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分与合①——基于医学专业认证
2014-08-15王华生
王华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hswang6767@126.com)
医学专业认证引发了新一轮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它不可避免地倒逼着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从原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位一体转变为理论教学、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即从理论教学学时中划分出部分学时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教学时间大为压缩。因此,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必要研究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问题。我们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要考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下简称医学教育标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下简称课程建设标准)的要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研究,树立整体思政课教学观,对“4+1”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化与有机结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体系。
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专业的风险防范体系来作为基本保障。因为国内对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专业人员乐观认为财务会计工作中不会有风险产生,同时很多企业高层的会计风险意识相对不足,不愿花费较大经理来构建会计风险防范体系。而有些企业尽管建立了自身的会计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但该体系十分不完善,甚至对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毫无使用价值。除此之外,很多企业没有立足自身实际来建立财务会计风险相关管理制度,从而造成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无法正常运转。
从合面街走往东谷,迎面可见一个巨大的温度计竖立在马路对面,上面即时显示庐山温度。到庐山的人,站在街口就能看见这个温度计,可见外国人很善于营销。大约是1986年夏天,我因工作上庐山,曾写信给庐山管理局负责人,建议恢复温度计,没有回音。
1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化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化,一是指要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相区别。以中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课内容为基础,但不应精讲与中学时期重复部分;为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奠定基础,但不讲深、不讲透与研究生时期重复部分。这些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二是指对“4+1”课程交叉重复部分进行处理,划分各自的教学内容和边界。
首先,各阶段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化。从中学到研究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越来越艰深、越来越精细的态势,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时期的基础、大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研究生时期的基础。从教学内容来说,各阶段之间存在着一些交叉与重复现象,这些交叉与重复的内容,构成了帮助学生理解与接受新理论的基础,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简单地讲,但不作为重点来讲。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第八章与第十二章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因为这两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关系密切,大学时期学的是基本理论,而研究生时期是对前者的研究与探索。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可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
其次,各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化。思政课各门课的教材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支撑,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关联性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性与重复性。在理论教学学时缩短的情况下,各门课的任课教师就需要确定各门课的边界,对一些问题不宜讲细、讲透,正如侯保龙等[1]所说,应竭力避免细节性内容的重复。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中讲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不宜扩展来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讲述,而应将这部分交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来讲。再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概论”、“原理”三门课都讲,考虑到“概论”课理论教学时间充裕,由“概论”课精讲为宜,“纲要”提及而“原理”略讲。在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时,教师碰到难点热点问题,往往越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单独思政课课程来说是拓展了知识,而对于整体思政课课程体系来说,就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交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处理。
2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其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医学人文知识的有机整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时,教师应考虑到医学教育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整合两个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既要体现党和国家的价值理念,又要体现医学的价值理念,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又要型塑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培养合格医生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结合起来。孙伟等[2]认为,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一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方向,二要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具有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和优良传统,三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应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将教育部定编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并乐于接受的知识、方法、思想和信念。第二,要对学生进行敬业精神与伦理价值教育。第三,要将这两者融为一体。如在“概论”课教学中,可以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卫生思想整合进来。如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卫生队伍的思想建设曾提出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和“学医治病,全心全意为全体军民服务”的宗旨,同时还树立了白求恩的光辉榜样,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向白求恩学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四,在整合思想政治理论与医学人文知识时,要分清主次,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置于首位,不应将思政课变为医学人文课,否则,就会突破思政课教学的底线。
首先,要树立整体思政课教学观。教师要立足于整体思政课的总体要求和整个教学过程,充分把握各门思政课的思想特点与方法特点。教师要把握各门课的内在联系,不论担任哪门思政课教学,都要考虑到与其他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关系,考虑到与其他教师协调一致。组织教学时,不仅要教导学生应该或应当做什么、不应该或不应当做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而且要教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一是指“4+1”课程教学内容应融为一体,是使5门课从不同角度来讲述同一内容:思想政治理论。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准确地说,要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这是医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
3 整合教师资源集体攻关
“你让我怎么说?”刘丽芳情绪瞬间变得激动,“都是你丈夫做的好事!深更半夜去我家干嘛?偷点东西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欺负我?”
首先,整体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实际上,“4+1”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其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整体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从这种意义来说,“原理”课要求从这三个方面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讲述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理论成果与历史进程;“纲要”课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去“看”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进程;“基础”课讲解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哲学与法律;“形势与政策”课讲的是当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例如,“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问题,可以也应该教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分析历史问题,但却不宜讲解何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因为这是“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历史唯物主义对“纲要”课来说是隐性课程。反之,“原理”课在讲解历史唯物主义时,要以中国近现代历史重大问题作为案例,来“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但却不宜讲解“纲要”课教学内容。
合理分化与有机整合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4+1”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分与有机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所有思政课任课教师来进行开拓。
其次,要进行集体攻关。在准确而完整地把握所有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教师应把“4+1”思政课教学体系统一起来加以综合考虑,分清楚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对哪门思政课讲授哪些内容做统筹安排,并分清楚先后顺序,使整体思政课教学体系做到合理划分与有机结合。根据医学教育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突出重点问题,深入阐释难点问题;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及时贯彻中央有关新理论和新精神,让学生了解党所倡导的政治思想价值;要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接受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教育,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伦理困惑,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突出思政课的理论性、科学性与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性;要立足于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突出思政课的指导功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于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当代世界各种思潮,引导学生怎样选择、选择什么,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和注册标准,地方标准包括各地方的《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再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张雷声[3]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原因之一就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学问,要读懂教材,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指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自己有真才实学,透彻掌握所教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4]。从本篇意义来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是要把思政课教学体系创造性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机整合起来,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时,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科研究,深刻把握各门课的教学内容,也要对其进行整体研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化与有机整合。
基于医学专业认证而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化与有机整合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和方法,明白为什么要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有何用处,而且明白医学因为什么而存在,又因为什么而得到发展,为了谁而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谁而应具有医学职业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这一目的,应贯穿于,并体现于整个分与合的过程中。
[1] 侯保龙,李森林.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整合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4):153-155.
[2] 孙伟,王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与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63-164.
[3]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分化与整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7-21.
[4] 李卫红.认真总结经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