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学团干部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08-15董倩倩王宁超
刘 波,董倩倩,王宁超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自动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高校学团干部是指在高校学生群体或组织中义务地业余地负责一些工作的学生。他们既是学生,要遵守学生的行为规范,履行学生的职责,然而他们又是学生中的干部,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但是他们缺少相应的权利,在实施工作时大多依靠高度的自觉和热情,凭借自身的感召力,号召、服务和引导广大学生。因此,有些基本能力各高校学团干部是必须要具备的。
一、新时期高校学团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一)有胆识,有魄力
所谓的有胆识和魄力就是要有勇气,敢想敢干,敢于负责,不怕担风险,不怕受挫折,确定目标后,就不会畏首畏尾。但是,有魄力不等于蛮干、单干,而是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所以,这里的魄力是建立在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集思广益的团队精神和敢于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三者结合之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谋而后动。就是在进行活动之前自己已经周密的思考过,心里已经有大概的计划、框架。也就是能够把握住活动大致的方向。面对问题时,经过反复思考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并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做出决断,达到价值最大化。
2.社交能力。学团干部应具有同各方面交流沟通的能力,善于沟通各部门、联系各同学;工作开展遇到困境时,能够通过沟通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顺利打开局面;能够和一定的校外人员打交道,譬如引进外资、租赁工具等。
3.识人善任能力。就是在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特点、特长和才干的基础上,委派他们做最适宜、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工作,做到扬长避短。经常和老师学长交流取经,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最有用的最适合自己的留下来,并学以致用;经常和其他学生干部交流,了解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长处。
4.心胸豁达,有担当,有威信。要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就是学生干部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能以理服人;当面临困难时,能够站出来挑起大梁;当面对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时,能够站出来作出正确的决定。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就是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开展工作之前召集团队对方案进行分析讨论,集思广益,不搞独断专行。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团队效果大于单个人的效果之和。
(二)执行力
何谓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它包含完成任务的信心,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但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学团干部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培养自己的主人翁精神。
(三)总结能力
何谓总结能力?总结能力,就是学团干部能够对已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能够理性分析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并深刻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和取得的教训,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相似的问题。
总结能力是一个学团干部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工作能力,总结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成绩,更是关系到大家在以后活动中的积极性。所以,它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够表扬先进,批评错误,而不是推卸责任;二是语言简明准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直指要害;三是总结结果要注意学团工作的共性,同时突出我们所做工作的个性。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时期高校学团干部团队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归根究底是学团干部本身所具有的问题,其自身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心胸豁达的待人接物,易受外界事物干扰,是更快更好地建设学生干部团队所面临的最大阻碍。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过分张扬自我个性,相对缺乏主人翁式的团队忠诚感。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从小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要强并且放不下面子,缺乏换位思考的思想,内心深处没有团队的概念,面对问题趋向于坚持己见,不能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出现问题容易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学生干部之间就会出现矛盾,最终导致学生干部团队一盘散沙。
2.自信而又脆弱,敏感却又自私。这主要是面对老师同学的批评指导和荣誉奖励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很多学团干部做工作时非常自信,但是自信心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容易失去信心,打退堂鼓;二是面对老师同学的批评指导自信心易受打击,意志消沉,进而缺乏前进的动力;三是面对荣誉和奖励敏感而自私,不会静心思考自己是否有获取的资格,一味的争取,不懂谦让,一旦不能获得,又容易走进死角,伤和气同时也容易伤自信心。
3.工作激情来得快去的也快,不能持之以恒。这主要是在任职期间或者在组织某个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学团干部在刚刚竞选上时,充满激情与活力,但是时间一久或者遭受挫折后,这种激情就会被慢慢的消磨掉,到最后要么就是辞职不干,要么就是占在位子上不做事或者被老师劝退;二是突发奇想想做某个活动,在计划讨论很久后,感觉有意义但是做起来比较困难,就会慢慢的失去对这个活动的激情,半途而废。
4.内心缺乏对大学的统一规划,忽视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情况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工作后期处于学业与工作取谁舍谁的尴尬境地。大学生学习与从事学生工作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绝对不能忽略任何一方。若调节不好,就会出现大问题:成绩太差,影响自己的工作热情,甚至被迫放弃自己喜欢的学生工作;成绩太差,说话做事没有底气,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高校学团干部团队建设应当从思想教育建设、团队管理体系的制定、学生干部自身素质能力的培养、学团干部团队精神的培养等方面着手。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学团干部的内部组织建设。首先,老师应该加强与各学生干部的交流沟通,时刻了解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以及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其次,部门与部门之间、学生干部之间应该通过联谊会、茶话会、观看视频等形式加强交流与沟通,互通有无,共同学习提高,杜绝官僚主义的出现。
2.加强学团干部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是明确团队目标,构建分工明确,团结一致的团队体系,增强集体荣誉感。详细来讲,首先,学团干部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明确自己所在团队的工作思想、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其次,学团干部团队内部必须分工明确,规范完备,并且不能仅仅是口头协议,要形成书面条款;最后,学生干部团队内部必须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拧成一股绳,从而使整个团队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形成团队精神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
3.优化学团干部选拔程序。就是通过优化学团干部选拔程序将最具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优秀学生选拔出来。主要过程:一是老师、学长、同学推荐和自我推荐;二是对参选人平时行为表现考察;三是登台演讲竞选,老师、同学印象打分;四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当面对同样出色但同样有瑕疵的优秀同学时,我们要选择那些最适合的。譬如,秘书部就要那种严谨、勤奋、有耐心、踏实肯干的同学,体育部则是需要那些热爱运动、号召力大同时又肯吃苦耐劳的同学等。
4.完善学团干部团队管理体系。团队只有经过优胜劣汰,不断优化,才能保持这个团队的活力,不能一味的守成。一是部门之间,要进行考察评比制度,增加他们的危机意识。对于那些可以合并的部门或者那些存在总是拖后腿的部门要下狠手调整,合并或者取消某些部门;二是对于那些占了位置不做事的学团干部进行调整,要写检讨或者劝退。
5.强化学团干部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健全和强化学团干部、团队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如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部门等,定期考察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奖励表现突出、贡献巨大的部门和学团干部;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批评指导处于劣势的部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能够实施下去,绝对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出现最终不了了之的结果,最终目的是实现使整个学团干部团队充满朝气与活力。
没有最优秀的个人,只有最优秀的团队。最优秀的学团干部团队,是能够从广大优秀同学中脱颖而出,并能够踏踏实实的工作,用行动来回报老师同学的支持与厚爱,最终还能够回到广大同学中去,反哺广大同学。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量巨大的工程。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能抓住重点,团结一致,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战斗力强的学团干部团队。
参考资料:
[1]张金山,康兴华.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0-120.
[2]徐松寅,沈军华.高校基层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3]蔡君荣,蔡建.加强高校基层团委学生干部培养工作[J].考试周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