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化意蕴的深层次解读
2014-08-15王飞
王 飞
王飞,教师,现居江苏海门。
成语是什么?它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显然这样简单的回答过于肤浅,十九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曾指出,一个民族的词汇本身就能提示这个民族的心理。从这一意义上讲,成语是华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和人格气质的浓缩,在鲜活的方块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成语是华夏民族原始思维逻辑的集中体现
许慎将“仰观俯察、远近取与”作为文字产生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既渲染了文字的神秘色彩,又激发起人们对于文字的特殊敬意。据此,成语很少静止地写真,而是寓情于物,把外物当作人加以对待,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群体也纳入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世界里,把它们分类评价,组织进成语中,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与情感。牛和狗,它们忠实地服务于主人,跟人的关系密切友好。《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为大物。”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牛和大是紧紧相连的。“牛鼎烹鸡”用煮牛的大鼎来烹鸡,比喻大材小用;“牛刀小试”用宰牛的刀稍微试一下,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处略显身手。牛老实听话,行动迟缓,只吃草料,也被人们认为愚笨不智,“对牛弹琴”就是这一观念的产物。跟一个不明白某一方面事情的人谈论该事,就是“对牛弹琴”。听话人因不明白事理而反应迟顿,也被比作“牛”,在这个意义上,牛和马构成了对立,马一般被比作贤者。成语“牛骥同皂”“牛骥共宰”比喻贤愚同处或贤愚不分。在西方人眼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是一种爱畜、宠物,因此语言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带褒义。与之相反,在中国人的眼里,狗大多是低人一等的奴仆的象征。封建社会剥削阶级有权有势,养得起狗,广大劳动人民却过着“身穿破衣被犬欺”的生活,狗成了中国社会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一道屏障。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忠实地反映了这种情形。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带贬义。“狗头军师”是奴才帮凶,“狐朋狗友”指恶友或坏人结成的团伙,“狗仗人势”指倚仗主人的势力而逞凶。“狗”在中国人耳中是个刺耳的字眼。
综上所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具有美的性质。”成语的这一思维方式强调了古人直觉思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气化”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气化”的产物,因而也就有可以相互沟通的基础。
二.成语是华夏民族主体生命情感的完美呈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三纲五常”是儒家提倡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是封建社会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许多成语就体现出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男尊女卑”的道德原则使“夫为妻纲”成为夫妻关系的准则。成语“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德”,就是无条件地顺从。“彩凤随鸡”、“夫唱妇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便是对这个“德”这字的最好注解。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那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是以牺牲女子利益为前提,用封建道德力量来维持的,并力图把妻子变成丈夫的附属品,使妻子对丈夫绝对服从和忍让,以换取家庭的安定与和睦。这种由家及国的宗法政治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就是用家庭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的。
“仁”“义”是汉民族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与“仁”有关的成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仁不让”、“仁言利博”、“杀身成仁”等,可见“仁”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义”也同样被赋予了体现“理”的价值,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成语“君子重义,小人重利”,是说君子是“深明大义”的人,小人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汉民族赞颂“见义勇为”、“仗义疏财”的英雄豪杰,他们“劫富济贫”、“锄强扶弱”、“打抱不平”,在老百姓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中国人把名誉看得很重,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使清白的名誉留在世人心中,抛弃生命也在所不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是中国人重视名誉、洁身自爱的表现,许多成语也是对这种义的赞美,如“不饮盗泉”、“不食周粟”、“刚正不阿”等。
综上所述,成语从多个侧面折射华夏民族主体情感的价值取向。这种秩序的相对稳定的和谐观为人们普遍奉为至则,和谐、和睦成为人们追求的人际关系的目标,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团结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