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2013年玉米高产创建成效及措施
2014-08-15刘国平
刘国平
(大姚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大姚 675400)
1 基本情况
大姚县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国土总面积4146km2,其中山区面积占81.7%,坝区面积占18.3%。耕地总面积23606hm2,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蚕豆为主。常年玉米播种面积8393hm2,产量4859.8万kg,为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水利条件差,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应用参差不齐,平均亩产仅为386kg。大姚县2013年实施了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自建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按玉米高产创建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县情,以“百亩核心区、万亩示范区”为主要内容,以“整乡推进”为重点,按“集中连片、规模示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为原则。通过精心组织,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项目实施顺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 取得成效
2013年9月10~14日,由州农业局牵头,州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大姚县组织实施的农业部2片、省农业厅2片和州农业局自建的1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测产实收。验收组根据该县自测和实地测产实收结果综合分析:全县5片玉米高产创建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818.1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708.5kg。其中,农业部高产创建编号 (云玉107)片区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32.4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712.5kg;编号(云玉110)片区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18.1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99.8kg。省农业厅高产创建编号(云玉米108)片区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09.6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702.9kg;编号(云玉米109)片区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14.0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710.3kg。州级自建玉米高产创建桂花片区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816.4kg,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717.2kg。组织实施的部级、省级和州级玉米高产创建均超额完成了高产创建目标任务。
2.1 经济效益
全县共完成了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自建的玉米高产创建百亩核心区5片计83.7hm2、万亩示范区5片计3630hm2,增产粮食584.5万kg,按同期商品玉米市场价格计算,能增收益1461.25万元。其中,实施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2个片区1413.3hm2,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比非项目区常规种植玉米田块亩增107.2kg,增幅达15.3%,可增产粮食224.1万kg,按同期商品玉米市场价格计算,能增收益560.25万元;省农业厅玉米高产创建2个片区1513.3hm2,示范区玉米平均单产比非项目区常规种植玉米田块亩产亩增107.5kg,增15.1%,可增产粮食232.0万kg,按同期商品玉米市场价格计算,能增收益580.0万元;州自建玉米高产创建1个片区760hm2,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比非项目区常规种植玉米田块亩增112.6kg,增15.7%,可增产粮食128.4万kg,按同期商品玉米可比市场价格计算,能增收益321.0万元。通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区带动全县玉米生产向高产迈进,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2.2 社会效益
通过农业部、农业厅和州农业局自建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探索和总结出适宜大姚县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展示了一批优良品种,集成了一套增产技术,树立了一块示范标牌,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团队,探索了一个创建机制,培养了一批管理技术人才和一大批适用技术人才;另外,调动了农技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在参与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和科技推广工作中成长起来,2人被省、州、县表彰奖励,玉米高产集成技术模式在全县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粮农种粮的积极性,辐射带动全县8393.3hm2的玉米生产,确保了全县粮食安全。
2.3 生态效益
通过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县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的安全发展,通过作物秸秆还田和替代燃料的方式,增施有机肥、生物肥,减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间接地促进了林业的发展。
3 主要做法与措施
3.1 制定科学的技术措施
一是科学制定技术规程。项目专家组总结全县多年玉米栽培经验,研究制定了《大姚县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并印发到项目区农户手中;二是选用高产、优质、抗病、中熟良种。主推屯玉7号、云瑞 999、振兴 508、云瑞 88、云瑞 2号、潞玉 6号等;三是坚持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根据全县玉米生产实际,高海拔地区以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中海拔以下地区以4月25日至5月15日播种。所播种子做到种衣剂处理、防地下害虫,保证浇足出苗水,确保一次性全苗,达到苗齐、苗壮、苗匀。育苗方式以塑盘育苗为主,每亩按4500~5000株准备预备苗,坚持“三定”(定向、定株、定距)。万亩示范片湿直播、推广使用玉米播种器、侧膜覆盖、推广宽窄行栽培等,规格为(90cm+40cm)×25cm的模式;或采用80cm等行距栽培,株距17~20cm,保证亩密度达到4500~5500株;四是推广玉米播种器。2013年调入玉米播种器100台,发放到全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合理密度;五是科学施用肥料。亩施用1500~2000kg农家肥料,尿素 10~15kg,普钙 50kg,硫酸钾 20kg 作为基肥,20 kg尿素作提苗肥,重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施肥尿素总量的60%)用尿素40kg,保证苗肥、秆壮、穗大、粒多;六是推广覆盖栽培。要求侧膜覆盖,做到施足底肥,浇足底水,盖严地膜,盖膜前进行化学除草。七是开展病虫综防。针对苗期主要是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缺苗,用辛硫磷等药剂防治地下害虫。对植株喷施“玉米健壮素”进行矮化栽培。在中期(孕穗阶段)用“来褔灵”防治玉米螟、黏虫,用“戊康”预防大、小斑病和灰斑病;播种时推广使用“高巧”种衣剂,防止蚜虫为害。
3.2 制定合理的保障措施
3.2.1 认真制定实施规划。按照“百亩核心攻关、万亩示范带动”的模式要求,全县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整乡推进”,集中打造了金碧镇、石羊镇、桂花镇、六苴镇和三台乡等5个重点乡镇规模连片示范区,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玉米产区,较前三年平均亩产提高5%以上。
3.2.2 项目工作做到“七个到位”。
1)宣传到位。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对高产创建工作进行宣传和报道,充分利用举办各类培训班、技术咨询、组织现场会、发放技术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保证思想宣传发动到位,技术要领认识到位,指挥行动统一到位,群众与科技人员配合到位。二是各示范片均制作了规范、统一的标牌,将项目实施目的、种植品种、目标产量、行政负责人、技术措施及技术负责人、实施单位、示范片方位图等内容公布于标牌上,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应。
2)技术服务与人员落实到位。按照县有专家组、领导组,每个示范片有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村有技术人员的要求分片负责,人员全程到位。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咨询,发放技术资料,组织户长会,并以开展“四群”教育为契机,县、乡、村农技人员深入项目区田间地头进行帮扶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培训到户,让农民群众真正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确保了良种、良法、良肥配套。
3)物资补贴到位。调供优质、高产、抗病的玉米良种,对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面积内的农户按照每亩补助种子3kg(每千克补助15元)的标准进行种子补贴,通过补贴购买的方式将玉米种发放到项目区农户手中。共补贴面积300hm2,补贴玉米种13800kg。采取议标采购方式,对项目区农户给予化肥、农药补贴,标准按照百亩核心区每亩尿素40 kg,复合肥20kg;千亩展示片每亩尿素20kg,复合肥20kg,玉米健壮素(金德乐)2袋,兑现到农户手中,共补助尿素105t余,复合肥80t。补贴金额每亩约合100元。
4)痕迹资料管理到位。分片建立玉米高产创建档案,对各示范片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域、农户、人口、面积、往年生产情况、技术落实情况、物资补贴兑现情况、各生育期性状调查、工作小结、总结,农业部、省、州县出台的高产创建文件、实施方案、工作通知、技术资料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收集整理,并落实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5)规范资金管理到位。建立以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的投入机制,保障玉米高产创建“五配套”措施的落实。整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补助、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等项目,加大资金投入。资金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与省州相关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规定严格使用与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6)监督检查与奖惩到位。高产创建领导组在玉米生长的各阶段,不定期对各片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并把每次检查结果记录在案,作为责任人的考核依据,确保高产创建各项工作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7)严格测产验收到位。严格按照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的要求与验收程序,科学合理制定测产方案,做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公平,突出标准化和可操作性,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操作。在县级自测验收、州级复测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抽测验收,确保测产数据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3.3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为保障玉米高产创建的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玉米高产创建领导组,领导组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及组织协调。二是成立专家指导组。负责修改拟定高产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方案,确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技术培训、田间示范、指导,建立田间档案、测产、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三是成立项目实施组,分组负责,责任到人。四是成立项目督察组,负责项目实施、配套物资的采购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