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校园文化支柱

2014-08-15陈晓冰

未来教育家 2014年5期
关键词:场馆魅力校本

陈晓冰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倾心于“文化校园”与“情理课堂”的探索

出版《跳动的随想——陈晓冰幸福教育笔记》、《诗言师话》

两年前,随建设部门到杭州的一所小学考察体育场馆建设。去的路上,大家猜想着建筑的风格、功能与经费投入,观点交锋,各抒己见。奇怪的是,经过半天的考察后,大家关注的焦点悄悄产生了偏转——从场馆建设转到了如何更好地提升场馆的使用效率与育人功能上来。而且,这时大家的认识变得异常一致起来。

那次考察的学校占地很小。学生唯一的活动空间是一幢两层的“空中操场”。可能是紧挨西湖的缘故吧,寸土寸金之地,校园略显局促;也可能是规划局不允许房屋遮挡西湖的景致,所以这个“空中操场”只好开发地下空间。地下一层是游泳馆,地面一层是篮球馆,楼顶是露天网球场。地面一层和楼顶设备还可以随时更换,以适应不同球类运动的需要。这样紧凑的安排,被学校戏称为“螺丝壳里做道场”。

令人羡慕的是,在这样紧凑的校园里,孩子们无一例外地学习了游泳,无一例外地学会了一项球类运动,无一例外地参加了各类俱乐部竞赛。不仅如此,学校还在休息日向周边开放,吸引周边的孩子与成人参加体育锻炼,政府则依据使用频率拨付场馆的维修经费。这样一来,学校也就成了社区的健身中心。可以想见,运动与健康已经成为学生,甚至周边居民的一种价值认同。

这次考察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建筑本身。考察团一行在考察运动场馆的时候,邂逅了校本的运动课程,于是被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不约而同产生的偏转恰恰佐证了校本课程的魅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应该是校园文化的支柱,它展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与教育品位。怎样的校本课程才能支撑起校园文化这座精神大厦呢?笔者以为,它应当兼具如下三种魅力——

自成体系的魅力。有魅力的校本课程应该是自成体系的整体,而不是松散的拼盘。它在内容上突破学科束缚,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伦理精神和审美体验融为一体;在设计上讲求学科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并重,统领学校的各类活动。学校的活动只有纳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之中,才能防止昙花一现的尴尬,才能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随意与冲动。有魅力的校本课程还应拥有课时的保障。只有保证适量的课时,保证课堂中的精耕细作,点滴浸润才能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达成。课堂好比战斗,课程好比战役,没有一场场战斗的胜利,就不可能有一次次战役后的凯旋。

开放融合的魅力。有魅力的校本课程应该具有不断更新的能力。立足于学生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其更新的的过程,不完全是学校老师的行为,更吸引融合了学生的参与。它的魅力还在于,推倒校园围墙的制约,融入社区,吸纳社区资源为课程所用,同时又让校园精神向社区辐射。陶行知讲,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努力。他们所阐述的观念中潜藏着对校本课程建设指导的内涵。

普惠可选的魅力。有魅力的校本课程不是为培养极个别学生而进行的“课程装饰”,它呈多形态分布,普惠于全体学生。像杭州这所学校一样,让所有的孩子都来完成“游泳”这项校本课程的选修。它又有种类丰富的特色内容,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虽然目前我们还做不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一门校本课程,但我们可以为一个特定年级的学生,或是为有共同兴趣倾向的学生开发一项课程。校本课程的魅力就在于设计与对象的多元性,可以为全体学生设计,也可以接受学生的选择,更可以为有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做,普惠性与可选性兼备。

我们都知道,校园文化只有借助于媒介才能对师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在诸多的媒介中,校本课程是最具支撑力的选择。时至今日,校园里的一个设施设备,一位教师,一个学科组,甚至一名有特长的家长都有可能成就一项校本课程。关键要看我们对课程功能的理解有多深,对“文化化人”的自觉性有多高。

猜你喜欢

场馆魅力校本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东方欲晓》的魅力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