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的研究
2014-08-15,,
,,
(神华国能山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00)
0 引 言
某额定蒸发量为480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国产超高压中间再热、单汽包自然水循环CFB锅炉[1-2]。燃烧室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采用水冷布风板,内嵌逆流柱型风帽。炉膛与竖井烟道之间,布置有两台高温绝热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非机械的“U”型回料器,回料器底部布置有流化风帽,返料风、松动风由高压风机单独供给,使外循环物料顺利返回炉膛[3-4]。
锅炉采用两级配风。一次风从炉膛底部布风板、风帽进入炉膛,二次风从燃烧室锥体部分进入炉膛。锅炉共设有四个给煤口,四个石灰石给料口在下二次风风口进入,均匀地布置在炉前。炉膛底部设有后水冷壁管弯制成一次风室[5-6]。
锅炉在B-MCR工况运行时,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比例约40∶60。
锅炉主要参数和设计尺寸如下:
额定蒸发量:480 t/h。
过热蒸气出口压力:13.73 MPa。
过热器出口温度:540 ℃。
再热蒸气流量: 392 t/h。
再热器进口压力:2.837 MPa。
再热器出口压力:2.663 MPa。
再热器进口温度:327 ℃。
再热器出口温度:540 ℃。
给水温度:250 ℃。
见表1。
表1 锅炉主要设计尺寸
该CFB锅炉于2005年1月份投产运行,于2007年进行第一次A修,于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A修。根据检修计划,在2014年进行了B级检修,检修工期为45 d。检修后电厂按计划组织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指导运行操作。
1 试验目的和试验项目
1.1 试验目的
对送风系统的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测试锅炉布风板阻力特性和流化特性;了解、检查锅炉检修后的设备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点火启动的要求;为热态的点火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
1.2 试验项目
主要包括热一次风和热二次风风量标定、布风板阻力特性测试、流化特性测试、回料试验等项目。
2 试验方法
2.1 一次风量标定
(1)按照锅炉运行规程,依次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炉膛出口保持合适的负压。
(2)调整一次风机出力,在单侧总一次风量分别为50 000、90 000 m3/h的工况下对A、B两侧的总热一次风进行标定。
(3)标定位置在热一次风系统测点附近,用标准皮托管和膜盒压力表实测各标定工况下的风量。
2.2 二次风标定
(1)启动二次风机,协调引风机出力,使炉膛出口保持合适的稳定的负压。
(2)在单侧总二次风量分别为50 000、100 000 m3/h 的工况下对A、B两侧的总二次风进行标定。
(3)标定位置在热二次风系统测点附近,用标准皮托管和膜盒压力表实测各标定工况下的风量。
2.3 布风板阻力特性测试
(1)将标定好的风量修正系数交电厂热工专业,修改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计算公式组态。
(2)完成上述标定和修正后,调整一次风机出力,同时协调引风机出力,使炉膛出口保持合适的稳定的负压,在流化风量分别为50、70、90、120、150 KNm3/h的工况下测试布风板的阻力。
(3)根据上面的测试结果绘制布风板的阻力特性曲线。
(4)按运行规程要求停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和引风机。
2.4 流化特性试验
(1)添加床料。筛分好的床料添加至布风板以上静高800 mm,表面摊平。人孔门封闭。
(2)按锅炉运行规程要求,依次启动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二次风机和一次风机,炉膛出口保持合适的稳定的负压。
(3)二次风机出力稳定在最小值,播煤风关闭。
(4)调整一次风机出力,流化风量在150 KNm3/h以上运行不少于30 min,使床料充分流化,两回料器达到正常返料。逐渐降低流化风量,分别在150、 120、90、70、50 KNm3/h流化风量下测试和记录一次风室与炉膛出口间的压差。
(5)逐渐增加一次风量,在上述风量状态下,再次测试和记录一次风室与炉膛出口间的压差。
(6)风机投联锁,突然停止所有风机运行。打开炉门,检查炉内床料分布和回料口的回料情况。
2.5 回料试验
在流化特性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高压流化风系统参数和回料情况,确定回料器工作是否正常。
3 试验数据与处理
3.1 一次风量标定
调整一次风机出力,在单侧总一次风量分别为50 000、90 000 m3/h的工况下对左、右两侧的总一次风进行标定。风量标定结果详见表2。
表2 一次风量标定试验数据
3.2 二次风量标定
调整二次风机出力,在单侧总二次风量分别为50 000、100 000 m3/h的工况下对A、B两侧的总二次风进行标定。风量标定结果详见表3。
表3 二次风量标定试验数据
3.3 布风板阻力特性测试
停止二次风机和高压流化风机,关闭两侧播煤风总风门;调整一次风机出力,同时协调引风机出力,使炉膛出口保持合适的稳定的负压。在流化风量分别为50、70、90、120、150 KNm3/h的工况下测试布风板的阻力。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流化风量和布风板阻力测试结果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绘制流化风量-布风板阻力关系曲线,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
3.4 流化特性测试
床料静高约800 mm。流化特性测试分为上行程和下行程试验。二次风机保持最小出力,播煤风关闭。
(1)下行程试验。流化风量在219 KNm3/h以上运行不少于30 min,使床料充分流化,两回料器达到正常返料。逐渐降低流化风量,分别在219、174、131、112、93、84、73、61、51、42 KNm3/h流化风量下测试和记录一次风室与炉膛出口间的
压差。下行程流化特性测试数据见表5。
图1 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实线: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虚线:数据拟合曲线)
表5 下行程流化风特性测试试验数据统计表
(2) 上行程试验。逐渐增加一次风量,分别在42、59、75、86、96、108、127、171 KNm3/h流化风量下,再次测试和记录一次风室与炉膛出口间的压差。上行程流化特性测试数据见表6。
表6 上行程流化风特性测试试验数据统计表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和布风板阻力特性,得出800 mm静床高时的上、下行程的流化特性曲线,如图2和图3示。
3.5 流化均匀性试验
在床料的充分流化状态,风机投联锁,突然停止所有风机运行,打开炉门,检查炉内床料分布情况。炉内床面基本平整,无明显凹凸和起伏现象,检查结果表明,炉内床料流化均匀,能够满足运行要求。
3.6 回料试验
在流化试验过程中观察高压流化风系统运行参数,并在流化均匀性试验中观察回料口的回料情况,结果表明,回料器工作正常。
图2 上行程流化特性曲线图
图3 下行程流化特性曲线图
4 试验结论及建议
4.1 风量标定结果
左、右侧总热一次风的风量修正系数分别是1.18和1.11;左、右侧总热二次风的风量修正系数分别是0.96和0.80。
4.2 布风板阻力特性
布风板阻力特性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4.3 流化特性试验
800 mm床料静高的上、下行程流化特性分别如图2和图3示。根据试验曲线,上行程时的临界流化风量取50 KNm3/h,下行程时的临界流化风量取45 KNm3/h。试验时的临界流化风量取50 KNm3/h。
4.4 流化均匀性
流化均匀性良好,满足运行要求。
4.5 回料特性试验
回料器工作正常,满足运行要求。
4.6 最小流化风量的确定
流化特性试验过程中,在炉门打开的情况下观察炉内流化状况:50 KNm3/h以上风量,床料处于完全流化状态,因此实际观察结果与试验曲线基本是吻合的。在该风量区间进行工况调节时,从风机电流、炉膛负压和风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看,相关参数的变化随机性很强,表现出其流化状态的不稳定性,而大于这一区间后,工况的可调性和规律性转好,也说明该风量区间应对应于临界状态的可能性最大。为保证运行的安全,基于试验的结果,推荐该炉最小流化风量80 KNm3/h。
[1] 蒋敏华,肖 平.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杜鹏东.生物质固化成型机控制系统的综述[J].森林工程,2013,29(5):76-78.
[3] 岑可法,倪明江,骆仲泱,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 阎维平.洁净煤发电技术(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 屈卫东,杨建华,杨义波.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运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申 莉,刘德昌,张世红,等.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的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J].动力工程,2002.
[7] 顾亚平.论循环流化床的循环倍率[J].锅炉技术,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