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2014-08-15王燕梅范菲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耐力显著性运动

□王燕梅 范菲(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因为体育课的数量的减少而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的下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将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如何对学生的体质进行评价呢?这就涉及到了体育上常用的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是评价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是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预防疾病产生的保证。体适能又包括代谢体适能、技能体适能以及健康体适能三部分,其中健康体适能指学生完成任务需要具备的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身体活动能力、身体组合、心肺耐力等。

在高校之中,啦啦操因为自身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很多高校都专门开设了教授啦啦操的课程,为啦啦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啦啦操能够使学生对于健康体适能的锻炼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学生的机能水平和身体适能的同时,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啦啦操的相关概念,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啦啦操运动对于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情况。

1、啦啦操运动概述

1.1、啦啦操运动简介

啦啦操运动指的是结合音乐,借助队员的身体动作和技能的展示来体现运动的力与美,展现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青春活力。啦啦操运动主要包括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个类别,而其中舞蹈啦啦操又有街舞、爵士、花球等形式。与舞蹈啦啦操相比,技巧啦啦操具有难度大,技术动作多的特点,仅技术动作就包括金字塔类、托举类、抛接类、翻腾类等。

1.2、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啦啦操由是早期部落社会的某种仪式演变而来,是为了激励外出打猎或打仗的战士们,希望他们能凯旋而归,取得胜利。啦啦操原名cheer leading,cheer有振奋精神的意思,在我国则表示为“加油”的口号。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现在早已遍布美国的各种比赛现场,像我们熟知的NBA。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后,啦啦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集体操、音乐、舞蹈、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自从2001年正式引入我国,经过几年的推广与普及,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我国,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体育价值非常值得关注,很多体育项目的比赛都需要啦啦队,啦啦操运动已经由原本的群众性活动逐渐发展为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C UBA联赛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使得这项运动在高校中发展迅速,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实践证明,在我国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对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以及其审美心理的满足,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磨练大学生的意志,提高大学生的纪律观念、竞争意识以及自信心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由于啦啦操在我国的的起步比较晚,其理论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啦啦操进行研究探讨既能指导高校的体育教学,也能为以后的研究者留下可供参考的资料。

2、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

2.1、研究对象

选取普通高校院校非体育专业的50名女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这50名女生的年龄在19—22之间,身高在158—166厘米之间,体重在48—57千克之间。其中20人进行技巧啦啦操训练,30人进行舞蹈啦啦操训练。

2.2、实验方法

(1)时间安排:技巧啦啦队操组每次90分钟,每周3次,共10周;舞蹈啦啦队组每次100分钟,每周3次,共10周。

(2)训练内容:技巧啦啦队操组学习的是《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的技巧啦啦操一级套路,舞蹈啦啦操队组学习的是《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的舞蹈啦啦操一级套路。

(3)实验方案:一共选取了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台阶实验指数、脉搏、肱三头肌、身高体重9个指标作为测试指标,在学生进行训练之前和完成训练之后的这9个指标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运用SPSS13.0和Excel 2003进行处理、分析和比较。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1)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体重作为身体成分变化的指标,测试数据显示两组参加训练的学生的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比较小,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在训练后要比训练前减少,且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由这两个数据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啦啦队训练,受训练的女大学生虽然体重没有显著变化,但是身体脂肪的含量显著减少,说明啦啦操运动能够降低女大学生的体脂含量,对于女大学生改善体形,训练肌肉力量有非常好的效果。

(2)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肌肉力量的影响。

握力代表的是上肢力量,立定跳远代表的是下肢力量,用这两个指标来观察啦啦操运动对于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通过啦啦操训练的女大学生的握力成绩和立定跳远的成绩都要比训练前显著增加,且统计学分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经过啦啦队运动训练,女大学生的上、下肢力量都得到了提升,而由于技巧啦啦操的动作对于力量的要求与舞蹈啦啦操相比要高,因此,经过技巧啦啦操训练的学生的肌肉力量提升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3)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柔韧性和肌肉耐力的影响。

肌肉耐力和柔韧性包括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两个指标,实验数据显示参加啦啦操训练的女大学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训练后比训练前显著提高,且显著性差异大;1分钟仰卧起坐的个数训练后也要比训练前增多,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啦啦队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训练者的肌肉耐力,增强抗疲劳的能力,此外,啦啦操运动对于身体柔韧性的要求比较高,而柔韧性训练对于女性的身型塑造影响非常大,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女大学生的身体柔韧性都有非常显著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塑造体形的效果。

(4)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耐力的影响。

心肺耐力用脉搏、肺活量与台阶实验指数三个指标来衡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知,技巧啦啦队组和舞蹈啦啦队组训练后的台阶实验指数得到了提升,且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训者的肺活量同样有所提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1分钟脉搏次数都比训练之前有所降低,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因为啦啦操运动对于受训者的有氧工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强,因此经过数周的锻炼,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增强了机体对疲劳的耐受能力。

3、结语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啦啦操系统训练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肌肉力量、柔韧性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都有比较显著的促进和改善的效果,由此可见,啦啦操运动对于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帮助其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大学阶段作为许多学生在校园进行学习的最后时期,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在这个阶段,啦啦操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运动常识和运动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通过定期的啦啦操运动达到完美身型、提升魅力指数的效果。因此,做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教学和传播工作非常重要。

[1]李德华.从竞赛规则的变化探讨我国啦啦操的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2]熊萍.武汉地区8所高校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凌晨,孙科.湖北省开展啦啦操活动的可行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7).

[4]胡湘.高校啦啦操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7).

[5]张国林.2008北京奥运啦啦操参赛队伍调查与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6]闫晓.从竞赛规则变化看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与编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耐力显著性运动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不正经运动范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