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户生成内容对媒体大环境的影响——以自媒体为例
2014-08-15俞旭斐
□ 俞旭斐
一、背景:“用户生成内容”的崛起
很长时间以来,以中央及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报刊为首的传统媒体一直掌握着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上的重要话语权,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依赖“权威”。然而近年来,一股强大的草根力量席卷而来,来自于观众的声音自下而上地改变了传媒界的生态。传播学者谢因波曼和威里斯将他们定义为“自媒体”,即普通人采集、编辑、播报新闻的过程。戴尔·帕斯金进一步将其阐述为“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的新闻”。
促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基础首先在于Web 2.0时代的P2P模式——原来被排除在生产者之外的用户也通过多元化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成为参与者,生成、参与和控制内容。这种传播方式即被梁路易称为“用户生成内容”。其次在于“第三屏”的井喷式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式上网工具无线地开发出自媒体平台的功能潜质。再次是媒体市场化的竞争,新媒体蒸蒸日上,传统媒体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因而也发动了一系列鼓励观众参与的改革。
二、表现形式:自媒体(民间记者)无处不在
自媒体正在各类传播平台上以不同的形态发展着:最早出现的是网页和博客,如维基百科。作为超文本系统,它面对广大互联网用户进行多语言协作式写作,打破了知识的疆界,让信息畅快流通。第二是类似于YouTube的视频发布分享类平台,据统计,其目前的全球用户量已经超过每月8亿人次。第三是社交类平台,Facebook、Twitter和与之相应的中国版本——人人网与微博,已然成为迄今为止最便捷的社会化工具,通过“跟随”、“@”、“分享”、“点赞”等,用户之间快速沟通、不断夸大交际网络,并使信息以病毒传播的方式得以扩散。最后是传统媒体正在积极推出的各类新媒体分部。近年来,全球各大通讯社、电视台无不响应市场,加速构造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手机客户端和民间记者报道部门,把更多的传播权下放到了观众手中。
三、影响:以自媒体新闻为例
对于新闻传播过程本身而言,一方面,信息的可靠性被重新定义,专业和权威不再是衡量公信力的唯一指标,一些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个人和自发的公益组织也承担起了新闻传播的责任;另一方面,观众不再仅是无关紧要的旁观者,而是通过创造、选择和评价等互动,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参与者。
对于媒体产业来说,一方面,结构上的扁平化趋势愈加明显,参与自媒体传播的门槛之低大大挑战了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集中的话语权被分散,比如2013年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微博作为新媒体平台,全程独家发布薄熙来案庭审视频及文字直播。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下媒体从业者们的工作重心乃至思路方向都在发生改变,广播电视主持人开辟加V微博、纸媒开发移动App等,无不试图以观众喜爱的方式进行传播。
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一方面,人们会更多地依据个人爱好、态度、关注点上的共同之处而聚集到一起,形成网络社区。选择性接触理论和情绪管理理论证明,人们倾向于暴露在与自己意见相近的观点中,通过对自己的证实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从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到首都机场爆炸第一现场,“围观、参与、改变”大大增强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关注社会,出一分力,普通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四、局限性与相应对策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自发的媒介,其局限性体现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介质等多个方面。首先,就运作自媒体的民间记者而言:第一,没有经过专业记者的基本训练;第二,“守门人”的缺乏让滥用、私用话语权成为可能;第三,普通人通常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重要话题与公众事务,事件的走向可能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由此,公民新闻在专业知识技能、价值观道德观、客观性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其次,就传播内容来看,最令人担忧的是缺乏监管下的新闻真实性,2013年年底的整治微博“大V”行动就可以证实。同时,自媒体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必然要向娱乐化靠拢,为博眼球而降低新闻报道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性现象屡见不鲜,新闻价值一落千丈,成了虚无的噱头。最后,就自媒体媒介本身来看,它借助于网络和移动终端,是一场刚刚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而网络的匿名性、互动性和难以监管性,加之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很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应该说,这还不是一个健全的、可以自我运作的生态系统,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
由此,首先民间记者本身要立正自己的媒介道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拥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并不断在学习中加强自己的媒介素养。其次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调整构架、把“观众”放到更高的位置上,加快步伐应对市场的新机遇、新挑战。最后,依赖于国家政策制定,完善法律法规,正确引导自媒体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对媒体大环境的积极影响,让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更上一层楼。
[1]Bowman,S., & Willis,C.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2003.
[2]O’reilly, T.What is web 2.0.2005.
[3]Leung, L.(2009).User-generated content on the internet: an examination of gratifications, civic eng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New Media & Society,11(8),1327-1347.
[4]Bryant,J.(Ed.).Selective exposure to communication.Routledge.1985.
[5]Michael D.Slater,Reinforcing Spirals:The Mutual Influence of Media Selectivity and Media Effects and Their Impact on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Social Identity.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