咬、礼节性接吻可以传播艾滋病,因此加强宣教,提高整个人群的认识水平,减少或消除歧视,是AIDS关怀的主要内容,AIDS宣教被喻为是现阶段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疫苗”[24]。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过程中,既要注重相关知识的宽度又强调相关知识的深度,宣教内容既要具体又要深入,宣教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的宣传教育模式,并且要保持其持续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宣教中应向大众展示艾滋病病人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一面,尽力改变艾滋病病人在大众中的刻板印象。

5.2 充分发挥首领中心的正面带动作用 亚文化首领中心模式由美国福瑞德曼(Friedman)在连接信息传播理论和社会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目的在于招募社区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去推广健康行为[25]。首领中心模式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艾滋病干预项目中,在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人、明星人物及宗教或社区权威人士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参与关爱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公益活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知名公众人物的各种公益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利用人们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尽量改变大众对艾滋病病人的刻板印象,使关爱和支持艾滋病病人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主流观念。

5.3 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秦广强等[26]将HI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及当地HIV感染者的感染密度将社会环境类型分为接纳型、接纳排斥型、排斥接纳型及完全排斥型,同时他们还指出艾滋病相关歧视与环境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接纳型的社会环境中,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相关歧视水平较低。因此,在艾滋病反歧视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消除歧视的社会环境。

5.4 促进艾滋病病人与社会群体的接触与交流,减少社会排斥Krauss等[27]认为,交流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主要方法。要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特别需要艾滋病病人的积极参与,艾滋病病人和社会群体的接触和交流,不但能增长社会群体关于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转变他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减少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排斥,而且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和猜疑,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对艾滋病的道德化和污名化。

5.5 家庭干预 社会心理学认为家庭是因血缘、婚姻以及收养关系等而形成的团体。家庭干预是指将对病人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和由医务人员定期家访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相结合的一种干预方法,以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对艾滋病病人实施家庭干预是一种良好健康宣教方式,通过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共同宣教,强调家属参与和监督的重要性[28],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家庭干预可分为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干预方式。但是,目前国内在艾滋病家庭干预方面做的研究还比较少,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干预方法和策略,是以后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对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因素的分析为今后消除艾滋病相关歧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动员广大心理学家积极参与,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添砖加瓦。

[1]Piot P.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he HIV/AIDS epidemic:Planning for success[J].Bulletin of the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2001,79(12):1106-1112.

[2]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歧视[J].思想战线,2005,31(5):89-93.

[3]陈永聪,陈莹,王学良,等.AIDS相关羞辱与歧视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477-478.

[4]UNAIDS.HIV and AIDS-related stigmatization,discrimination and denial:Forms,contexts and determinants.Research studies from Uganda and India[EB/OL].[2012-05-25].http://web.haoyisheng.com/html/adis/secn/wecn.htm.

[5]Herek GM,Capitanio JP,Widaman KF.HIV-related stigma and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Prevalence and trends,1991-1999[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2,92(3):371-377.

[6]张洪.医务人员预防 HIV职业暴露与减少歧视的调查报告[J].江苏预防医学,2006,17(3):25.

[7]靳薇.党政领导干部对艾滋病歧视的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88-90.

[8]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basis for action:HIV/AIDS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R].New York:UNADIS,2006:236-243.

[9]刘康迈,蒋洪林,白玥,等.我国部分HIV感染者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及可能做出的反应的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3):136-138.

[10]阎志华,吴尊友.耻辱和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负面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4):310-311.

[11]冯连贵,丁贤彬,彭传轮,等.消除艾滋病相关社会歧视的策略[J].重庆医学,2006,35(24):2295-2296.

[12]曹晓斌,庞琳,吴尊友.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235-237.

[13]冯寿林.从社会学视角解读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行为[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15(2):12-19.

[14]Stanger C,Crandall CS.Threat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tigma[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0:62-87.

[15]朱小根,朱其良.艾滋病歧视的归因及建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3):118-122.

[16]任海英.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143-146.

[17]聂俊雄,汪荣.论艾滋病歧视及反歧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50-52.

[18]Bargh JA.Automaticity in social psychology.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M].New York,NY:Guilford Press,1996:169-183.

[19]吴宪洲.试析从众心理的危害[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1):78-79.

[20]吴均林.艾滋病相关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

[21]陈晶,方鹏骞.艾滋病羞辱和歧视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3):318-320.

[22]Hirshleifer J.Where are we i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3(2):31-39.

[23]郭欣,程怡民,李颖,等.对艾滋病歧视与偏见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00-3303.

[24]张淑华.加强艾滋病宣教工作的思考[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2):105-106.

[25]高云,王曙光.艾滋病干预实践中社会理论的鉴别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1):116-121.

[26]秦广强,张娟娟.艾滋病歧视、排斥及消解策略研究——基于艾滋病感染者所处社会环境类型的比较分析[J].调查与研究,2008(3):23-27.

[27]Krauss RM,Fussell SR.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M].New York:Guilford,1996:655-701.

[28]李蕤,徐玉娥,武俊亚.家庭干预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96-2597.

猜你喜欢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谁是病人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病人膏育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