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希腊神话“爱欲”的文学阐释

2014-08-15雪,潘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特洛爱欲古希腊

王 雪,潘 灵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公共课部,海南海口571126)

神话是远古人类一种集体的口头创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而古希腊神话较之于别的民族神话,想象力更丰富,更具有生命活力。希腊神话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神人同形同性”,神与凡人不仅在形象容貌上没有差别,而且有着人的性格、情感和道德品行。神和英雄们为所欲为,恣意放纵的行为模式,其实隐喻了古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的潜在冲动。这种个体生命意志和欲望的放纵,表现最突出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爱欲的描写。

这里之所以用“爱欲”而不是“爱情”,是因为神话中展现的神与英雄们的男女追逐,大多还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爱情”范畴,只是文明初期人类的原始情欲。它们在古希腊神话里产生,与其民族性相关联。

一 享受生活与爱欲下的现实人生

希腊神话产生于远古时代,当时的希腊处于低级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希腊人认识能力有限,只能靠想象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因为希腊三面环海的地理状态,物产丰富,神话中这么描写天和地被创造出来:“大海波浪起伏,拍击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鸟儿在空中歌唱,大地上动物成群”①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神祗创造的第一代人类是黄金的一代。“大地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硕果,丰盛的草地上,牛羊成群,他们平和地从事劳动,几乎不会衰老”②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相较于其他民族,这种优裕的生存环境使希腊人最初便是轻松快活的。正是基于此,希腊人在爱欲追求上最初表现得异常自由开放。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导致希腊与特洛亚之间战争的重要原因,是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诱拐了斯巴达王后海伦。不和女神厄里斯在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掷给宾客一个写着“送给最美的人”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三个女神由此展开争夺,找到帕里斯进行评判。最终,帕里斯选择的是阿佛洛狄忒允诺的“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而非另外两位女神的权利财富和智慧。帕里斯在如愿以偿见到海伦时,立马展开强烈的爱欲追求,忘记了他在爱达山上已拥有的妻子俄诺涅,也完全把自己的父亲特洛亚国王交待的使命抛到九霄云外,结果是一场长达十年的特洛亚战争。希腊人将战争起因归结为一次爱欲的追逐,也许只是源于一种浪漫的想象,但无可否认,这也恰恰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放纵爱欲的肯定态度。

为什么同样是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大多是表现抵御自然,人定胜天的主题,而古希腊神话却充斥着这么多具有感性生命活力的爱欲故事呢?显然这与古希腊当时较为优越的生存环境有关。希腊半岛得天独厚,位于地中海东部,巴尔干半岛南端,东临爱琴海,西接爱奥尼亚海,形成三面环海的地缘之利。靠海的希腊人以海为通途,成为天生的海洋民族。在海上,勇敢的航海者们仰仗着技术、经验、智慧,可以自由地不受人为限制地四处漂泊,施展抱负。具有大海一样性格的古希腊人民,个性开放,这就包括爱欲意识的开放。希腊人赋予神话中神与英雄们激情四射的生命力,对自然爱欲的放纵,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特定的海洋环境蕴育出这个海上民族自由冒险的性格。

二 推崇人体健美与爱欲冲动

裸体在古希腊是一种非常普遍现象,并不像现代社会为了造就某种艺术形式而裸,而是一种自然的裸露。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古希腊人骄傲地展示自己的形体线条;展示自己的肌肉、气魄,并较好地表现在他们的竞技风俗中。在古希腊,体育锻炼被定为制度,古希腊人喜欢在竞技舞台上享受自己人体之美所带来的愉悦感。

“在莱斯沃斯和泰内多斯岛上,以及在阿卡迪亚半岛上巴西利斯的刻瑞斯女神庙中举行有那些体操全民运动会和选美活动;在斯巴达和克里特岛等地也有男女青年裸体摔跤竞赛这类活动。不受任何衣物的遮挡,动态逼真,而且竞赛动作千姿百态,富有整体造型美,所以使之尤为悦目。”①利奇德:《古希腊风化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他们不仅在形体上强壮健美,而且同样乐于追逐美丽的肉体,并且有着强烈占有欲。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忒修斯等大英雄们都毫不掩饰自己对美丽肉体的征服欲望。充满爱欲的阿佛洛狄忒,也是美的化身,妖嫩的胸脯就像白月亮,戴着手镯和耳环,还有彩色的腰带。古希腊人把对爱欲的激活力附在了美好人体身上,这种对肉体美的推崇,同样是激发爱欲追求的原因之一。

在古希腊神话叙事中,爱欲的表达往往与“性”合二为一。关于爱欲的描写很多都是渲染神灵性爱的场景,在性爱描写上也十分开放大胆。

史诗《伊利亚特》十四卷中有一段宙斯与赫拉的情爱描写。希腊与特洛亚两军交战,赫拉为了暗中帮助希腊联军,决定诱惑支持特洛亚一方的丈夫宙斯,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次诱惑就是一次性的挑逗。她找了一个借口向阿佛洛狄忒借来了那条充满着爱欲欢愉的彩色绣花腰带,把自己装扮得光彩照人。宙斯一见到她就克制不住自己的性爱冲动。史诗中对两人的交欢情景作了动人描绘:“大地在他们身下长出繁茂的绿茵,鲜嫩的三叶草、番红花和浓密柔软的风信子,把神王宙斯和神后赫拉托离地面。他们这样躺着,周围严密地笼罩着美丽的金云,水珠晶莹滴向地面。”②荷马:《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这是神话中尤为精彩的一个片段,把性爱的享受叙说得如此之美,而非所谓的野合。

肉身的享乐是爱欲追求最直接的表现方式。神话中对性不加掩饰地暴露于众,那么产生这个神话的民族,对性的态度显然是予以肯定甚至崇尚的。这从爱神阿佛洛狄忒被赋予的尊贵地位便可以看出来。她的诞生传说本身就与性密切相关。克洛诺斯用隧石镰刀割下其父亲乌拉诺斯的生殖器,把它扔进了翻腾的大海,那东西在海上漂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忽然有一簌白色的浪花从这肉块周围扩散开去,浪花中诞生了一位少女,这就是爱神。从男性生殖器中蕴育出的爱神,就是赤裸裸性欲的表征。无爱无性的生活是死气沉沉毫无生命活力的,爱神的出现为性欲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底比斯国王安菲特律翁离开险恶战场的当天晚上就躺在爱妻怀里饱享着娇媚的阿佛洛狄忒赐予的人性之乐。古希腊人崇尚性,且敢于把性大胆地展示出来,这是激发他们追求爱欲的原动力。

三 民主意识的强化与爱欲的借口

初读古希腊神话时,常常惊愕于神话中神与英雄们的“野蛮”行径,其乱伦乱爱的举动令人不可思议。古希腊文学作为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文明”呢?从公元前1500年,一个游牧的野蛮民族陆续来到古希腊,成为古希腊人,当时他们未开化。六七百年后,古希腊人走进了他们辉煌的“荷马时代”,希腊神话随之而生。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仍保留了氏族制度,这时的氏族已经是父系氏族,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氏族成员有共同祖先,共同宗教节日和共同墓地,财产共有,氏族成员有选举和撤换氏族酋长的权利。氏族组成胞族,胞族又结合成部落,部落再次结合便是部落联盟。在部落联盟内部,各氏族、胞族以及部落还保留着它们的独立性。荷马时代还未产生国家权力机关,部落实行军事民主制管理,其有议事会、人民大会和军事首领,对一些重大问题如战争、媾合、迁移和选举首领等大事件形成决议,参加议会者能够有平等的发言权。

古希腊早在这个时候,民主思想就已初露端倪。其后发展成为城邦,真正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希腊平原大都非常贫瘠,山谷里却有肥沃的土地。因此,古希腊人在山谷中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城邦,各城邦之间交往很多,它们被统称为“希腊世界”。当异族入侵或争夺运粮道路时,各城邦就会结成联盟。各个城邦规模并不大,雅典在它最昌盛时候也不过30万人。即使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影响力很大,但对重大事务的表决也只有一票权力。没有独断的文化和专制的政治,古希腊人如同生活在一个较大自治村庄中。因此,古希腊人对自身思想道德观念没有严格约束,追求的只是一种自我享受。这种以自我为主体的意识正是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于是,也为神话中不顾一切的爱欲追逐找到了诠释借口。

宙斯作为最高神,本应“以身作则”,维护众神世界秩序,可事实却相反,他不顾威仪之尊,在爱欲驱使下做出许多荒唐事情。为了让伊俄落入自己手中,这位主神施展他的权力令其困于云雾之中。这样的举动被其妻子赫拉察觉后,主神把伊娥幻变成一头雪白的小母牛。而对欧罗巴的诱惑,宙斯居然将自己变成了一头高贵而华丽的公牛。如此种种,代表着完美与崇高的主神宙斯,为求一己私欲,身份地位都可全然不管。而美狄亚的故事就带些残忍色彩了,她对伊阿宋的痴迷追随不惜背叛自己的父亲和国家,帮助他制服神牛,驯服巨龙取得金羊毛,甚至牺牲自己的亲弟弟阿布绪尔托斯。英雄阿喀琉斯因一个女奴与攻打特洛亚的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发生争吵,给联军带来巨大灾难。

原始社会向私有制社会过渡时期,古希腊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没有过多道德约束。在这种文化土壤里产生的文学作品,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自我感受,身份、地位、权势等等都不会成为个人欲望释放的阻碍。

爱欲是人的原动力,爱欲追求能够激发人的各种创造力,激发人们去冒险、去创新。神话作为古希腊人的精神产品,在为我们展现一个具有无比生命活力的世界时,爱欲冲动及追求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人还是神,每个个体的生命都在使自己的情感、欲望得到最大可能的满足,身份、地位等外在条件的不同似乎永远不会成为爱欲追求的障碍。在古希腊这块土地上能够诞生如此丰富的爱欲神话,正是独特的海洋环境赋予了古希腊人猎奇的心理、开阔的胸襟以及敢于冒险的性格,形成古希腊人独特的现世享乐精神、尚性意识,为古希腊人的爱欲追求创造了客观条件。神话中的爱欲及其追求正是古希腊独特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叠加而成的产物。

[1]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赵燮生,艾英译.希腊神话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 [德]利奇德著,杜之,常鸣译.古希腊风化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 [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奥德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4] [古希腊]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5] 杨共乐、杨俊民.璀璨的古希腊罗马文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特洛爱欲古希腊
拉德布鲁赫和康特洛维茨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上)
五只小猴子烤生日蛋糕(下)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空相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爱”字的文化阐释
苏格拉底如何与青年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