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综合节水技术探析
2014-08-15穆会秋朱立鹏于存才
穆会秋,朱立鹏,于存才
(1.陕西省周至县西骆峪水库管理站,陕西周至710024;2.陕西省水利厅农发办,陕西 西安710004;3.陕西省水利厅经济处,陕西 西安710004)
周至县西骆峪水库灌区是周至县粮、果的主要产出基地。灌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利骨干工程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灌区农业结构调整、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灌区人民、各级政府、灌区管理站迫切要求对灌区工程设施进行改造修复,并尽快予以实施。
1 灌区现状
西骆峪水库灌区位于周至县西南塬区,涉及周至县骆峪、广济、翠峰、马召、哑柏5个乡(镇),灌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总土地面积8.7万亩,现有耕地面积7.1万亩,原设计灌溉面积6.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经过多年运行,由于道路交通基建占地等原因,使灌区灌溉面积逐年减少,通过本次详细调查,灌区现状设施面积为5.8万亩,有效面积3.5万亩。灌区内共有灌溉机井201眼,现完好机井153眼,完好率76%。渠井双灌为灌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灌区骨干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枢纽工程现有大坝、溢洪道、放水塔等;输水工程现有东西干渠2条,总长17.5 km,其中东干渠全长 8.8 km,设计流量 1.5 m3/s,控制面积 2.28 万亩;西干渠全长8.7 km,设计流量 3.0 m3/s,控制面积 3.52 万亩;支渠 7条,全长33.4 km,其中东干渠有支渠3条,长18.2 km;西干渠有支渠4条,长15.2 km。干支渠现有各类渠系建筑物324座。灌区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即灌区管理站为灌区专管机构,负责管理水库枢纽及干支渠道,配水至支渠及干斗口,收费至段。
2 西骆峪水库灌区存在的问题
西骆峪水库灌区始建于1970年,工程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施工队伍以民工为主,施工质量差,配套不齐全。加之老化失修严重,设施整体效益难以发挥。西骆峪水库枢纽工程2008年已完成除险加固,已能按设计正常蓄水运行;干支渠输水工程破损、渗漏损失严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支渠道运行时间长,老化破损严重。原矩形浆砌石衬砌渠道普遍出现开裂、滑塌、松动、倾斜等,沿山部分高边坡渠段垮方、淤积、堵塞严重,部分填方渠道出现吊空,干渠下游及支渠长期无法行水,已被群众毁坏。工程完好率仅为40%,造成渠道行水不畅,引水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渠道过流能力仅为原设计的40%。致使灌区的灌溉供水保证率较低,下游1.54万亩农田长期无法灌溉。
2)干支渠衬砌率低,输水损失大,供水严重不足。灌区现有干支渠道50.9 km,其中仅衬砌10 km,衬砌率19.6%。大量的土渠输水,造成渗漏十分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更加剧了灌区供水矛盾。
3)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全,破损十分严重。据统计,干、支渠骨干工程共有各类渠系建筑物324座,完好的有132座,有60%不同程度的受到破损,如建筑物沉降、闸门起闭不灵、止水老化、桥梁断裂、垮塌等,建筑物完好率为40%,难以保证渠道安全运行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4)灌区管护设施老化失修,配套不全,基层单位办公和生活条件较差,对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测水量水、信息采集手段缺乏,影响了灌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
3.1 渠道设计方案
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西骆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以渠道衬砌改造和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为主。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管理运行方便的原则,优先选择保证项目区骨干工程输水畅通,正常运行和增加供水能力,节水效益突出的项目,以满足农业综合开发区需水要求。
渠道改造工程包括西干渠和西干一支、付一支、二支、三支共4条支渠,总长23.9 km。其中干渠8.76 km改造中,上段设计流量2.6 m3/s,渠道长6.4 km,断面设计根据各段渠道现有情况分别对待,为保持渠道稳定性并考虑施工方便,工程量小,投资较省等因素,本次设计原则上不拆除原有浆砌石渠道,仅对浆砌石渠内采用C15砼衬砌,衬砌厚度10 cm,以加固减糙,提高流速,减少淤积,提高防渗效果。下段2.36 km干渠,设计流量2.0 m3/s,已被群众平毁,为了恢复灌区的引水需要,对该段渠道进行D180U型断面混凝土衬砌。
4条支渠总长15.2 km,原设计流量1.0 m3/s。考虑集中用水的习惯,支渠设计流量仍维持原流量不变,通过U形和梯形断面比较,砼U形衬砌断面较优,支渠设计全部采用D120U型横断面。
3.2 量水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工程
提高灌区管理水平,量水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工程进行改造和设计,建立包括流量监测、墒情监测、视频监测在内的信息系统工程1处。以提高管理站在渠道安全管理、渠道流量监测、灌区墒情监测、水费征收等方面的管理手段,实现微机开票、一票到户的农业终端水价,促进水费征收,做到为廉政供水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从而保证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灌区人水和谐。
4 结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前,西干下段和西二支、西三支渠基本破损平毁,1.54万亩农田无法灌溉。项目实施后,西干下段2.36 km干渠,西二支、西三支8km支渠全部修复并进行了砼衬砌,年节约及新增水量696万m3,可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5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0提高到0.80,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51,灌溉用水量得到保证。改变了水资源的供给条件,增大了地表水引水能力,并补充了地下水,大大缓解灌区供水不足的矛盾,使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域环境气候将会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区内生态环境将会趋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