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探讨
2014-08-15焦晓伟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河南嵩山452491
□ 焦晓伟(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 河南 嵩山 452491)
1、传统武术特点及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组成了是我国武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传统武术其特点以技术上的攻防动作为主,集健身性、文化性为一体,注重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修炼的系统。传统武术有别于现代竞技武术,在我国解放前已经自成体系并且广泛流传,与当下打着传统武术幌子进行经济活动的武术套路有很大区别。传统武术追求要发挥身体的全部潜能,但追求动作套路的时效性也注重动作的美观,主要是一种功底美,在武术套路上不但体现了明显的对称美,还追求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是否得当。相对于现代竞技武术表现出来的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在体形美,传统武术表现动作的布局上更加细致、周密。传统武术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实践,更能得到武术爱好者的认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历代武术爱好者所重视。其现代化发展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需要。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同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以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为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入,学习传统武术也可以缓解人们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2)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中华民族的各个年代都吸收了优秀的文化营养,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后,我国传统武术越来越与现代市场经济活动脱节,传统武术派别分支很多都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其发展也面临着瓶颈。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在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有利于重新焕发传统武术的活力。
(3)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学习传统武术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现代社会在对“德、智”两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体”的要求。中国传统武术的学习,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对传统武术的学习正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这一需求。
2、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2.1、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在传统武术中比如“戚家枪”、“二郎拳”、“武松独臂刀”等很多优秀套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且在民间很少有习练者,即便有习练者也没有表演、展示或者比赛的机会。我国有关部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传统武术进行过整理发掘,但都由于没有正式的机构和人员来专门管理,导致后期的整理发掘没有及时的跟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亚运会武术比赛、全国武术锦标赛、世界武术锦标赛等等大型的赛事锦标赛的竞技武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传统武术在政策上得不到大力支持和扶持,已经被放在了一个从属的地位。
2.2、传播观念落后,传播途径不广
一个项目如果传播的足够广泛,价值也将被民众所广泛认同,这样民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传统武术项目远没有达到全民皆会的程度,从学校的角度看,武术课虽然被写进教学大纲,但真正开课的学校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没有得到传播。从中国的地域而言,农村占大多数人口和地区,中国传统武术也是从农村文化中孕育出的,单就其传播情况来看,城市人口的健身意识更强,接受的信息量更大等诸多原因使得传统武术在农村传播的速度要慢于城市。另外一方面,口传身受作为寺院、派别组织还是家族内部的传承传统武术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给后人留下的文字及图画资料都很少。而且几千年以来都以师徒上下级的传授为主的陈旧观念制约,加上许多师傅对徒弟都留有一些绝招,这种严格的排他性及保密性是制约传统武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武术的传播。
2.3、科研力度不够,理论水平不高
传统武术的很多真正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的科研论文较少,较多的还停留在整理、收集的基础之上,很多师傅对徒弟相传的经书可能并没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和总结。
2.4、传统武术项目产业化不够
传统武术很多涉及产业化问题至今仍处于空白阶段,很多项目的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不足以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和赛事。很多运动员都是由国家队、省队等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管理过于死板,创新与开发不够,没有独立的经纪人,更谈不上独立的经营、开发团队等。如项目优势,各地资源、项目的重复等应该整合的东西没有整合起来。各个地方的武术队等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应该下放的权利没下放,无法灵活经营,不足以形成全球立足的文化产业体系。
3、新形势下传统武术发展之道
3.1、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传统武术是我们国家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优秀民族遗产,政府层面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可谓不重视,政府应对武术的继承、发展、挖掘等方面进行相关的保护措施,但实质的支持力度却显得不够。这与某一段时期政府的关注重点不一样有很大关系,我们呼吁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武术的发展,要不断加大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投入,但如能得到实质意义的大力支持,为武术的发展在教育上、工作岗位上、社会地位上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则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
3.2、进一步加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高我国武术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对我国传统武术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进一步发挥传统武术在强身健体和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的重要作用。以往我国传统武术很大程度上依赖口耳相传,在促进我国传统武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但在以科学为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口耳相传中存在了很多不科学的成分,因此相当有必要对传统武术进行理论研究。
3.3、完善武术的挖掘整理体系
国家体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展了一系列的武术文化保护工作,开始了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整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并没能有效的阻止或减慢我国传统武术的消亡速度。传统武术几千年的延续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要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素材,应该加强对传统武术进行挖掘和整理的力度,还要深入落实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创新,使那些还未被发现的、濒临消亡的优秀武术拳种得以继续传承。
3.4、建立完善的武术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建立较为完善的武术人才培养体系,只有既懂传统武术套路又懂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才能使得我国传统武术不断突破和发展。一是对民间武术人才的培养。大量的拳派名师也多出于民间,传统武术自古以民间这块沃土为载体和空间,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民间武术人;二是对高学历武术人才的培养。高级武术人才具有良好的融合中西文化的意识,具备民间武术人才所不具备的更为科学的武学知识。他们对中外武术状况有宏观的认识,可以为武术的创新出谋献策;三是重视武德教育。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助于树立更为正确的习武观,是武术在文化之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3.5、完善武术产业体系
武术在当今经济社会下,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从一种形式衍生出更多的发展形式,在不断进行创新的发展中生存下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如:可以举办进行传统武术的主题化舞台演出、传统武术技击大赛等发展形式,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和经济收益。有了经济基础,才能使武术发展的更自由,才能改变武术事业发展方向的旧体制,走出自主调配的新型发展模式。
4、结论
中国武术的传承发展必须与时代的需要结合,走出一条更加适合传统武术传承的阳光大路,要保证其不落后于时代的进步,从中突出传统武术修身养性的文化本位,保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相互接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发展,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加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把握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改造,积极融合和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创新,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交流活动,积极在世界各国间推广中国传统武术。
[1]洪浩.论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7).
[2]王鸣骏.文化学视野下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