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文化差异及其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影响
2014-08-15朱泓
朱 泓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作者系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一、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界定问题
1.高职院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高职院校需要“双师型”的教师。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作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2.“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教育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鉴于高职院校地域性的特征,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各地产业的不同特色,建立统一的“双师型”教师标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大致来说,“双师型”教师一般应具备: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相当的经济素养,即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理论。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要求办学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备相当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即既能在校园内交往与协调,又能在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适应资讯、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二、校企文化差异以及在培训中如何尽快适应企业的文化
1.校企物质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适应
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与企业的物质文化有巨大的区别,企业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工厂厂房、车间布局、各种机器设备、各种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生产、经营的各种管理结构及其职能部门,工人群体、管理人员群体、技术人员群体、后勤保障服务群体、企业服饰等等。
高职院校物质文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治学积淀及队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育人意蕴。一所高职院校要持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比如: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图书馆、实训大楼、校园文化体育设施、校园休闲场所、院系组织结构、教师队伍组织结构、学生及各种社团等,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突出“职”的特点,体现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把学生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理念作为核心价值建设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具有企业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即为企业行业服务的、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物质文化。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由于长期受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高校人员群体的影响,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群体,而进入企业这样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群体,很容易因孤独而选择回到原来的群体。这一段时间是高校教师进入社会、企业,入职企业岗位的适应期,往往在高校的经历越长,其适应企业物质文化的能力越差,所以,企业的有关部门,在这一期间应多多关心从高职院校入职企业的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变化,不要把他们当另类看待。
2.校企行为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适应
企业行为文化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在企业行为、员工操作行为实行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以便形成统一的企业形象。它是动态的识别形式,受企业理念的支配。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对社会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企业行为文化对内的活动有:干部教育、员工教育、工作环境的改善、职工福利等;对外的活动有: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公共关系、促销活动、沟通对策及公益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活动,如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科学技术活动;另一类是关于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如人际关系的协调活动、教育宣传活动、文娱活动等。
高职校园行为文化 高职校园行为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学习生活、文化娱乐等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理念、行为操守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反映,也是其最活跃、最生动、最直接的显现。从物质载体来看,校园行为文化主要分为校园日常行为文化和校企融合行为文化。校园日常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内部以师生为活动主体营造的各种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又可以分为师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中体现出的行为文化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的行为文化。前者是由某一社团、某一群体或个人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状态,其活动对象是某一范围内的群体,不带官方色彩;后者主要是由学校出面组织或发动的各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各种技能节、校园比赛、学校晚会等。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竞争中形成的,他和企业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员工则是企业行为文化的载体和实践者,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事方式、工作作风充满着浓郁的企业色彩,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理论的缜密性方面,比高校要相对差一些,而对于企业实战的策划方面,比高校要严谨一些。
由于长期受校园文化思维的影响,从高职院校入职企业学习的人员,思维方式、行事方式和工作作风在短期内很难调整,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讲普通话较多(大多数企业都是以企业所在地的语言来交流)、文字表达的较严谨(企业人员交流不太在意准确性,认为太注重交流严谨性是在做作)、对职工的粗犷味很难适应,对企业严格的作息时间管理,甚至加班连轴转的制度无所适从等等。所以,初入职企业,到企业学习的人员应在短期内调整自己,适应企业的行为文化。如果你无法适应企业的行为文化,你将很难留在企业待下去。
3.校企精神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适应
企业精神文化代表着企业广大员工工作财富最大化方面的共同追求,可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激励功能。它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高职院校在精神文化的提炼和培育中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创新。选择的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规律,创新的是高职精神文化建设的个性形态。高职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价值取向等及其精神产品的总和,集中反映学校的本质特征和精神面貌。
精神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在为凝结其精神文化倾注大量的心血。精神文化的形成,究其本质而言,是群体的共性意识的形成。一般而言,企业是市场主体,竞争意识浓厚,命令与服从式的精神文化占主导地位,高校是学术主体,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学术的自由性,参与式与授权式的精神文化居于主体。
企业人员在企业精神文化的背景下,大多习惯了接受任务式的工作,在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引下,分工协作,团体作战,完成企业的布置的相关工作。高校教师进入企业实习后,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与同事交流,与你岗位的上下游员工交流,随时汇报你的工作的进展,随时了解你的工作与其他员工工作的协调情况,要有大兵团作战时分工协作的思想,因为企业的工作大多是相互协作来完成的。相对于企业工作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在高校的时候,工作任务大多是独立完成的,比较突出个人能力。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想真正融入到企业精神文化,从企业取到真经,就要有充分的参与合作的准备。
三、克服校企文化差异,培养能文能武的合格高职教师
1.加强教师实训前的企业知识培训
在教师去企业挂职工作前,请企业的培训人员讲解企业入职要领,学习企业员工工作守则。目前,许多高校不太重视企业培训前的入职培训,认为只要把人送到企业去,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会让许多教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被孤立感,而以这种心情去企业培训,可想而知,效果会如何。
2.拜师学艺,学习实战技能
有许多教师最后勉强到企业去了,但总是觉得自己与企业员工格格不入,于是,在培训期间独来独往。虽然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在企业学习,但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培训的效果,取得真经呢?笔者建议,我们的老师可以在企业拜师学艺。
拜师学艺有许多好处,一可以加快教师与企业员工的沟通。大多数企业员工性格较直率,对知识分子比较尊重,但他们又觉得知识分子清高,不容易接近和沟通。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企业员工很自然就不愿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了这一情形后,我们教师应主动改变与适应,在企业中拜那些素质较高、有威信的老员工为师,通过老员工的引导,在最短的时间和员工打成一片。二可以学到真东西。我们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经历过企业学习这个阶段。理论知识大多带有共性,没有考虑随着具体环境变化的差异性,经过在企业培训,可以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时,预设各种变化的环境下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适用的东西。三可以融洽校企之间的关系。师徒关系表面上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实质反映校企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在企业体现这种师徒关系,还可以将这种关系引入学校,把师傅请进课堂,许多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技能名师,就表明拜师学艺在车间和课堂都是可行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同时,最大限度地融洽校企之间的关系。
3.消除校企文化差异的误解,利用各自的知识优势,达到校企双赢
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学习,他们也可以为企业解决一些长期性的、理论性的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了许多校企合作的文件,学校这边反映相当热,但企业的反映则较为冷淡,关键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位置、角色以及利益不明确。校企不能双赢,合作的基础自然就不会牢靠了(在某种程度上,校企合作的法规、规章以及文件应当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法规部门协调相关部门统一制定,才能正常地、权威地实施)。
校企文化差异我们谈得比较多。由于竞争的残酷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比较重视微观技能深化,其目的是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而不是十分注重行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和行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问题,因为这些工作,会花费企业的大量资源,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当企业遇到新的、同以前技术没有连续性的问题时,往往思路难以打开,而高校教师,特别是那些在高校工作时间较长,对某一领域研究较深、收集资料较全面的老教师,这些人对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会有一个较全面的诊断,能够解决企业较复杂的问题,至少这些人能够提供解决企业技术、管理问题的多种路径,对企业来说,这些高校中人是财富。只要消除校企文化的隔阂,做到学校的老师到企业中去,企业的人员到学校里来,学校的学术理论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充实,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就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企业也会因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借助高校的智力支持,实现产品、技术、管理等不断跃升新的台阶。
[1]祝玉芳,张飞.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物质文化[J]. 教育与职业,2007,(2).
[2]杨叔子. 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J]. 高等教育研究.
[3]陈江江. 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 品牌(理论月刊),2011,(5).
[4]闫金红. 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营造文明育人氛围[J]. 教育探索,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