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品牌强势入侵,本土服装品牌输在哪里?
2014-08-15
2014年8月14日上午,国内知名运动品牌李宁公布上半年业绩。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上半年亏损由2013年同期的1.84亿元扩大至5.86亿元,亏损增幅达到2.18倍,关闭店面244家,本土休闲服装品牌“关店潮”愈演愈烈。
相反,西班牙品牌ZARA母公司、全球最大的服装零售商英德斯集团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财报显示,虽然其净利润下跌7.3%,但仍达到了4.1亿美元;瑞典服装巨头H&M 2014年第二季销售收入增长19%,达到66.7亿美元,净利润大幅成长25%,达到8.75亿美元,预计年内将新开375家店。
面对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强势入侵,本土休闲服装品牌到底输在哪里?
轻松的购物环境
以H&M为例,4C理论是终端卖场考虑的重要因素,提倡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为顾客营造轻松、自由、舒适的购物环境。店铺的顾客空间布局方便合理,10间以上的试衣间,视野开阔的陈列区,富有线条变化感的货架为顾客(Customer)提供舒适轻松的购物环境,自助式的销售模式为消费者选购带来最大的方便(Convenience),在终端卖场适量的时尚顾问会和消费者进行必要沟通(Communication),在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所有H&M产品在终端销售的价格(Cost)都秉持其一贯的平价原则。
上新速度快
据了解,从设计、成衣到柜台出售,中国服装业一般要用6至9个月,国际品牌可压缩至120天。在快时尚家族里,GAP为90天,H&M为21天,ZARA的橱窗每20天换一次新款。
国内大部分服装品牌以加盟为主,商品提前两个季度订货,品牌再根据加盟商的订单,以销定产,整个过程大大增长了产品周期,难以形成快速的产品设计、制造、流通模式,因此流失了追求新鲜感的消费市场。此外,快销品牌款式新颖、百搭,性价比等优势也是本土品牌难以匹敌的。
重视线上布局
从淘宝的交易情况来看,美特斯邦威、森马等服装成交额以百数计,而快销品牌优衣库的交易额多以千数计。可见,以优衣库为代表的快销品牌打开的市场大大超过传统品牌。传统的休闲服装一贯走平价路线,加之近年来面临的库存压力,使电商承接了品牌销消库存的需求,将电商作为消纳库存的渠道。线上价格对加盟商利益的冲击,使线上线下渠道的冲突较为强烈,不能适应电商的经营模式,导致传统品牌丧失了线上市场。
面对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入侵,本土休闲服装品牌在提升自身产品性价比的同时,在轻松购物环境的营造、产品周期的优化等方面均应重视。另一方面,营销理念和手段的创新也不可忽视。毕竟,本土服装品牌在日益繁荣的电商市场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