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初探
2014-08-15晏乐昭通民族中学云南昭通657000
晏乐(昭通民族中学 云南 昭通 657000)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教学步骤,适宜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有机体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因此,一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与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与分析,并参考有关资料,对中学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1、准备活动的作用
(1)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唤醒神经的暂时联系,通过脑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人的适应能力。
(2)加速血液循环速度,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同时带走代谢产物,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3)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预防肌肉拉伤和运动损伤的出现,提高肌肉工作的效果。
(4)使学生身体全面活动开,为基本部分的学习作好准备。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内容上来。
2、准备活动的目标任务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节体育课都是由准备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和前提。这些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环扣一环的,缺少某一部分,就会造成教学的不完善,甚至导致损伤的出现。准备部分为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作了从心理到生理的总动员,预先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不仅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而且发展了各肌群,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对提高机体机能的协调性及工作能力,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适宜的身体状态去参加一节课的学习活动起了重要作用。
3、准备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以班为集体的形式,但为了避免学生对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坚持“形式多变,妙趣横生”的原则。教师要备课,不能敷衍了事。走一个过场;不能不管教材的内容、性质、天气气候、学生特点等,总是用固定的形式。内容循环往复,要根据实际,合理科学地安排新内容,使学生每次上课时都有新鲜的感觉。这样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做好充分的心里和生理的准备,为基本部分作好准备,打下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准备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基本部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准备活动的强度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训练强度而定。如用心率表示十五岁到十七岁的学生安静心率为70-80次/分,而运动员只为50-60次/分,这个年龄的学生在做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为170-180次/分,而同年龄的运动员则可达200-220次/分。大强度运动都是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只能在短时间或间歇时运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运动强度可以分为三级: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高强度心率在170-180次/分,中强度心率在150-160次/分,低强度心率在120-140次/分。
5、准备活动的缺点
(1)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只重视基本部分的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2)内容单调乏味,不适应中学生的特点:一套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加上中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里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教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甚至把一些专业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则和生理特点。
6、准备活动的改进措施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应把准备活动练习与基础教材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采用一些模仿性练习。诱导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不仅提高准备活动的容量,也提高了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掌握的过程避免了单调,枯燥,更有利于内容的掌握。
7、小结
在分析和探讨体育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准备活动。在备课、备学生、备器材、备场地的同时一定要在准备活动上下功夫。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组织准备活动,合理科学的安排准备活动,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以保证体育课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要重视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预防避免受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训练水平、运动水平创造优异成绩,促进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