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4-08-15涂红松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专项现代化

涂红松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1992年2月,邓小平在发表南方谈话时曾经预测,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然而,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袁贵仁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1]。

综上所述,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打的是组合拳,能够有效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资源,是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一、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发展概况

专项治理源于纠风工作。1990年3月上旬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决反对腐败行为”“坚决刹住行业不正之风”。同年3月中旬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廉政建设要抓好4件事,其中1件是“大力整顿和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同年12月,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正式成立。党的十四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列入反腐败斗争3项工作格局。

开展专项治理是纠风工作的重要职能。教育专项治理是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门开展的综合治理活动,是国家纠风工作的重要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1990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教育系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通知》,以此为标志,教育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拉开帷幕。多年来,教育领域主要在纠正乱收费、违规招生、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纠正教育行风等方面集中开展了大量的专项治理行动,认真而切实地解决了教育系统存在的许许多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和问题。以2012年为例,教育部就部署了13项阳光治校和15项年度专项治理任务。教育领域专项治理涉及面广,除纠风治乱、惩治和预防腐败等主要工作外,还有教师师德建设(如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学校安全管理(如校车安全管理专项治理)等专项检查、专项行动和专项治理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2003年中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决定,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2003年全国纠风工作3大重点之一,并且放在专项治理首位。同年,经国务院、中央纪委同意,建立了由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牵头的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使治理工作有了组织上、机制上的保证,在全国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了由教育部牵头的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了对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领导和管理。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20个部门成立了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负责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下,阶段性治理成效明显。但专项治理作为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任重而道远[2]。

二、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改革在教育内部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治理架构。这个构架有3个基本的要求:一是有完整和科学的制度安排;二是建立起协调有效的教育组织体系,形成保证制度和组织体系灵活运行的机制;三是能够有效形成和充分发挥教育治理能力,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这3个方面是衡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指标[3]。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习近平指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很多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必须搞好顶层设计,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4]。要紧紧围绕推进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谋划,整体推动,重点突破,敢于啃硬骨头,抓住关键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深化改革在教育系统内部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化的治理体系和架构。换句话讲,实现教育领域治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呼唤教育治理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倒逼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专项治理鸣锣开道。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勇气、胆识和魄力来突破现行体制机制弊端带来的困境,所有这些都是必然的逻辑。

(二)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的是让教育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教育领域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比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一方面,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学校之间差别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城市择校热、择班热现象突出,教育现状难以满足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地方盲目发展,撤点并校不切实际,缺乏科学规划,造成一些偏远地区又出现了新的上学远、上学贵问题。教育乱收费、中小学教辅材料泛滥、“课堂内容课外补”、高校违规“点招”问题,自主招生、特殊类型招生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学校办学活力不够、办学理念不新、管理方式落后、治理水平不高;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用脱节,学生创新精神不强、实践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等。上述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群众反映强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领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教育就无法承担起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呢?笔者认为,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集中时间集中领导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逐一化解并加以巩固,是最有效,也是最管用的思路、办法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坚持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专项治理工作直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专项治理对破解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需要化解这些制约和影响教育事业前进及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无疑是化解以上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三)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公平公正,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保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公平正义是社会的根本要求,教育公平公正,是促进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选择,是让公平的阳光普照大地,意义十分重大。

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公平治理保障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专项治理的作用,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兜底线,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出实招,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1]。就是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建立并严格执行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当招生领域问题治理的主体责任,加大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建立健全教育专项治理的办法措施,完善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问责的完整链条,确保教育考试招生公平公开公正。就是要着力纠正教育领域内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兴办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是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检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促进教育公平,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推动教育领域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

(四)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促进管办评分离格局形成,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政府的职责在于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政府要简政放权,理清职责,切实担负起办学的主体责任,下决心把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具体事项放权给社会给基层给学校。要发挥社会的评价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介入教育管理,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动管办评有机分离,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教育强国的制度基础。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教育制度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是教育管理的一种高级形态,能体现教育的现代精神,反映教育的社会性、服务性,其特征集中体现在民主化、法治化上。开展教育专项治理,纠正教育领域在办学、招生、考试、科研、收费、学风等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自主办学,有利于政府总结专项治理经验,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建立长效机制,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实专项治理的过程,就是政府牵头组织,社会和学校广泛参与的治理过程。开展专项治理,能够更好地协调政府、学校、社会3者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管办评3者分离格局的形成,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

(五)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树立“立德树人”育人导向,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4]。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前不久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细化、实化、具体化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有关任务和目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统筹推进,立德树人,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道德水准和核心素养,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信仰。我们要更加自觉主动地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切实发挥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把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通过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教育和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树立“立德树人”育人导向,为推动教育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合格的人才支撑。

(六)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改革开放的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廉洁从政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和底线要求。教育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5]。

开展教育领域专项治理,是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的锐利武器,是教育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深化廉政文化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为指导,大力开展专项治理,阳光治校,大力推动教育领域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治理环境,加快完善体现教育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体制机制的落实,坚决纠正“四风”。加快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为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结语

王歧山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教育领域专项治理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作为纠正教育领域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将长期存在。新时期面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面对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面对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要求,需要更好地发挥教育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并且应向深度和广度延伸。要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标本兼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作用,多元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要注重制度建设,搞好顶层设计,把专项治理纳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作为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既要反对把专项治理当成灵丹妙药,漫无边际,无边界无节制应用,过多过滥,造成基层负担过重,不堪重负;又要注意引入现代信息、科技等手段,推进专项治理走向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专项治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为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1]袁贵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4(11):10-13.

[2]王柯敏.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J].湖南教育(上),2014(3):4-12.

[3]卞继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辽宁教育,2014(5):14-15.

[4]习近平.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N].新华每日电讯,2014-02-18(1).

[5]王立英.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坚强保证[EB/OL].http://www.jyb.cn/china/gnxw/201312/t20131217 _563560.html,2013-12-17.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专项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