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预防及护理进展

2014-08-15

护理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输液器喹诺酮静脉炎

李 婷

左氧氟沙星是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和转录来达到杀菌的效果,它的抗菌作用强,在体内分布较广,组织穿透性好,所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它也有较多的不良反应[1],包括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变态反应等。临床常见的为皮肤发红、瘙痒、静脉条索状改变等静脉炎表现,这往往需要更换输液部位,甚至停用药物,不仅造成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损失,还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为此,对于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1.1 药物pH值 Kuwahara等[2]发现,输注药液的pH值为4.5的病人全部发生了静脉炎;而使用药液pH值为6.5的病人,则未发生静脉炎。美国的静脉输液指南也指出,pH值>11或pH值<4.3都会明显增加静脉炎的风险[3]。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而左氧氟沙星的pH值是酸性的,这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引起静脉或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

1.2 药物浓度 杨旭权[4]发现,左氧氟沙星在液体中的浓度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浓度越高,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

1.3 输液速度 临床普遍认为使用左氧氟沙星类药物需减慢滴速,以减轻血管反应。杨旭权等[4,5]研究指出,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发生与滴速密切相关,滴速越快,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药物说明书也注明输注时间为100mL至少60min。陈玉如[6]指出,在输注时采用先慢后快的方法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但是也有研究显示,短时间内快速输注产生的血管静脉炎性反应小[7]。所以输液速度可能存在一个相对范围,需要加大分组,继续研究。

1.4 液体温度 杨旭权[4]将实验分为3组,即20℃、30℃、35℃,发现20℃的液体与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即温度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但也有研究显示,夏季静脉炎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8]。所以可能与温度有关,但以上两个研究结论有相互矛盾的地方,需要谨慎对待,进一步研究。

1.5 药物的溶媒 查阅多份药物说明书及报道[9],对予药物能否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有争议,可能与不同厂家的药物所含的一些微小分子结构不同有关。

1.6 头皮针的选择 田丽源等[10]调查发现,5号头皮针比7号头皮针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要小,这可能与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有关,包括静脉的机械性损伤、用药速度等。

1.7 冲封管方法 吴丽红等[11,12]认为,在输液结束时使用20 mL生理盐水冲管后用25U/mL肝素封管液封管,能够减轻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8 输液器的选用 多项研究显示,输液微粒污染与静脉炎的发生密切相关[13-15]。因此,林卓英等[14,15]建议 临床使用 精 密过滤输液器,以减少因输液微粒污染而带来的静脉炎。

2 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查看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基本情况,如配伍禁忌、药物溶媒、药物浓度、输液速度等。正确执行医嘱,配制药液,合理控制输液速度。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选择口径粗、弹性好、回流畅、走向直、易固定的上肢静脉,不要选择下肢静脉穿刺,因为下肢静脉有静脉瓣,血流缓慢,药物在局部血管停留时间比上肢长。避免反复穿刺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一注射器中不要混入其他制剂,同一输液通路内不要输入其他药物。选用小号的针尖,以减小机械性损伤。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后如还有其他液体要输,按需更换输液器,避免发生药物的配伍禁忌。使用留置针病人在输液前后常规进行冲封管,以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注重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左氧氟沙星很可能造成静脉炎,并且说明造成静脉炎的原因,关心病人,以增加其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多巡视,避免发生液体外渗现象。

3 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治疗

3.1 2%山莨菪碱凝胶外涂 山莨菪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可使平滑肌明显松弛,并能解除血管痉挛(尤其是微血管),同时具有镇痛作用,也可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少静脉炎及周围组织坏死的发生[16]。倪洁[17]通过研究发现,使用2%山莨菪碱凝胶外涂治疗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静脉炎,有效价比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3.2 75%乙醇湿敷 乙醇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乙醇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且乙醇易挥发,挥发时可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起到冷敷作用,在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8]。

3.3 碘伏湿敷 碘对皮肤黏膜无刺激,能迅速减少创面分泌物,并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不易被细菌侵入,起到保护创面作用,从而达到修复、收敛、抗感染的作用;碘伏本身具有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的作用,进而改善组织细胞代谢,促进损伤组织修复。蚁泽宜等[19]使用5%碘伏沿静脉走向湿敷,发现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4 中药外敷 李海燕[20]使用黄连、黄柏各50g,浸泡于3%硼酸溶液500mL中,15d后滤除药渣取浸泡液外敷,以治疗喹诺酮类药物所致静脉炎,其效果优于传统的使用硫酸镁湿敷。可能与黄连的提取液有抗感染作用,局部给药也能使肉芽肿重量减轻,而且黄柏在发挥抗菌解毒作用的同时尚可促进血管新生,迅速消除炎性水肿,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和加速伤口愈合有关。但是此研究准备药液需15d,不能及时减轻病人痛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5 其他 此外,还有使用紫金锭加醋外敷[21]、仙人掌汁加醋外敷[22]及木竹果浆湿敷[23]治疗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研究,结果显示以上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

4 小结

各种资料显示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注液体的机械和化学作用密切相关[24]。其中液体的浓度、液体的pH值等因素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是对于液体温度、药物的溶媒、输液速度等对静脉炎的影响,研究者间还存在分歧,有待深入探讨。而有关头皮针选择、输液器选择、冲封管方式等方面还需要大样本调查。并且,对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合作用还需要继续研究。为了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需警惕药物性因素,并及时评估非药物因素的影响,及时改变护理策略[25]。对于已发生静脉炎的病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现在已经有许多更有效地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硫酸镁湿敷,但是对于各种新方法之间的效果评价还是缺失的。建议根据病人及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以减少病人痛苦,促进康复。

[1]邹洪来.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6):116-117.

[2]Kuwahara T,Asanami S,Kawauchi Y,etal.Experimental infusion phlebitis:Tolerance pH of peripheral vein[J].J Toxicol Sci,1999,24(2):113.

[3]Chee S,Tan W.Reducing infusion phlebitis in Singapore hospitals using extended life endline filters[J].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2002,25(2):95-104.

[4]杨旭权.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静脉炎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A):34-35.

[5]邢静.输液速度对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6):882-883.

[6]陈玉如.滴注速度对左氧氟沙星致皮炎及静脉炎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4):24-25.

[7]Simamora P,Pinsuwan S,Alvarez JM,etal.Effect of pH on injection phlebitis[J].J Pharm Sci,1995,84(4):520-522.

[8]亢国良.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与季节的关系[J].临床医学,2008,28(9):121-122.

[9]吴洲,武风云.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不同pH值液体中的稳定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7,31(5):360.

[10]田丽源,孙红,王晶晶,等.两种型号头皮针对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955-956.

[11]吴丽红,吴金香.封管方法影响喹诺酮类药物致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11):952-953.

[12]李慧,余春芳.不同留置针封管法对喹诺酮类药物致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7):85-86.

[13]Falchuk KH,Peterson L,McNeil BJ.Microparticulate-induced phlebitis[J].N Engl J Med,1985,321(2):78-82.

[14]林卓英,周金容,陈丽珍.精密输液器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98-99.

[15]宁雪连,蒋志梅.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喹诺酮类药物性静脉炎的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8B):63.

[16]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9.

[17]倪洁.山莨菪碱凝胶治疗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静脉炎52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23-124.

[18]秦春霞,黄万琪.乙醇湿敷预防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48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122-123.

[19]蚁泽宜,林华瑶,吴洁芸,等.碘伏湿敷防治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4-35.

[20]李海燕.中药外敷治疗喹诺酮药物引起的静脉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9):66-70.

[21]黄春.紫金锭外敷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J].医护论坛,2010,7(35):140-143.

[22]高清琴,李秋妍,曾映雪.仙人掌汁加醋外敷治疗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2012,27(1):44-45.

[23]赵雪金,张桂芬,曾燕辉.木竹果浆湿敷治疗喹诺酮类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84-286.

[24]仇元俊,王彩凤.液体相关因素致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4A):944-946.

[25]陈红琢,刘薇群.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3A):577-579.

猜你喜欢

输液器喹诺酮静脉炎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输液器的秘密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针帽在灌肠中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