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运用

2014-08-15谢全霞

语文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文学教学方法

○谢全霞

(铜仁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铜仁554300)

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了解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使其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该课程与幼儿教育联系紧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长期以来,由于执教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加之学生在学习幼儿文学时,很难“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学生觉得这门课“太浅显”、“没意思”。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必须寻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为幼儿文学课程带来了曙光。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内涵及特点

“体验”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考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可见,“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即主体通过具体的对某种事物的亲身尝试而获得对这种事物的认识和体验。将这种理念引入教学,就产生了体验式教学,即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它有着独有的特点。首先,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它主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从行为到情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乐,以激发学生产生更多参与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寓教于乐,它主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传授的知识、技能融入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除此以外,教师还应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再次,体验式教学方法注重差异性体验,体验式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仿佛身临其境的平台,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并结合动手、开口等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中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等,使其体验也存在差异,所以,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课堂上通过沟通和总结,往往能够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运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在幼儿文学课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去主动发现,主动学习。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幼儿文学课程中的运用最主要的方法有朗读法、直观法、表演法、情境法、社会调查法等。

(一)朗读法

1.朗读的含义及其作用。所谓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最好的实践活动,把朗读法运用于幼儿文学教学中,其潜移默化的威力真是妙不可言。首先朗读是语言技能养成的实践活动,长期的正确的朗读练习是纠正方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朗读是重要的情感实践活动,幼儿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好的朗读以美的语音的形式更为准确更为生动地再现出来,能使朗读者身临其境地参与体验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再次,朗读是重要的审美实践。通过朗读能获得两个方面的审美体验,一是获得音乐美的审美体验。幼儿文学作品非常重视音乐性,特别是儿歌和幼儿诗,音调非常和谐,节奏也很鲜明,朗读可以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让其流连忘返。二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审美体验。幼儿文学的语言明丽、清纯,如清澈的山间小溪,幼儿文学常常用优美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学生在朗读中会不知不觉进入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在那里他们可以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其灵魂会得到净化。总之,朗读是架构读者与文本的精神、情感融合的最好手段,运用朗读法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使用朗读法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朗读形式要层出不穷,如果形式单一、乏味,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在幼儿文学课程中使用朗读法可采用的形式非常多,常见的有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举行朗读会、开展朗读比赛等等。这些形式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配乐朗读以优美的乐曲营造一定的气氛,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产生感情共鸣,幼儿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抒情性强的作品,如杜虹的幼儿诗《我只能是一个孩子吗》、楼飞甫的幼儿散文《春雨的色彩》、嵇鸿的幼儿童话《雪孩子》等都可以采用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而且要求学生进入角色。幼儿文学有些文体,如幼儿故事、幼儿童话等,特别适合分角色朗读,教师应抓住机会,让学生参与富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让其体验作品中的角色魅力和语言表现的魅力;举行朗读会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如在学习幼儿诗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如母爱、大自然的主题等),从《幼儿文学作品选读》中自选5~8首,经分组排练后在班上进行“组诗”朗读,这样,更多的学生就能参与其中,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开展朗读比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激发他们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总之,只有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让其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2)需开展以孩子为对象的朗读实践活动。学习幼儿文学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都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他们负有向幼儿讲解、输送幼儿文学,指导幼儿欣赏幼儿文学的崇高使命。由于幼儿时期主要是通过“听”来感受文学作品,要求朗读者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把幼儿文学作品声情并茂地传达给幼儿,此外,朗读者还需怀着一颗童心,用孩子的视觉来观察世界,用孩子的感受来朗读作品,这样在表达上更接近幼儿,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因此,我们在幼儿文学课程中开展以孩子为对象的朗读实践活动时,应指导学生用孩子喜欢的语气、语调来朗读,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只有在幼儿文学课程中加强以孩子为对象的朗读实践活动,学生才能真切地体验到幼儿文学的美妙,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不负使命。

(二)直观法

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直观法,选取与讲授知识相关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形成心理上的互动体验,去感知知识、接受知识。如在讲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时,我们可以选择经典的幼儿童话视频故事《小红帽》让学生观看,看后再以《小红帽》为例去分析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由于视频故事非常形象逼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能让学生体验人物的情感,能带给学生极大的审美享受,学生欣赏故事后自然能由此及彼,概括出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又如在讲谢武彰的幼儿散文《捉迷藏》、陈秋影的幼儿散文《梦姐姐的花篮》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优美意境,我们可以播放根据这两篇散文制作的动画,让学生进入幼儿散文营造的美丽世界。

总之,运用直观法比枯燥的说教更能使学生热爱幼儿文学,教师应利用学生喜欢观看视频、音频、动画等的特点,引导学生去主动观看与幼儿文学相关的视频、音频、动画等,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去分析。这样,学生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表演法

传统的幼儿文学教学模式常常是教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沉沉,课堂气氛毫无生气可言。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使用表演法则能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想学、乐学。幼儿文学的文体都可以拿来表演。如在学习儿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儿歌“趣味性、娱乐性强”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挑选经典的富有幼儿情趣的儿歌如谢武彰的《矮矮的鸭子》来表演。其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熟读并背诵儿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该儿歌,最后再抽6~8人认真设计肢体语言后上台表演性背诵。表演结束后不需教师多讲,学生自然能理解儿歌“趣味性、娱乐性强”这个特点。这样的教学,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如在学习幼儿戏剧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排练、表演。再如在学习幼儿童话、幼儿故事时,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成剧本,然后排练、表演。总之,表演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已经渗透到了幼儿文学的各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在幼儿文学课程中剧本的表演是用得最多最有效的。那么我们应如何把表演法用到剧本的教学之中呢?第一步,教师应让学生熟悉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尤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步,教师要让学生精心设计人物造型和场景。第三步,应让学生根据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制作道具。第四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利学生更好地演出。第五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参与作品表演。学生在表演时能深刻地感受体验作品,观看者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也能加深体验。第六步,师生评析表演成败,在评析时应联系幼儿文学理论知识及幼儿园教学实际。这样,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以上“六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自实践,亲自体验,既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多种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情感,可谓一石三鸟。由此可见,表演法具有独特的魅力,非常适用于幼儿文学课程教学。

(四)情境法

情境法就是根据幼儿文学作品描写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和氛围、背景和情调,使学生获得体验。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通常运用以下几种情境法。

1.生活情境法。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对教学产生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设置不同的生活情境。如在讲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时,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对学生来说,让他们创作幼儿生活故事,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对幼儿生活缺乏了解,要写出一篇适合幼儿欣赏的幼儿生活故事谈何容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营造一种氛围唤起学生儿时的记忆,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幼儿时期经历的趣事、傻事、难忘的事等,当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把他们讲的事编成幼儿生活故事。由于要讲的事是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学生在创作时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由此可见,生活情境法的重要价值在于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2.真实情境体验法。真实情境体验法即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幼儿文学作品生动、优美,当我们学习这些作品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美,我们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让学生真切感受作品中描述的内容。如在学习金近的儿歌《桃花》时,我们可以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欣赏桃花,感受、体验儿歌中的意境。又如在学习林焕彰的《青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观看青蛙,并聆听青蛙的叫声,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运用真实情境体验法,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能让学生热爱幼儿文学。

3.交流情境法。学生在学习幼儿文学,特别是在阅读幼儿文学作品时,每个人获得的体验是不相同的,因此学生完全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我们可以举办读书会,如谈谈安徒生和他的童话、谈谈金波的幼儿诗、谈谈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等等。在读书会上,应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样的交流与沟通,能够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增长见识,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总的来说,设置交流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五)社会调查法

幼儿文学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实践知识,采用社会调查体验的模式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为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幼儿文学素养,具有幼儿教育教学需要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未来从事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应多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让其同幼儿交流,使其对幼儿获得深层次的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幼儿文学作品读给幼儿听,以此看看幼儿是否喜欢自己的作品,然后再修改。通过与幼儿的接触、沟通与交流,学生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他们会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如搜集民间流传的儿歌、故事、童话,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之后再让学生对其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最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这样的方法,既能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又能让学生热爱民间文学,进而热爱幼儿文学。

三、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幼儿文学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充分满足人的这一需求,它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研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幼儿文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与情感。总之,体验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为幼儿文学教学服务。

[1]吴玉林.体验式教学方法初探[J].沧桑,2009(4).

[2]王海霞.体验式教学浅谈[J].大学教育,2012(2).

[3]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

[4]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张小琴.儿童文学教学方法初探[J].群文天地,2011(23).

猜你喜欢

体验式文学教学方法
我们需要文学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