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理教学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缺失

2014-08-15王天霞

语文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字理字形古人

○王天霞

(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745000)

在近几年古代汉语和文字学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古代识字教学的特点,查阅文献得到以下资料: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私塾老师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能让儿童过了识字关。学习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儿童背诵、认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识字课本,便能识两千多字。识字教学上下约2600年的历史,翻开古代儿童识字的历史,都是根据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来教学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要是天文、地理、人伦、道德、历史、农耕、祭祀、教育等,让儿童在学字的过程中就能学到终生受益的知识。

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考察了现在我国小学识字教学,认为借鉴古人识字教学的经验,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探求汉字的意义,用此方法指导小学生识字是具有可行性和积极作用的。

一、利用字理识字,能够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画、实物、动作表情以及影像等直观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追溯汉字背后故事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这种识字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对生字的记忆效率。

例如:·

1.坐: 两人对坐于土上,无桌凳。小学生从老师讲解“坐”字,就了解了古人“席地而坐”的方式。古人是非常讲究坐姿的:两膝着地,两脚脚背向下,脚心向上,臀部坐于脚后跟上。商代妇好墓出土玉人,秦兵马俑陶坐俑都是这种坐姿。箕踞,这是古人最不齿的坐姿,臀着地,两腿分开平伸,上身和腿成直角。《礼记·曲礼》:“立毋跛,坐毋箕。”这自然也跟古人所穿的衣服有关,深衣下只有到膝盖的胫衣或是光着的,自然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样的讲解,让学生对字有了了解,也明白坐姿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2.门: 古贵族住宅大门为车马出入方便,多为两扇,称之门,而卧室门多为单扇,故称户 。《公羊传·宣公六年》:“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通过对赵盾故事简单的讲解,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也让同学对古代建筑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大门进来有小门(闺),闺进去有堂,堂内是室,室旁是房。因为“户”是卧室单扇门,贫寒之家也为单扇门,所以贫苦的人多称“户”,例如屠户,猎户;而富裕人家则被称“门”,例如朱门、豪门。理解了这些,同学们再来读相关的字词包括诗句时就不会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3.乘: ,从字形看,人在树上,本义是登、爬。传说初民穴居野处,不但受野兽侵害,而且地面潮湿,于是就有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有巢氏实际上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地下居住发展到在地面上建造房屋的阶段,是进步的一个标志。如此解释,同学们就能很快掌握字形、字义。

4.几: 席地而坐易疲劳,故需几以凭靠。《字汇》“几,古人凭坐者”。据出土文文物来看,古代几一般高半米。这样我们再让同学读“茶几”、“几案”这些词时,意思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二、利用字理识字,能够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

识字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基础,正确地理解和记忆汉字对以后的阅读、写作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生字时没有理解生字的含义,从而导致使用的时候出现很多误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字理识字的特点便是帮助学生分析汉字的构字原理,掌握形、义、音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高效识字,并能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问题的困扰。

例如:

1.“即”和“既”:这是小学生经常写错的两个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字理知识认识不够,虽然字形相近,但意思差别很大。看它们的古文字“即”“既” ,“即”是人坐在饭前,还未吃饭,故本义是“走近、靠近”,是一种未然行为,所以“即使”、“即便”等词用的是“即”;再来看“既”的古文字字型,比“即”多一张口,显然是饭吃过了,还打着饱嗝,故本义是“在……后”,是一种已然行为,所以“既然”用的是“既”。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再把字写错用错了。

2.“末” 和“未” :“末”是指事字,用指示性的符号“-”来显示部位“树梢”,有了这个知识,再学习词语“本末倒置”、“逐本求末”时,便会很容易记住“本”的本义是树根,引申为现代汉语中的“根本”意是很自然的;“未”是象形字,用茂盛的枝叶来表示茂盛的意思,充满生机,故可用来表示“未来”。

3.“臣” 和“巨” :“臣”是一只竖着的眼睛,表示顺从,故“臣”在古代有奴隶的意思,但又不同于“人”(一个侧立的人,代表贵族)、“民” (刺瞎眼的奴隶),让同学不但掌握了字形,还对阶级社会的等级制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巨”象人持矩,是古代用以画方的工具,即“矩”的本字,有了这个知识,再来学“巫”字,就容易多了。“巫”字中有“工”,“工”代表“规矩”,故“巫”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着神的旨意,指导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见,在讲授这类文字时,不但能联系它们的形体,分辨它们的意义,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掌握更多的汉字。

三、利用字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孝道”观念的理解

学生识字是为了阅读,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所以“写”不是目的,只能是手段,只有让学生在识字的前提下懂得他们该懂的道理,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我认为应该从“字理”入手,教给他们人生必备的知识。在这里,我仅从“孝道”观念谈谈这个问题。

老:《说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化)。言须发变白也。”毛匕,即毛色变化。从古文字字形入手,可以告诉同学们,“长发,以手持手杖之人,即老人”。古人以“断发文身”为野蛮人,故年长者头发长。以此让同学们进而认识“孝”字,“孝”《说文》“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是指孩子要善待父母。针对孩子自我、自私的现状,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加深他们对“孝”的理解,从而形成健康的“孝道”观念。

1.“孝道”观念与人的衣食关系密切,衣食中处处体现着“孝”

①衣 《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裳)。象覆二人之形。”象衣之左右襟交复之性。衣的裁剪体现着古人的治国理念,含有很深的意思,所以“穿衣”是不容忽视的生活细节。《礼记·曲礼》:“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为什么?正如郑玄注:“为有其丧象也。”看来古人将父母看得很重,父母在是不能穿白色的衣服的。对应的日常生活中,《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晨昏定省”成为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子女早晚请安时,要服饰整齐,不可脸不洗、发不梳就拜见父母,否则为不孝不敬。这样讲解会让同学们早早接受“孝”的理念,从小事做起,明白穿衣整洁、合体是对父母辛苦劳动的肯定。

②吊 字形是人身上背弓矢之形。远古时代实行天葬,不堆土也不立标志,淳朴的孝子们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送葬时均带弓箭以驱赶禽兽。可见土葬出现较晚,但对父母的孝心早就深入人心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家族亲人逝世后,子女家属在死者入殓后,均要穿上孝服,称为“成福举哀”。根据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丧服和居丧的期限有差,但我们是给小学生讲,不必讲太深,可见孝服是古人服饰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视它就是对长辈的尊重。孩子们接受这样的文化教育,让他们也能在汉字的引导下传承中国“孝”文化,不至于做出忤逆的事情。

③食“一米也。”段注:“当为集米。”许多米。中国素有“食文化”之说,因此,孝道在人们的饮食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儒家所言孝道最起码的要求,就在于千方百计供给父母充足的食物,以养父母。如“二十四孝”中的“为亲负米”、“鹿乳奉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等都是以食品养亲的故事。《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羹 ,小篆从羔,从美。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饮食上很讲究孝义。上亲在,珍美食品先供上亲,上亲尝后赐食,子孙才可食。上亲喜爱之食品,子孙不可随意食用。古代同桌用饭,父母上座,子孙下座或边座。父母端碗用筷,子女才能动作,子女不可先于父母用食,也不可先于父母下桌。甚至小孩不能任意多夹菜,要看父母眼色。当餐桌上排出长幼尊卑的次序时,伦理孝道观念也逐渐渗透到他们的心中。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秩序的规定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嵌入到人们的骨髓中去。孩子们听了这样的讲解,自然会仿效,回家后帮父母做家务,懂得尊重长辈,爱护晚辈,做懂礼知礼的好孩子。

④寿《说文》“久也。”在很早的先秦时代,中国人就表现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对于生的渴望促使人们非常重视给老人过寿,传统的寿诞礼仪,一般重视的是过“整寿”,40岁以后开始举行寿礼,逢10逢5为“整寿”。祝寿前,要安排寿堂、寿幛。寿翁位置在寿堂正中,司仪唱赞,亲友、晚辈上寿。寿筵把寿礼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在各种佳肴中,“长寿面”是必吃的,别看它极普通,但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贺寿来客携带的寿礼,包括寿桃、寿面、寿糕、寿屏、寿画、寿彩等,这些礼物都是“延年益寿”的象征。小学生们每年都过生日,收到很多的礼物,但不解其中的含义。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一定会有所触动,主动问及父母的生日,给父母煮“长寿面”,美好的观念一旦根植心中,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2.“孝道”观念渗透在节日中,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①年 《说文》“谷熟也。从禾千声”。从甲骨文字形看,是人肩禾之形,本义是“收成”、“年成”。作为一年一度的“年”是周代的事,一直沿袭至今。字形从春秋金文起讹变为从“禾”从“千”。孩子们最爱过年,却不知过年的真正用意,其实是“孝心”的体现。如果春节不归不仅会使父母伤感,而且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子女过年回家不但要给父母、长辈带礼物,而且还要对父母长辈行叩头礼。到了年三十,各家各户的子孙们在父母祖先坟上燃放爆竹,焚化纸,手持香火引先人回家。这些举动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来自我们中国“孝”文化的传承,小学生也要学着做,才能不至于忘记自己的根之所在。

②生 《说文》“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从字形看是草木生长的意思,动词。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人们点瓜种豆、植树造林的时候,作为节气,被称为“清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皇帝郑重其事地下诏,规定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相传纪念先秦晋国大臣介子推的节日)为扫墓之日。在这以后,人们在“清明”不但播种万物,而且烧化纸钱,祭扫坟墓,对生长的期望和对于已逝者的哀伤集于一天,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日子。这个节日民俗至今仍长盛不衰,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凝聚了中国人对待死和生的深沉豁达的态度。

③月 《说文》:“阙也。太阴之精。象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因为“月”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残缺不圆的,所以造字的字形才是个弯月形。中国人喜“圆”、爱“圆”,故将农历八月十五作为节日,称为中秋节。该节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象征亲人的团聚、团圆,食月饼就在于月饼象征着圆月从空中来到人间,以喻示亲人的团圆。这一天,人们只要有可能,都要回家与父母家人团聚,一是意味着对父母的孝敬,一是意味着家庭的团结和睦,因而中秋节也是孝道文化观念的体现。

④寒 《说文》“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从字形看,人在屋子里的草中(为保暖而多褥草),人下(即室外)为冰,说明寒冷。寒冷的日子自然要穿得很暖和,所以在“冬至”,儿女要为逝去的父母送寒衣,上坟祭祀。当然还有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名“重阳”。现代将此日定为“敬老日”,实为中华孝道“贵老”精神之体现。

综上所述,利用“字理教学法”既能让小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字形,又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让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1]邹晓丽.基础汉字字形义释源[M].中华书局,2007.

[2]肖群忠.孝道观念在国人生活及民俗中的影响渗透[J].西北师大学报,1998(5).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0.

[4]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字理字形古人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