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肥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4-08-15秦文俊
秦文俊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 昆明 650032)
肥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肥料生产、销售、推广也日益活跃,加强肥料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都和肥料产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云南省肥料生产及供应情况
2013年尿素生产176万t(实物量,下同),与2012年基本持平;磷酸一铵生产140万t,与2012年持平;磷酸二铵生产540万t,同比增加27万t;过磷酸钙生产310万t,同比增加5万t。钾肥生产1.4万t,主要依靠进口和从青海、新疆等地调入。复混肥料 (含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省内生产能力500万t,实际完成200万t,同比少8万t。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云南省的化肥品种多而全。
从云南省供销社及相关单位提供的数字看,云南省2013年共销售化肥581万t(实物量,下同),同比增长3.3%。其中氮肥301万t、磷肥135万t、复混肥料121万t、其他化肥24万t。未来几年,化肥总销售量呈小幅增长态势,但具体到各个化肥品种,在品种上有增有降。
2013年全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产量略有增长,全省产需基本平衡。尿素自给率占80%,不足的40万t余需从省外调入。预测云南省2014年春季用肥(主要指尿素)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省磷肥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磷肥产品除满足省内需要外,大部分供应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及出口,在供给省内用肥方面有绝对优势;钾肥仅有一家企业生产氯化钾,只能满足省内需求量的10%,另外有两家企业二次加工生产硝酸钾,其余所需硫酸钾、氯化钾均需从省外调进和国外进口;全省复混肥料企业有90余家,总生产能力每年超过600万t,实际产销量仅为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磷肥及复混肥只要原料及运输得到保障,满足市场需求不会有太大问题。
云南省有机肥料根据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不同主要分为五大类:粪尿肥、堆沤肥、农作物秸秆、绿肥和商品有机肥。据2009年统计,上述几大类的总量如下。
1)粪尿肥。主要是畜禽动物的排泄物,其养分含量高,易腐熟、见效快,是农村的优质肥源。全省畜禽粪便资源总量4202.03万t,占有机肥资源总量的35.13%。
2)堆沤肥。主要包括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全省堆沤肥资源总量4931.78万t,占有机肥资源总量的41.2%。
3)农作物秸秆。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产物,是重要的有机肥源。全省主要粮、油、经各类作物秸秆资源总量2159.99万t,占有机肥资源总量的18.1%。
4)绿肥。凡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称为绿肥。绿肥是重要的有机肥源,多年来在云南省肥料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省绿肥种植面积35.1万hm2,资源总量603.32万 t,占有机肥资源总量的5.0%。
5)商品有机肥。主要分为: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云南省约有20家有机肥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有机肥料的主要原料为养殖场畜禽粪便、烟草废弃物、植物饼粕、糖(酒)厂废弃物、褐煤等。全省年生产商品有机肥料60万t余。
2 化肥市场监管
2.1 基本情况
2012年3~5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化肥产品质量监督专项抽查和企业生产条件监督检查。涉及昆明、玉溪、大理、楚雄、保山、临沧、德宏、曲靖、普洱、版纳、红河、昭通、文山等13个州市190家企业,对其中144家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结合技术监督局检查,云南省农业厅于2013年10月2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13年肥料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云农办[2013]231号),按照通知要求,分别对昆明、玉溪、楚雄、红河、大理等州市肥料企业有机肥料产品、楚雄州和曲靖市农资市场销售的省外复混肥料进行抽查,两次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2.1.1 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抽查。此次化肥产品质量监督专项抽查全省共抽查144家生产企业199个批次产品,抽查的产品主要是复混肥、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钙镁磷肥等,产品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1.96%,标签标识合格率为90.95%。
1)复混(合)肥系列产品。包括复混肥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掺混肥料、配方肥料等产品。全省共抽查76家企业115个批次产品,有41家企业104批次产品实物质量合格,产品实物质量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0.43%,标签标识抽查合格率为89.57%。
2)磷肥系列产品:包括过磷酸钙、肥料及磷酸氢钙、长效混合磷肥等产品。全省共抽查70家企业84个批次产品,有65家企业79个批次产品实物质量合格,产品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4.05%,标签标识抽查合格率为92.86%。
2.1.2 农业厅产品质量抽查。
1)肥料样品抽检情况。此次抽查的20个肥料样品中,检验结果全项指标合格的16个,合格率为80%,其中有机肥料样品合格10个,占有机肥样品的7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样品合格6个,占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100%;标签标识合格的肥料样品18个,合格率90%。
2)农资市场抽查情况。抽查农资市场2个,涉及3家肥料经销门市的5个肥料样品,标签标识合格率100%,检验结果合格样品5个,合格率100%。
2.2 情况分析
2.2.1 化肥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较为稳定。化肥作为重要工业产品,由于涉及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安全,自2002年起列入重点监管范围以来,技术监督局已对其质量实行连续11年重点跟踪监督抽查,随着各级质监部门对化肥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云南省化肥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近5年连续跟踪抽查结果显示,云南省化肥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从2008年的83.33%提高到今年的91.96%。从不合格项目来看,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云南省化肥产品质量总养分、单一养分等重要指标不合格的情况逐年减少。而近5年的跟踪监督抽查,均覆盖全省所有在产化肥生产企业所有产品和品种,抽查的数据基本客观反映出云南省化肥行业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真实状况。
2.2.2 磷肥系列产品质量稳中微幅下降,复混肥系列产品质量出现波动。磷肥系列产品:自2004年起,云南省质监局连续9年对磷肥系列产品质量实施跟踪监督抽查,从连续9年抽查结果来看,云南省磷肥产品质量较好,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但从2010年后,质量抽查合格率连续2年出现微幅下降。
复混(合)肥产品:自2002年起,云南省质监局就对复混(合)肥产品实行连续11年跟踪监督抽查,从连续11年抽查结果来看,虽然复混(合)肥系列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出现波动,但总体质量水平呈上升趋势,而且总养分、单一养分不合格的情况大大减少。
2.2.3 化肥企业生产受气候干旱影响较为严重。根据农业生产特点,一般在每年2~5月是云南省春耕用肥旺季,也是化肥企业生产高峰,但从今年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生产条件监督检查情况来看,由于云南省连续3年遭遇特大干旱自然灾害,化肥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抽查的185家获证企业中,有46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占获证企业总数的26.86%,而大多数未停产企业的生产也处于不正常状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在春耕用肥高峰期仍有大量产品积压仓库,企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2.2.4 化肥产品质量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从云南省质监局多年跟踪监督抽查情况来看,尽管云南省化肥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此次化肥产品质量监督专项抽查和企业生产条件监督检查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化肥生产企业法律、质量主体意识和诚信意识较为淡薄,监管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一是不严格遵守 《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擅自降低标准要求;部分企业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利用标签标识蒙骗、夸大宣传误导农民,有的企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一些违法生产行为依然存在,这类问题主要在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叶面肥料和复混肥料生产中较为突出。如:在生产过磷酸钙中采用加入肥料级磷酸氢钙,使其有效磷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但改变了过磷酸钙的产品特性,降低水溶性磷含量;有的以二元肥冒充三元肥;有的标注为微生物肥的产品,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冒充生物肥料,以有机肥料冒充活性有机肥料,有的微生物肥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的有效活菌数严重不足,有的企业干脆用多种品牌、种类的包装袋装同一种产品进行销售,严重损害广大农民利益。
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难以持续保持取证条件组织生产,生产管理和产品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差,使得化肥产品难以保持稳定。
三是化肥品种名目繁多,为规避监管,不少产品使用企业标准,由于企业标准水平不一致,使得化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2.5 重取证、轻管理,不能持续保证获证生产条件组织生产的问题较为突出。从此次对获证化肥企业生产条件的监督检查情况来看,在生产条件监督检查的164家(技监局监督检查的144家,农业厅监督检查的20家)企业中,有1/3企业生产条件不符合化肥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这些企业在获证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松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按照实施细则有关要求组织生产,擅自降低取证条件,不能持续保证按获证条件组织生产,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有的企业化验室形同虚设,检验设备长时间闲置不用,凭经验生产,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检查不合格企业的检验设备不在有效期,使得产品检验数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产品出厂检验把关能力降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这种现象在中小化肥生产企业,尤其是复混肥生产企业中更为突出。表现在取证后不重视维持取证时的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完整的生产台账,没有检验状态标识,无检验记录,关键控制工序记录不完整,这种现象在中小化肥生产企业中更为突出。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有机肥资源利用不充分,周边环境承载压力沉重
一是云南全省畜禽粪便总量的23.3%被闲置遗弃。二是秸秆直接还田量偏低,仍有20%以上的秸秆资源被焚烧和弃置,随着种植业科学技术的提高,作物单产提高,秸秆数量明显增长,加之农村生活条件不断完善,煤、气、电等能源在农村大量使用以及规模化养殖业、饲料工业的发展,农户饲养大牲畜数量正逐渐减少,剩余作物秸秆随之大幅增加,利用不充分,周边环境承载压力沉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及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3.2 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设备相对落后
云南省肥料生产企业大多为私营,规模较小(特别是有机肥生产企业),生产与检测的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有的厂甚至没有检测能力,仅凭经验配料,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有相当比例的有机肥厂还采取传统的自然发酵方式,缺乏有效的工艺控制,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3.3 政策法规不健全
一是国家没有及时出台农民增施有机肥、提高耕地质量的激励机制。二是国家对优质农产品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施用有机肥与不施有机肥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区别不明显。
3.4 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不够,缺少专项经费投入,有机肥新技术运用推广工作和新技术研发工作难以开展,过去摸索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应用,形成的一批业务队伍也因无用武之地而转入其他工作。就云南省来说,传统的农家肥料农民已逐步有所认识,冬绿肥的种植在主要地区也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种植面积相对稳定,而需要技术指导、经费投入的一些工作却无法开展,例如畜禽粪便的闲置放弃、作物秸秆的焚烧和弃置问题;多年来在有机肥料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技术模式不能深入开展。
4 对未来肥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合理配合使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云南目前常用耕地458.7万hm2,其中2/3是中低产田地。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目标就是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云南省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纲要》要求:山区中低产田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平坝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3%。这就要求在中低产田地改造的过程中,要加大加快有机肥料的推广使用,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及增加秸秆还田数量。但仅使用有机肥料,还不能满足作物对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的需要,因此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合理配合使用,才能达到作物高产稳产。
从目前云南省情况看,农户使用有机肥料量在不断下降,过多依赖增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因此建议:
1)学习、借鉴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的经验,有关部门对商品有机肥料予以补贴。结合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有关部门对商品有机肥料实行招标采购,每吨商品有机肥料补贴200~300元,连续补贴数年,使土壤有机质达到《规划纲要》的要求。
2)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发展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云南省畜禽粪便及植物渣料来源丰富,鼓励和支持一批复混肥料生产企业多生产一些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生产和销售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企业,有关部门可参照对商品有机肥料予以补贴的做法,解决农民对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嫌贵,购买不积极的问题。
3)加大力度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云南省从2010年承担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以来,实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推广商品有机肥及酸化土壤改良,项目已覆盖面积近40万hm2,在减轻秸秆焚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4)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应用范围。花大力解决让农民掌握使用配方施肥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复混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必须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相结合。复混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氮、磷、钾配比和有机质的含量,要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的需要来科学配比,真正做到生产的肥料是货真价实的作物专用肥,并教会农民正确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2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推广和使用新型肥料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除了烟、蔗、茶、胶四大传统经济作物外,咖啡、香蕉、葡萄、三七、花卉、蔬菜等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对肥料生产和使用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应根据需要发展新型肥料。
4.2.1 水溶性肥料。近年来,农业生产上滴灌施肥和喷灌施肥在国内快速发展,云南省蔬菜、花卉、水果上也开始使用。滴灌施肥和喷灌施肥可节约用水50%~60%,因此水溶性肥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市场和发展潜力的新型肥料。云南省目前还没有一定规模的水溶性肥料生产企业,而生产水溶性肥料所需原料充足,应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特别对一些经济作物更易于应用。
4.2.2 缓释肥料、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上述肥料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传统肥料进行改良,达到减少化肥的有效养分流失,以提高化肥利用率。特别适宜橡胶树、甘蔗、林果、林木等生产周期长的作物使用。目前国内几家生产缓释肥料、控释肥料和稳定幽巴料的企业由于使用的改良材料价格较贵而使这类肥料价格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研发价格低廉的改性材料使上述肥料 “物美价廉”,就会很快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使用。
4.2.3 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效应的肥料,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生长有很好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这类肥料参差不齐,农民难以分辨优劣,影响了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
4.2.4 育苗营养基质。云南省生产育苗营养基质的有机质原料较为丰富,其添加的珍珠岩和蛭石以及氮、磷、钾化肥也易于购买。现育苗营养基质在烟草上培育壮苗的应用已取得成功。其他蔬菜、花卉、经济苗木上也开始使用,但应用范围不够广泛。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肥料,必须做到“三好”:一是增产效果好,二是(农民)增收效果好,三是生态效益好,才能较快的被农民接受,并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4.3 肥料生产企业应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发展质量
氮肥企业要推广应用先进煤气化、净化和合成技术,以及煤基多联产技术改造,适当增加尿素、硝酸铵的产量,以填补省内市场的缺口。磷肥企业要提升湿法磷酸净化技术,中低品位磷矿精选及利用和磷石膏综合利用;不再新建磷肥企业,不再追求提高高浓度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占磷肥总产量的比例。要积极研发难溶性钾(如霞石)制取钾肥成套技术,解决云南省钾肥短缺的矛盾。复混肥料企业要积极探索采用无干燥流程,简化生产工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发展掺混肥料。整个化肥行业均要淘汰部分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
4.4 完善登记肥料产品的监督管理
当肥料发展到一定时期,应该更加注重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把日常监督管理和定期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流通领域检查抽查力度。对问题较多的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对群众投诉及反映强烈的企业,重点监控;对生产假冒伪劣肥料的企业,依法吊销肥料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