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浅析——以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为例

2014-08-15牛进社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宿舍

牛进社,甄 惠

公寓文化建设既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公寓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围绕公寓文化建设的功能和实践途径进行了诸多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将以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的公寓文化建设为例,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公寓文化的含义

所谓公寓文化,是指存在于公寓当中的群体观念和认知,它以公寓群体带有共性的价值观为内核,内容包括公寓成员群体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群体行为和行为习惯等,是在群体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隐形氛围和影响力。公寓文化的主体是在校的学生,活动范围包括公寓内部和公寓周围的场所,内容包括弘扬健康向上、正能量的课外业余活动,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调的大学生群体文化。

公寓文化内容包含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公寓文化能够实施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管理文化是在公寓文化实施过程中的制度保障和规范体系,制约着公寓文化能否得以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精神文化是公寓文化的核心,是公寓成员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方面的具体体现,决定着物质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因此,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角度来看,公寓文化建设的进展对育人功能及培养人才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公寓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育人功能。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在公寓中的时间至少占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在公寓这个特定的自由空间中,大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身心放松和才华舒展,能够以真实的心态和情绪自由地进行交往和展露。这种真实、自由的时空是大学生能够深入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场所,并且,公寓文化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成长进行着熏陶。因此,紧抓公寓文化建设,能够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发挥巨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也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成为一个重要的阵地和平台。通过紧抓公寓文化建设这块阵地,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陶冶青年学生的品格,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2.培养良好学风功能。由于公寓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公寓文化在一个高校的学风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生公寓成为标准化的公寓建筑,学生公寓的功能更加全面,它不仅是学生的一个休息的地方,更逐渐演变成了学生的“研习室”。在学习风气深厚的宿舍,一个人的进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经常能够带动同宿舍其他人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我院机电工程系机制专业某宿舍的八名女生就是这种事例,她们宿舍全都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六人考到了山东科技大学本校,另外两人分别考取了河海大学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整个宿舍的毕业生能够全部考取研究生就已经非常少见了,何况这个宿舍的女生还都是通过专升本进入科大的。因此,这个宿舍被形象地誉为“八朵金花”。正是凭着相互学习、带动,养成了很好的学风,最终成就了一段近乎传奇的科大佳话。由此可见,公寓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推进学风建设。

3.导向与激励功能。公寓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同其他校园文化一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在公寓中宣传学业有成的校友的事迹材料,让居住在此栋公寓中的大学生感觉优秀人才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起到很好的榜样带动和导向作用,使得同一栋公寓的学生能够朝着同一个大方向不断奋进。在公寓文化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方面,我院文法系通过在公寓中进行典型事例宣传来对大家进行激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法学08-2班6#322宿舍和行管08-1班2#109宿舍就是很好的例证。6#322宿舍在2011年司法考试中曾创造了7人报考,6人通过的佳绩。在研究生考试中,这个宿舍又有4名同学通过了笔试分数线。在2#109宿舍中的6名学生研究生考试全部通过笔试分数线,其中5人通过复试分数线,文法系年度考研最高分413分的学生就是这个宿舍的成员。公寓文化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健康积极的公寓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的成长将会更加顺畅和迅速。

4.规范与约束功能。家往往是一个人最放松的地方,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活动,学生公寓也是如此,它是大学生身心得以舒缓的场所,也是对自己要求最放松的地方。越是放松的地方,规范与约束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需要通过健康的公寓文化的“软约束”来发挥作用。健康积极的公寓文化在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强的约束作用。个人行为符合共同行为准则,则会得到肯定和鼓励,如果与公共行为准则相悖,则会受到约束或惩罚。公寓文化的这种规范与约束功能旨在加强对个体行为的引导作用,使公寓成员少走弯路。

5.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并且形式可以多样化,课上和课外都可以进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点滴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可以最充分、最真实地表现自我,内在的思想品质暴露无遗,因此这里也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思想教育工作转移到学生公寓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我们大众熟悉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和管理形式和主要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被我们认为只能作为休息场所的学生公寓逐渐成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最前线和主阵地之一。

三、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1.开展多种公寓文化活动,活跃公寓文化氛围。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方式来完成,在活跃公寓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寓文化的积淀,从而使得公寓不仅是大学生身心得以舒缓的港湾,更是大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展公寓文化活动,需要结合各个高校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这样容易拉近大学生与文化建设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在原则把握上,要注意健康性、思想教育性、品味高档性、大众性相结合;在形式上,要注意节俭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我院将每年的10月中上旬定为公寓文化节,期间围绕公寓文化举办一系列文娱活动,如宿舍设计大赛、周末文化广场、宿舍原创小说大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他们在参与活动当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把自己的寝室真正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

2.加强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公寓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途径去推动,在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各方面齐心协力的精心组织和管理,学校的各级领导部门应该对公寓文化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适当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寓文化建设有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学校要选派精干人选负责公寓文化建设的具体管理和运行,要把那些政治觉悟高、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干部充实到公寓管理当中去,从根本上提高公寓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培训,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使管理人员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进行转变,强化服务意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以优良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业务水平来实现“服务育人”。

3.加强公寓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行为。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在性格和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个性张扬,处事为人容易冲动,理性判断不够,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学生公寓可以起到一个外在的规范作用,以公寓制度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规范,从而约束其行为。建立一套有针对性、务实、健全严格的公寓规章制度,进而形成规范化、操作性强的管理机制,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通过这些规范化的公寓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和规范青年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我院制定了《大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并将其编入学生手册,对大学生在公寓住宿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制止晚归、违规使用电器、吸烟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此外,学院还制定了温馨提示制度,定期、不定期张贴各种与人身财物安全、生活、学习等相关的温馨提示,既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在无形中规范着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4.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性,使其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身处公寓中的学生肩负公寓文化的载体和主体双重职能。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一方面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学生在公寓内的各种宣传媒介张贴优秀毕业生、优秀在校生的事迹,或宣传公寓内好的动态,揭示公寓内部出现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加强他们的公寓文化责任感。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各级组织和素质较高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切身体会自己管理公寓,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我院在公寓管理中主动吸收一些素质高的学生加入到公寓管理队伍中来,让他们担任公寓管理员、值班员、卫生清理员等,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报酬,真正实现“我的公寓我做主”“我的公寓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智慧,让他们参与到公寓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来,如公寓的宣传、美化等具体工作,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建设,公寓文化既能够紧贴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凸显大学生的青春气息,又显得时尚健康、贴近校园生活。

[1]车文博.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陈雪琳.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与建设实践[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2).

[3]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4]周长茂.高等学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宿舍
热得快炸了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数字公寓
一个都跑不掉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