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生体育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2014-08-15关文涛程纪香凯里一中贵州凯里5560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内容体育

□ 关文涛 程纪香(.凯里一中 贵州 凯里 5560;.凯里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加强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需求,建立和形成生活即教育的观念。

1、体育生活化教学的理论溯源

1.1、杜威的实用主义生活教育观

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杜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观点,创造了崭新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即社会”,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教育就应该与校外教育相连接,且平衡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成份,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将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生活环境中的活动或作业联系起来,促进其自然生长和发展。

2、体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体育生活化教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以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经历、体验、感悟为教学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和老师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富有了关注人文化的特色。同时也拓宽了学习领域,明确了体育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实现了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而且体育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追求人的身心建全、人格完善,满足个人的需要、兴趣的体育最终归宿。

3、高中生体育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3.1、体育与日常生活相融

“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是把课堂教学活动当作学生的生活,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建立联系,进而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运用中练就所学科目的实际能力。反过来,通过课外练习养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2、体育与学生体验相关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发展中的各种需要,创设多种情境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在每个短暂的45分钟里都能享受人生,获得社会生活的各种体验,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坚定意志。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3、体育与学生未来生活相连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体育课堂教育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因此,生活化的体育教学,不但应该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应该关注学生将来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基础,锻炼意志,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4、体育生活化教学的相关建议

4.1、教师树立“生活在先”的教学观念,积极发掘生活化的课堂资源

教师必须首先确立生活在先的教学观念,将教学活动根植于丰富的生活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从体育的角度把握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做引导者和参与者。并广泛采撷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技术和技能,还培养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及合作探究的品质。

4.2、教学目标着眼于“为生活”,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的课程目标有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体育生活化教学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的内容上重构学生的体育世界和已有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引进课堂,在已经存在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体验,从而把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4.3、教学内容设计关注生活世界,拓展生活化的素材空间

只有当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健身和娱乐等作用。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人性化的课程设置思路,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上去设计教学内容,才是体育生活化教学的根本之路。另外体育教材内容生活化符合高中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在这种体育教学内容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意义,进而产生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一定要符合中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遵循体育生活化教材的原则,制订因人而异、符合学生和现实条件的体育教学内容,使生活化教材内容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总目标服务。另外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所限,在体育生活化教学内容必须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创设,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画面,拓展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

[2](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4.

[3]唐振宗.生活教育[M].上海:上海良和发行所,民国,3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内容体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