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2014-08-15杨扬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6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竞技政府

杨扬(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61)

引言

体育管理体制是指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我国在进行政治经济体育改革的浪潮中,随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立,受奥运金牌战略思想的影响,对于体育体制的改革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其改革的进程中,对其说法褒贬不一。体育部门的态度是一贯的支持,而体育界的相关学者和专家对其改革则存在很多的质疑,有委婉论说的,也有严厉批评的。然而一些媒体更是直接宣称“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是该到了谢幕的时候了”。这些都说明,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对其的改革是任道而重远。

1、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指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引导、支持和鼓励的作用。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等相关领域的权利和利益基本上都以政府所有、社会所有或者政府、社会共有这三种形式存在。按照其归属的主体不同,其管理体制的性质和形态也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综合型。因此关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实质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的竞争。

2、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1、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政事不分、官办一体

多年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政府部门主导体育等相关活动的体育管理制度,其中对于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及退役后的具体安排,基本上都是政府一手包的模式。政府办体育的模式使我国由开始的低水平体育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体育强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管理模式使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政事不分、管办一体。并且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等都集中在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的相关活动中,缺乏对体育的宏观管理,使体育项目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种政府包办体育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2、管理的制度和法规不完善,法制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有关的竞技体育法律法规还比较少,大多以《体育法》和《宪法》里面的相关条文为主,同时结合相关行业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等共同组成,其处罚的力度和范围不大。由于可适用的法律较少,使得国家依法办事的标准无处可寻,很难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对体育事业的宏观管理。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制化环境,使得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不高。

2.3、政府对于群众体育的发展管的太多、太死

随着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开展,国家对于群众体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相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群众性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实际上还处于次要地位。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加上受传统“重文轻武”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又因为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区别于竞技体育活动而言,有着自身特殊的特点,因此在其开展过程,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及兴趣爱好等,势必会出现多层次、多目标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政府在对其管理过程中,大都以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管理的过多、过死,管理体制呆板、僵硬,缺乏弹性,其自身的发展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2.4、对体育管理体制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认识不足

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体育运动的自我改革与完善,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改革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但是由于国家自身对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导致对国外相关体育管理制度的引进缺乏本土化的消化和吸收,使得其改革不够深入和全面,缺乏自身的特色。

3、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3.1、加强组织学习,培养体育管理的创新思维

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摆脱过去成功经验的束缚,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体育管理者的管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加强组织学习,培养体育管理者的创新思维。

3.2、加强对体育管理体制的法制化管理,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体育的发展也逐渐与世界接轨。因此在对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来预防和惩治市场中的不良行为,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3.3、合理引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在体育管理体制方面,政府要加强自身的宏观管理机制,同时要适当将自身的权利逐渐下放,合理利用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实现体育的层次化管理。对于政府而言,更多的应该是政策和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监督、管理与协调者的角色。而对于具体体育事务的执行则应该由相应的体育组织和社团来完成。因此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不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也不是意味着政府权力的丧失,而应该是更加明确了政府的职能,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体育发展的局面。

[1]卫京伟.对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几点疑问[J].体育与科学,2010.

[2]苏睿.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J].新西部,2010.

[3]刘青.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

[4]何玲,徐立功等.浅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5]肖林鹏.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6]刘东锋.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竞技政府
竞技精神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花与竞技少女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竞技体育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