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散文特点之成因
2014-08-15何李
何 李
(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苏舜钦是北宋中期的杰出文学家。他以诗名世,与梅尧臣并称“苏梅”。事实上,苏舜钦的散文也颇具特点。宋代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云:“子于文章,雄豪放肆。”龚明之《中吴纪闻》云:“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苏郎如虎豹,故孤啸翰墨场。风流映海岱,俊锋不可当。”施元之《苏子美集序》云:“子美在宝元、庆历间,有大名,其文章瑰奇豪迈,自成一家。”清宋荦《苏子美文集序》称:“文章雄健负奇气,如其为人……独倔兴于举世不为之时,挽杨刘之颓波,导欧苏之前驱,其才识尤有过人者。”雄健豪迈几乎成为苏文特点的一个定论。那么,苏舜钦的散文是如何形成这一特点的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苏文在内容上言之有物,使雄健豪迈的风格有所依托;二是因为苏舜钦在行文方式上颇具技巧,往往综合使用对比结构、骈散结构以及四字结构,从而营造出慷慨激昂的气势。
一、言之有物
据傅平骧、胡问涛校注的《苏舜钦集编年校注》,现存苏舜钦散文70篇 (不含拾遗篇目):书信15篇尚书疏状9篇,启表12篇,记序杂文15篇以及墓志哀辞行状19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议论朝廷政事,阐述自己主张建议;另一类为记、序、杂文等,属于文学评论和小品随笔性质。总体上看,苏文在内容上具有勇于言事的特质。不管是在议论政事的奏疏,还是给亲友的书信中,苏舜钦都是敢说敢言的。更重要的是,他并非一味指责的批评家,而是把自己一腔热血都投入其中的参与者。这让他的文章充满现实感和正义感。
《续资治通鉴·宋纪·仁宗景祐三年》载:“时吕夷简执政,仕进者往往出其门……仲淹闻之,为四论以献……夷简大怒,以仲淹语辨于帝前,且诉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仲淹亦交章对析,辞愈切,由是降出。侍御史韩缜,希夷简意,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从之。”景祐三年,宋仁宗下诏禁止越职言事。苏舜钦在同年五月二十八日所上的《乞纳谏书》中竭力反对这一诏令,指出: “苟治平而忽危亡,未有不危亡者也。高位而忘倾覆,未有不倾覆者也。”“若诏牓未削,欺罔成风,则不唯堂下远于千里,窃恐指鹿为马之事,复见于今朝也。”指责宋仁宗偏信吕夷简一派,恐怕会导致吕夷简如赵高一般猖狂而使皇位不稳、国家倾覆的结果。他揭露了吕夷简“蔽塞陛下聪明,杜塞忠良之口”的行为,要求广开言路:“伏望陛下霈发德音,追寝前诏,勤于采纳……求睹四海之安危,垂念朝廷之阙失,见所未见,日新又新,故可常守隆平,保全近辅。”全文言辞激烈,正气凛然。
苏舜钦对杜衍相当敬重。《上杜侍郎启》作于景祐三年 (1036),此时苏杜两家尚未联姻。他在文中称赞杜衍“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景祐四年 (1037)年底,苏舜钦娶杜衍女为妻。按理说,既然成为翁婿,他应对岳父更加谦恭客气,然而在宝元元年 (1038)所作的《上京兆杜公书》中,苏舜钦对杜衍丝毫不留情面,甚至还提到五年之前的旧事来批评杜衍缄默不语的行为。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宋仁宗废郭皇后,孔道辅率谏官、御史谏阻,贬知泰州。范仲淹也因此贬知睦州。“孔、范皆以言得罪,惟丈人昔在廷中”,指出杜衍“未有赫赫报国之迹,为天下所共闻称道者”以及不敢大胆向上进谏,“度此不言,则他事无足言者,窃恐负陛下任擢之意,而隳天下之望也”。而在之后庆历二年 (1042)的《答杜公书》中又再次力劝杜衍应该不畏阻挠,勇于进言,“今若能挺然不顾,竭力尽志,使言行策施,则天下被其赐,与夫默默全身而去者万里矣”。如果实在无法开口,那么就推荐贤才,不要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苟不得已,则荐贤代己,逡巡而退,亦不失古人去就之道”。
苏舜钦从来不为朋友的过失掩饰,而是直截了当地向他们指出不当之处,并且热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与范仲淹颇有交情。《宋史》本传有载:“范仲淹荐其才,召试,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范仲淹《再奏乞召试前所举馆职王益柔章岷苏舜钦等》提到:“今所举人内:……大理平时评事苏舜钦,亦有王拱辰举奏。此三人并清官举荐,又见已到京,及待阙未赴任,欲乞降圣旨,便与一试。”范仲淹对苏舜钦可谓有荐举之恩。苏舜钦自己也在《上执政启》中说:“还台之初,辱上公之荐,给笔以试,预道山之游。”他在《答范资政书》中说:“家兄封到闰月所赐手教一通,训爱至切,情义并隆,怀感益深,不可言喻。”表达对范仲淹书信的感激。他曾经多次为范仲淹辩白。在《乞纳谏书》中,他说:“臣前见陛下以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改位台谏,后虽改他官,不忘献纳。”在《诣匦疏》中,他又说:“昨见范仲淹以刚直忤奸臣,果罹中伤,言不用而身窜谪,甚可悲也。”甚至在批评岳父杜衍时也以范仲淹为榜样,足见二人情谊深厚。然而,面对范仲淹代替张存知延州的举动,苏舜钦却直斥其不当—— “裁授之际,有所未安”。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仁宗康定元年》: “初,存自陕西都转运使徙延州,迁延不即行,既至,乃云素不知兵,且以亲年八十求内徙,仲淹因自请代存,从之。”苏舜钦详细分析了地域形势:如果范仲淹为经略,则“自陕西以至边徼斥候皆可处置”,但是“在延则局于一州,于他郡不接矣”,而“西羌不足忧于关中”,所以范仲淹“居延州,虽能制昊贼之命,系虏其种族,逐之绝漠而遁,亦何救关中之事邪?”因此,他要求范仲淹“去延州之狭以自任,抚关中之人以示信,而又沈远变动”,则无敌之敢先了。
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作为支撑,不管情绪多么豪迈的文章都会显得底气不足,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无论是处在君臣、亲戚或是朋友关系中,苏舜钦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这种敢说敢言的精神使其散文跳出了泛泛而谈的局限,为苏文形成雄健豪迈这一特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行文颇具技巧
在文章形式上,苏舜钦通过使用对比结构、骈散结构以及四字结构,使散文论证有据、气势流畅、表意明快。
(一)对比结构
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方法,前者是两体对比,后者是一体两面对比。苏舜钦散文中常常使用两体对比结构:先对事物的状态进行分析,在理论上推出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结果,再举出与理论截然不同的事实。通过理论与现实的对比,使客观存在的对立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鲜明突出,为自己要论述的观点提供论据。
在《上京兆杜公书》中,苏舜钦从“闻河东地震,坏庐社,杀人马畜,不可胜计”的事实,推测“台谏官必有极言时病,以救天变者”,然而现实却是“逾旬无闻焉”;转而又推测“河东守土臣必有上陈消杀之策,使朝廷省悟,而有所废置者”,现实则是“及是经月,又无闻焉”。通过陈述逻辑推论与现实行为的矛盾,他发出“今中外循嘿,不以为怪,使陛下忽天戒而不答,民畜横罹其凶,食肉者岂不畏惧而能忍也?时虽欺之,天孰得而欺之哉?”的愤慨。在《送王纬赴选序》中,先言王氏居所的优雅舒适—— “中朝士大夫,虽不识者亦寓章句以道其胜”,推出王纬可安于其所, “任化而无际,陶然天壤,以足一世”。事实却恰好相反,王纬“不畏道涂之苦,庶得投牒吏部,调巴闽边徼九品一职官”,放弃现成的安逸,甘愿做一个奔波劳苦的小官。这样的对比,充分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凡厥蓄康物之才者,虽湮没负辱苟活而不耻,虽靡衣鲜食宴安衍逸而不恃,是皆发其蕴以耀众者矣。”《答韩持国书》先指出韩持国“长姐奄逝”,本该“以义相就,以尽友悌之道”,而韩持国的行为却是不合情理的“独羁外数千里,自取愁苦”,借此批评他“闭户或密出,不敢与相见,如避兵寇,惴惴然惟恐累及亲戚”是不智之举。前后对比使现实弊端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二)骈散结构
骈散结构指骈句与散句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骈句即对偶句,这里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对偶,而是指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声韵基本协调的宽对。
在苏舜钦的散文中,可以见到大量的对偶结构,它们以两种形式存在:
1.以完整的对偶句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或者前后两句话组成一个对偶结构,或者一个句子本身就是对偶句。这在《乞纳谏书》首段体现得尤其明显。
臣闻治平之君,使危亡祸乱之言不离于耳,则天下庶可久安也。高位之臣,使颠覆窜殛之祸不绝于心,则百职可以无旷也。苟治平而忽危亡,未有不危亡者也。高位而忘颠覆,未有不颠覆者也。此物理之常势,古今之定分也。历观前代圣神之君,好闻乎谠议;贤明之辅,不壅乎下情。盖以四海至远,民有隐匿,不可以遍照,故无间愚贱之言而择用之。万几至烦,事有习弊,不可以独览,故必求众多之议以更张之。
第一句与第二句由“臣闻”二字领起,组成一组对偶。第三句与第四句由“苟”字领起,组成一组对偶。第五句自身就是一个对偶句。第六句分号前后自成对偶,由“历观”二字统领。第七句和第八句由“盖以”领起,也是一组对偶结构。可以说这八句话实际上就是五个对偶结构的组合。
这样连续使用对偶结构在苏文中并不多见,但夹杂在散句中零散的对偶结构则比比皆是。《火疏》“臣闻烈士不避斧钺而进谏,明君不讳过失而纳忠,是以怀策者必吐上前,蓄冤者无至腹诽,则上下之情不郁,政令之出悦随。”在完整的一句话中包含三个对偶结构:“烈士不避斧钺而进谏,明君不讳过失而纳忠” “怀策者必吐上前,蓄冤者无至腹诽” “上下之情不郁,政令之出悦随”。其他如《上孔代制书》:“造物者宜世生哲人,以炽厥后;长国者宜不绝侯封,以尊其本。”《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知之浅,益自负而道胜;待之厚,必自倾而心劳。”都是完整的对偶句。
2.在散句中使用对偶,对偶部分是整个句子的组成部分。《先公墓志铭》:“复诏使契丹,初出疆,每舍必作诗,山漠之险易,水荐之美恶,备然尽在。”“山漠之险易,水荐之美恶”即为对偶。《沧浪亭记》中“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规,箕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戛,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一句中含有“箕而浩歌,踞而仰啸”“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两组对偶。《乞用刘石子弟》“即日降册追赠赙其家族,爵其子弟,使死者有知,岂无冥助;生者感怀,必当尽忠”一句中也包含“赙其家族,爵其子弟”“死者有知,岂无冥助;生者感怀,必当尽忠”两组对偶。《论五事》:“臣闻重闭尚设于勇夫,击柝以待乎暴民,是皆前籍立戒,以监后人,故国门九阖,梐枑百重,刑人以守阍,下士以拂闑,所以深严帝禁,以备非常。”其中“重闭尚设于勇夫,击柝以待乎暴民”“国门九阖,梐枑百重”“刑人以守阍,下士以拂闑”皆为对偶。
对偶本身具有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气势贯通的特点,在散文中使用对偶结构,既使文章的句式不仅仅局限于不工整的散句,显得灵活和富于变化,又能达到表意深刻、语意连贯的效果。这种骈散结构无疑是苏舜钦散文之所以别具特色的重要原因。
(三)四字结构
骈文又被称为四六文,四字结构可以称得上是骈文的专利,然而在苏舜钦的散文中却大量地采用了这种形式。
完全由四字分句组成的句子并不多见 (仅《祭舅父文》一篇基本上都是由四字结构的短句组成),但在由若干分句组成的长句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四字分句。《并州新修永济桥记》: “常岁秋冬之交,阳曲诛民钱近三百万,役农人不翅数千,权为徒杠,犹号便利,春则撤去,以避奔冲;蠹劳相缠,触寒瘃堕者十八九,吏缘奸求,民则甚病。”十一个分句中有七个四字分句。《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始荷高平侍郎定其侨居之计,未几而有河阳之行,暨阁下开府,首传诲言,嗣颁饩醴,俄驱旌饰,致奠几筵,尉谕丁宁,存暖孤苦,力敦久要,坐变偷风。”一句中总共十一个分句,其中四字分句有八个。《论五事》:“虽有转运提刑,位皆尊崇,罕与民接,询访官吏,鲜得实情。苟无诉讼,莫肯发摘,知者或欲陈告,又非干己。”两句共有九个分句,包括七个四字分句。值得强调的是,苏文在使用四字分句的时候往往会连续运用两个以上的四字分句。
四字结构本身简洁短小,铿锵有力,如果单独使用的话,还不能造成很强的气势,但是连续使用便把分散的力量凝聚了起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当然,四字结构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为了追求分句内部前后的平衡,通常只能从四个字中间划分内在的节拍,即“X X/X X”,而不能有“X/X X X”或者“X X X/X”的节拍,所以如果完全使用四字结构,会使文章显得板滞缺少变化。在苏舜钦的散文中,四字分句只是作为一个长句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它与其他句子长短交错,既避免了四字结构固有的缺陷,又给散句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小结
苏舜钦面对国家社会的问题时从不回避。他总是直接指出弊端,并积极出谋划策。他的文章立足于社会现实,直刺问题所在,不但避免了空谈虚谈的毛病,更为其风格的确立打下了牢固的内在基石。在此基础上,他灵活地将对比结构、骈散结构、四字结构融入文章当中,使其说服力更强,气势融会贯通,语句铿锵有力。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共同作用,苏舜钦形成了散文雄健豪迈的风格。
[1]傅平骧,胡问涛.苏舜钦集编年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1.
[2]沈文倬.苏舜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