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的节目性对电视电影叙事的影响
2014-08-15□石磊
□ 石 磊
一、电视电影的本体归属
目前,学界对于电视电影概念之争的焦点在于电视电影的本体归属上,即学科归属。理论界对于电视电影的学科归属基本上分为三大派:电视派、电影派和电视电影派。国内有关学者认为目前电视电影与影院电影的区别只是技术上的差异,而在艺术本体特征上基本相同。这完全是唯艺术一元论的看法。任何艺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艺术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电视电影和影院电影在技术上的差别只是两种艺术样式表层上的区别,由于拍摄介质、传播介质的不同,也使得电视电影和影院电影在视听语言、叙事策略、编排方式等方面表现不同,而这些恰恰影响着电视电影的艺术本体特征。正因为两者之间在技术上的差异导致其在艺术本体上有质的不同。因此,笔者更赞成将电视电影划入电视。
电视电影作为电视的一种节目形式,它不属于电影且不同于电视剧,而是融合了两种传播媒介特点的电视节目样式。从传播媒介的维度上看,电视屏幕的小尺寸使得电视电影不得不放弃远景、全景的使用,而采用适合电视屏幕的小景别,在影像上与电视媒介的要求一致。同时低清晰度也让电视电影在叙事节奏上弱于电影,来调动电视观众的参与介入;从接受环境和心理的维度来看,电视电影的播出环境是在日常化的家庭生活之中,而且受众的接受心理选择也与看电影时的心理不同,这两方面都使得电视电影的传播效果与电影不同。
二、节目性与电视电影的叙事
电视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节目性,即电视画面所形成的信息流的连续不断和多栏目两种性质。这两种性质使得作为某个电视栏目的电视电影在叙事上区别于影院电影。
(一)节目性:连续不断的“流”
一些学者认为,日常的电视节目中集合了各式不同的节目,这些节目毫无关联,完全是一系列不连贯和零碎的片断组合而成的。然而,R.威廉姆斯指出:“这种感觉是对电视收看的误解,因为真正所播放的是序列事件,从节目的顺播编排到串播序列是有明显的过渡的。”①(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各个电视文本按着“流”的方式进行文本的“串播”叙述不曾间断。这种“电视流”很少有受众,当然他们也不想知道这个“流”的源头始于何处,又向何处走。各个单元节目之间虽然被插播广告、节目预告等内容打断,但实质上其起到了串联符的作用,在电视媒介这种不曾间断的图像、声音和情感元素流中,受众只是“被淹没”了。但是,在电影院里一部电影的开头、中间部分和结尾是完整且融为一体的、孤立而封闭的,电影观众与周围的世界完全隔绝,更为重要的是电影文本播出之前和之后都是中断的,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电影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内会结束,当银幕打出演员表和放出片尾曲时,就意味着电影结束,受众观影这个动作也终止。这使得电影完全是一个“独立性”的文本而有别于电视节目。
电视媒介连续不断的信息流有利于电视电影系列化创作。首先,连续不断的信息流为电视电影系列化的播出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系列化创作意味着电视媒介要有足够充分的时间为电视电影的播放提供时间档期,而电视乐此不疲地流动下去完全可以满足电视电影的需求。其次,连续的信息流也为电视电影系列中的每部作品产生联系提供可能。系列创作要求其中的单文本之间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不是完全隔离。电视媒介在纵向的时间流上通过节目预告和固定的播出将各个单文本串连成一个整体。
(二)电视栏目的形态特征和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作为一种属于电视的电视栏目,那么在运作的过程中,就应当遵循一个电视栏目的规律和特点。如果想在众多电视节目当中与观众建立起固定的收视契约,就必须将其归于固定的电视栏目中,建立起栏目化发展的机制;反之,电视电影随便穿梭于电视屏幕里,很难让观众熟悉,势必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电视节目。具体到本文,就是电视电影的叙事艺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其作为电视栏目的因素而采取适合栏目传播的叙事策略。
1.固定性。固定性是栏目最基本的也是最直观的特征。任何事物只有性质稳定,才会长久。栏目的固定性包括固定的栏目名称、固定的节目内容、固定的片头、固定的播出时间和节目长度等。
电视电影固定化,有利于提高其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和辨识度,从而在电视电影和观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提高收视率。首先,这是电视电影作为电视栏目的客观要求。任何一档电视栏目都要求栏目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因此电视电影应当在一档栏目中拥有相对固定的题材内容规范和指向性的收视群体。其次,电视电影固定的播出时间和节目长度,可以保证所属栏目的延续性,并保证固定的收视率,让观众到一定的时间自觉去看自己喜欢的电视电影,传播者与受众这种不断被强化的约定意识同样要求电视电影固定化。再次,把电视电影所属栏目的片头和名称固定,有利于加强观众的记忆,容易产生品牌效应。
2.类型化。电视栏目类型化,是指电视节目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系统的编排的一种状况。
电视电影的叙事要遵从电视栏目类型化的特点,将不同类型的电视电影放在相对应的电视栏目中播出,并根据受众的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播出。“电视栏目的内容主题是明确的、有限制的,虽然内涵较大,但外延很小。”①郑保章:《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176页。正因为内容上的这种“同质”,使得它只适合部分感兴趣的观众收看,将电视电影按一定的类别区分开,仅为这一部分观众服务。同时,电视栏目在受众类型的选择上从来都不是“大众”的,而是“分众”化传播,其固定的特色或类型针对特定的受众进行传播。比如电视电影可以依据儿童和老年、白领等不同的受众群选择不同的节目内容类型,并在叙事上做出类型化的策略。电视电影的类型化,便于节目的忠实观众带着特定的心理期待去收看、解码文本。同时有利于培养受众比较稳定的收视习惯,从而形成固定的“受众流”。如果说电视电影栏目有了固定且持久的受众流,那么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属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电视栏目的生命周期延长。
3.个性化。个性化是一个电视栏目取胜的法宝和王牌,其根本的理念就是不断更新和创新栏目的竞争力。“如果说栏目的固定性是电视栏目化形成的基础,栏目的类型化是栏目化形成的支撑,那么,栏目的个性化是栏目化形成所追求的目标。”②石顺义:《电视栏目解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电视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应当具有独特性。形式上,在镜头的质感上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使人耳目一新。内容上,探索个性化的叙事技巧和结构策略。电视电影如想在电视媒体中获得立足之地,就必须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