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年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几项观察的启示
2014-08-15杨祎程
杨祎程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前言
身负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且身处老区,具备与面临许多优势与挑战。老区在抗战时期文艺事业的繁荣,奠定了许多艺术思想存在的优势可供深思揣摩;当下优秀人才大城市积聚小城市缺乏,地方院校急需具备思考研究、保护与再创造能力专业型舞蹈教师的需求的优势等的优势,为个人舞蹈艺术修养在长期积累中得到发挥与利用的发展平台。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在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接受了延安老年大学的邀请为期一年的舞蹈教学,图其双方结合相互作用。接受后进行了解与观察,发掘到了许许多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从群众舞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针对老年大学非常规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教学研究过程更多的是获得了极其有价值的观察理由等,当然更坚信任何教育现象都将相互影响,必得启示。
一、老年大学舞蹈教育需求观察
在专业教学中,因为对所谓“专业”的投入于认知,使很多特殊的舞蹈受教育者与所谓“专业”的教育者,相距甚远,使得发展多元化的理想难以实现,在本体专业的发展上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滞后影响,而面对特殊舞蹈受教育者,就不能相对全面的接触到舞蹈文化的全面,“专业”的教育者也无法对整体市场需求进行新思考,导致我们在培养适应性人才的时候,产生无限疑问。
延安老年大学,是在延安市政府与相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开展起来的继续教育型机构,受教育者大多是为延安社会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退休干部,而这些干部在退休后有更多充足的时间和经历来感受、接受和享受文化艺术生活,一群热爱生活、热爱舞蹈的同志聚集在一起,开始了对舞蹈的追求与投入。这些老同志,平均年龄均为六十八岁左右,最小的六十二岁、最年长的为七十五,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使他们内心充满了对爱与生活的认知与表现。积极主动、刻苦训练、深入思考已经彻底表现其身心情感之内外。
在需求意识没有完全觉醒的时候,他们也是短距离的将健身为核心目的,消磨时间,自我满足为主要的表现,对舞蹈的接触与认识没有所谓“专业”和“高端”的要求,只是希望在和谐之处,能更多的自我满足。而经历一年的观察与交流,很清晰的发现,他们的丰富情感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得他们对舞蹈的追求已经从情感满足于健身目的的单纯角度上,做了更高的升华。在整体的社会要求下,他们感受到自身不在满足于单一的学习进行下,而更多的是需要舞蹈从内而外对他们的感染。再回首《俏夕阳》与“老年街舞团”等现象,就更大层次的提升了他们对舞蹈的积极追求。而在获得和追求的思考中,更明确的是,渴望通过全面而细腻的舞蹈教育让他们充分得知,在健身、健心的基础要求上,运用舞蹈本身情感表达、审美作用的特点与社会需求、个人满足相结合,才能完全获得一个再提升的满足。
二、老年大学基础训练观察
初步接触老年大学的舞蹈教学,很难予其定位,在对象观察、社会需求身体能动力上展开思考,如何给予适合而又能接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是一大难题。从基础训练开始,还是注重舞蹈作品影响教学,难以抉择,最后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开始了解,发现他们对舞蹈基础训练极为感到热情,自身愿意尝试、感受和基础新的知识,在原有的“舞蹈课”上展开进行,从基础训练开始,发现了许多问题的存在,“内容”与“方式方法”则成基础训练中的两大重要课题。
“内容”必须考虑原始的训练科学,不能不遵循规范性,也不能完全遵循规范性,需要以解决身体能动性出发,积极考虑他本身具备的身体能动能力进行,身体重心控制是舞蹈基础中最为核心的教学,把“身体重心训练”与“协调性训练”想结合,加强腰腿胯、身体与空间平衡的训练是重中之重,不同节奏配合不同组合训练方式的运用收获效果最为显著,古典芭蕾传统训练方式通过该指导思想,保存了原有的训练模式而又突破了其原始弊端,形成自由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口述有序的逻辑性,使其明白“存在”与“作用”的关系。基本明确了基本训练内容的定位。
“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面临任何教育层次的对象都格外重要,“内容”的定位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一个有效的目的追求。面对生理年龄已经为六十至七十甚至更年长的女性,运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基础训练,例如在中等专业学校基础训练,是通过数量与重复来达到一个核心目的,高等专业学校基础训练,是通过原有基础的概括展开认识与思考的目的进行达到核心目的。而基础训练重要思考的是“身体”“空间”相互作用的一个课程,元素训练的强度重复和意识概念的积极强调,任何百分比的扩大和缩小,都不能适用于老年大学这样一个继续教育机构的学习对象。在此,对于他们重点可实行“完全组合化”和“组合游戏配合化”“组合性质取材趣味化”才能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完全组合化”就是在训练内容上,通过完全组合的形式进行,他们对组合的吸收与掌握十分迅速,认识元素动作的有机连接,不断能从协调、重心整体把握上全面有效,当然在内容连接上还需要由浅入深的有机结合。“组合游戏配合化”将训练性推为核心,在组合化的基础上,展开双人、三人、多人的不同搭配以及建构不同环境、人物、风格的特征处理,能有效的提高其身体记忆的多样性和提高其运用程度,当然需要对学员“已掌握、能掌握、需要掌握、不一定掌握”的表现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思考。而“组合性质趣味化”则是体现在教师与学员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阶段行的心理观察进行实施,在教授的过程中需要有机的结合他们的认知与阶段性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口传身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夸张与突破的尝试进行。
三、老年大学舞蹈表演训练观察
老年大学的学员通过舞蹈的学习在健身、健心、健美的有所获得,此外很多时候是通过社会舞台实践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体现他们的学习价值,所以基础训练和表演训练,都是实现其核心目的的重要途经。对舞蹈表演的能力衡量,我们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身体基本条件、专业素质修养、心与灵的天赋表现、长期舞台表演的经验积累来判断,而针对老年大学学员,我们却只能用舞蹈跳的“美”与“不美”来大致鉴别。在艺术审美的认识中,范围比较广,所谓来判断美、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是艺术审美的永恒课题,而舞蹈表演的培养,无论从舞蹈动作的完成还是作品核心情感的表达,都是如此。
面对这批特殊的学员,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从正常的角度进行,只不过特殊与正常的概念,在这里并不能阻碍适合他们的舞蹈表演教学,在她们的舞蹈表演教学中,更多的是“积累”和“启发”,如何积累?怎么样启发?是这一课程的重要核心。“积累”,犹如寻找激情构建的理由和酝酿激情的过程,不推翻其原本具有的生活、情感的观察与获得,而结合其需求,进行摄入。首先,找到年龄层次乐于接受的舞蹈现象与舞蹈作品,进行介绍与征集感受,形成这一基础时,在对当下所谓“专业”与“非专业”进行对比讨论,以至建立一个判断认识的基本认识;其次,通过基础训练课程中的所得,进行情景、形象的塑造运用,以加强训练性与认知性的结合,并且根据近距离接触的艺术作品与适合其年龄层次的舞蹈艺术作品造型化、片段化、整体性的选择模仿与再创造;再次,依据以上两个基本途径,定位其获得与在发展,运用课堂、室外、舞台等表演场地,建立其舞台理解的运用,并建立舞蹈表演是在任何环境下可以进行,而并非在任何进行下的都是绝对的舞蹈表演概念。
“启发”则犹如获得与激情存在的基础上,将获得转化为自由,又去自由的点燃激情。只需要实施“积累”的基础上,寻找空隙,进行偶然的诱导,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坚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必然让你获得惊喜,你会自然的发现,原来所谓的舞蹈表演实现是如此轻而易举。
四、老年大学舞蹈认识观察
对于这一群体,在舞蹈认识上的表现,与众所周知当下所有群众文化一样。有时候舞蹈只是一种可娱乐的项目,通过舞蹈这一理由,能更好的丰富其业余生活,当然我们在研究群众舞蹈认识的时候,常常因此而满足。殊不知,他们在这样一个大概念范围内,其本体核心是获得了舞蹈本质追求完美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从有序的基础训练与特定的表演训练中,则越来越觉得舞蹈所谓的深沉,但是再看舞蹈的、再跳舞时,却能焕然大悟,艺术与生活竟然是如此相似而不同。
我们实施任何层次的舞蹈教育,都不是为了控制和改变舞者的情感思想与舞蹈认识,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大层次、更大力度的对起进行感染和启发。在任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让他们对舞蹈的爱,发自肺腑的。这时候,你会觉得,无论是群众文化娱乐的核心定义,还是舞蹈与生活的再认知,都不再具有争鸣价值,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将“爱”绝对的进行于此,也必然会对舞蹈的这样的“爱”进行到底。
五、老年大学舞蹈文化交流观察
对于文化艺术交流,过去他们总是在进行人群与人群的交流,而没有真正实现舞蹈与舞蹈的交流,而交流的意义是在过程中获得对舞蹈感受的重新认知,而不是单纯对人的一种认知,再交流的过程中图发展。发展,则应该重新认识,在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面对舞蹈艺术,人只是一个具备主体性的客体,而人去舞蹈的方式才是一个真正主体。在这个群体里,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教育层次中的交流限制,也无法改变舞蹈范围内长期酝酿的强调人群交流而忽视了人在舞蹈的过程中交流的概念。当然,我们不否定长期积累中,人与人交流的优势性,但是也绝对不对这一优势中存在的强大弊端进行肯定。过去,我们在无意识中做人与人之间的舞蹈交流,我们也受益匪浅。
现在,当意识到的时候,利弊的百分比时,我们将改变其交流方式进行新与心的交流。再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环境、不同舞者、不同舞蹈的认识与感悟,是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再进行交流时,一种崭新的开始、过程、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结语
未来,我们追求舞蹈文化之花灿烂绽放,而任何花儿的绽放都需要精心的呵护,舞蹈文化的重要实现,还是通过传播,传播的基础则是教育,在老年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思索着如何将人才教育更加完整和多元化,为此对特殊对象得之的观察和思考可融入我们专业的舞蹈教育与改革上,在培养专业人才融入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中,也该考虑舞蹈教育本身的多元化摄入,对于老年大学,特殊的舞蹈受教育者,只是在舞蹈基础训练、舞蹈表演训练、舞蹈意识认知、舞蹈文化交流上有更大的需求,而在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集中在“专”的培养中更需要考虑培养出来所谓“专”的人如何将这种“专”发挥最大的限度与价值。就老年大学的教学,还有更多、更大、更广的探索空间,只是这些教学的观察,犹如一座警钟,预示着,我们在“专”舞蹈人才的教学培养中,必须将与时俱进的概念融入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