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4-08-15张润林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山东烟台264000
□ 张润林(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山东 烟台 264000)
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
中职体育教学的对象大多是15岁以上19岁以下的青春期学生,其身体特征、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备;具有自主活动的心理,开始趋于成熟,对自身定位的困惑,心理健康机制还不够健全。中职体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体育教学需要在平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需要深入研究中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提高学生体能素质。
2、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资源匮乏。相对于全日制高等学校,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国家对中职学校投入的资金有限,教学设备简陋。有的中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职业课程的学习中,体育教学课程被职业文化课程挤占压缩,在校方对体育运动缺乏重视的情形下,体育课程具有边缘化、模式化的倾向。另一方面,虽然体育教学目标以实现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但现行的体育教学难以提升体育运动的普遍性,对教学对象放任,教学方法保守陈旧,导致体育教材与新时代标准脱节;缺乏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2.2、体育教学文化理论教育匮乏
体育运动不是单纯的体能锻炼,需要与正确的体育教学文化共同发展,一定课时的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理论学习,是完善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但中职学校教学缺乏对体育文化教学重视。体育运动不仅是教学的课程,更应该是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的习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缺乏必要的体育理论基础知识,难以达到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效果。
2.3、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体育品质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其身体和心理上特点,对体育认知能力不够客观;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缺乏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进取心,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在集体体育活动中很多学生缺乏热情与活力,没有足够的集体荣誉感,将上体育课视为无关紧要的课堂,逃课现象屡禁不止。
2.4、体育教师缺乏专业技能
通过对中职学校的调研发现,目前中职学校存在体育教师不足的现状,有的体育教师还兼职其它课程。另外有些体育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运动项目都是传统类的足球、篮球、体操、田径等。在这些体育老师毕业以后在中职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对新的项目进行学习,更无法任教。中职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老化已经不可避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悄然而生,比如街球、轮滑、滑板与街舞等青少年喜欢的节目,有些体育教师根本没有能力辅导,体育教师技能老化致使中职体育教学不理想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3、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思考
3.1、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要随着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要想体育改革得到有效地实施,就必须告别陈旧的、与时代脱钩的体育教学观念。我国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学校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工作,重视体育教学,加大对体育课的监管与考察力度。学校要把体育学科与文理科等课程同样对待,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配备科学的教学计划,把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存在的差距减少,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2、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多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独奏者”的角色,应当改为“伴奏者”的角色,做一名学习的引导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为加强自生锻炼,实现自我发展的舞台。教师要给体育课堂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设置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会学、乐学和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3、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改革实质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扩充各方面的知识,把自身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在进行教案编写时要与实际教学相联系,根据各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状况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提高教案编写能力,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4、体育评价标准讲究科学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要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和整个运动过程的评价,学校要结合本学校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科学的体育评价标准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锻炼学生的人生意志,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都有重要作用。
4、结语
中职学校体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各学校应根据自身学校的整体状况制定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体育教学方略,全面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中等职业人才而不断努力。
[1]杨大惠.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探讨[J].改革与探索,2008.
[2]祁国鹰等.体育统计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希明.新课程理念教学方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