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14-08-15周磊
周 磊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矿业与交通工程学院 徐州市 221116)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革新也随之逐渐开展起来。数字化、智能化等已经逐渐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企业与高校是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单位,他们在竞争逐渐激烈的环境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高校与企业都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开始走向了相互合作的道路,基于现代企业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一、主体为高校的合作模式
以高校作为主体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其实是一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在合作中,高校以及企业一起参与到对人才的培养当中来。这种合作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种模式充分的利用了学校与企业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资源,将课堂与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培养出一批可以胜任一线工作的时间型人才。
1.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浅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又被称为企业配合,顾名思义,在这总合作关系中企业所起到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作用,企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以学校要求为基本依据,并且以此来帮助学校完成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任务。这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仅仅停留在合作的较浅层次上,在浅合作这种特殊的合作背景下,高校会按照企业已经确定好的各大专业,在企业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基地,给学生创造一个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且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追求的产与学的合作体。
2.高校与企业的中合作。这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中合作模式又被我们称为企业联合培养。在这种相互合作模式下,高校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内容中融合企业的优势优点,一起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等各方面人才。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中,不时地参与到培养人才的多个方面中,制定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以及计划等人才培养阶段都有企业进行参与的身影。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则负责提供一些知识性质的帮助,例如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培训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组成了一个多元的投资体,然后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培养。
3.高校与企业的深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合作模式我们又将其成为校企之间实体合作,是一种两者之间的较深层次的合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扎根于努力建设企业独特文化的基础之中,构建出有特色的学习性又比较强的组织,以有效促进企业本身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与高校之间主动互动,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中来。在这里,企业对高校的参与是一种全方位较为深层次的参与。企业通过投资高校与高校建立起了一种共享利益的关系,实现了从教学到科研再到开发的整合。企业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所扮演的是主人的角色,因此企业可直接参与高校的办学过程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工作等,与企业共同享受办学所带来的利益,与此同时有效提高了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质量以及水平。
第一,主体为企业的合作模式。这种主体为企业的合作方式是在经济利益基础下的合作关系。随着大多企业转换经营制度的步伐的展开,企业成为了一个面向市场,在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的同时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也是市场竞争中一个重要存在。人力资源当之无愧是第一资源,企业为了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对于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迫切的需要。进行应用研究以及发展研究是企业的目标,将研究成果商业化从中获得利益。按照企业目标将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类,可以被分为四种。
第二,平行线式的合作模式。在平行线式的合作模式之下,学校与企业在还未有研究成果的阶段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他们的合作关系开始于研究结果的产生。研究结果出来之后,企业就会迅速收购这种研究成果,并且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运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投入生产,并且最终获得利益。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拥有自己特色产品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
二、“官、产、学”三合一式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企业与学校一起参与到研究项目之中俩,按照彼此之间各自优势的不同进行一定组合,依赖于国家对于该研究项目的支持,一起将研究成果推向生产线。现代社会,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被逐渐体现了出来,它不仅仅解决了进行研发所需的资金问题,还为今后技术运用做出了总要的保障,确保科研计划顺利而且高效率的完成。高校除了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具有的的学科优势,创办属于自己的校办企业。这是我们国家对高校进行体制改革以及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的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有着较高的起点等特点,对于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有效的利用了人才、科研成果、资产以及社会企业等,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实现了快速商品化,使得获得的利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肖根福,谢世坤,张祥明,臧观建,李强征.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探索——以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2(01):86-89;
[2]许士群,黄志纯.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