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项目)制度设计研究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2014-08-15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海 200235)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早已得到公认。〔1〕公共图书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在共性问题及各地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制度设计研究中都一一显现出来。
1 示范区(项目)制度设计研究
为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探索我国东、中、西部和城乡不同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路径、方式、方法和措施,推动“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要求与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示范区(项目)是课题研究的实践基地;课题研究则应紧密结合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为其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2〕示范区(项目)创建两年来,不仅有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示范项目,也有一些示范区给予公共图书馆以特别的重视,形成了一大批制度设计研究成果。
1.1 制度设计研究概况
江苏省“苏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度设计研究”、“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与“苏州市乡村图书馆制度设计研究”、辽宁省“大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模式研究”、湖南省长沙市“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广东省东莞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等6个示范区制度设计成果与公共图书馆直接相关。制度设计作为示范区验收的前置条件,2013年5月13日至14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办组织开展了对第一批31个创建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成果评审工作。评审按《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评审办法》执行,由专家委员会独立评审。通过评审,广东省东莞市、江苏省苏州市的制度设计课题被评为优秀,辽宁省大连市、湖南省长沙市的制度设计课题被评为良好。〔3〕
在第一批示范项目创建过程中,与公共图书馆密切相关的项目有8项,均按照创建要求,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某一方面、某一构成要素进行探索,并最终形成了相关成果。经验收,浙江省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等3个项目获优秀成果;湖南省衡阳市“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活动”、四川省攀枝花市“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新疆克拉玛依市“图书馆联建、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陕西省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等4个项目为良好;湖北省荆州市“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被评为合格。〔4〕
1.2 制度设计研究类型
上述示范区(项目)的公共图书馆相关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资源供给与服务体系相关研究。湖南省长沙市“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对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全省性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另一方面大胆开展地区内的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尝试,初步形成了总分馆体系、区域图书馆联盟和图书馆联合服务协作网三个层次的共建共享机制。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在分阶段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奖励资金实施细则》等4个扶持办法、《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等,共11个政策文件,公共图书馆发展得到全方位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均超过示范区创建东部标准。湖南省衡阳市“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建设城区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体系、全面改善中心图书馆办馆条件、开拓图书馆(室)建设思路、推动数字信息服务等方式,大力加强基层图书馆(室)建设,积极构建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四川省攀枝花市“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确立了统一建设、统一投入、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验收以及兼顾民族特色、兼顾地域特点、兼顾产业特点的图书馆建设策略,在全市三区两县44个乡镇、352个行政村中,每个乡镇建1个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的图书馆,每个村建1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图书室。〔5〕“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与“苏州市乡村图书馆制度设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要素,乡村公共图书馆服务制度以及“四位一体”乡村图书馆评价标准,确保各阶层公众能够享受到专业、均等、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第二种类型是总分馆制度研究。浙江省嘉兴市聘请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专家学者组成科研课题小组,围绕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研究,推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相促进,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考核办法。新疆克拉玛依市“图书馆联建、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地方领导小组制度和例会制度,为建成以克拉玛依市图书馆为中心、各区图书馆为纽带,街道、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为基础,油田公司、学校、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覆盖全市、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图书馆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6〕重庆市大渡口区按照“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服务点”的模式建设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并在文化馆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大渡口区文化馆图书馆绩效考核办法》等6个政策制度文件。〔7〕陕西省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全市中心馆的纽带作用,将城市区域范围内各类型的图书馆联合起来,通过建立联合编目中心、文献配送物流中心,以“统筹规划、统一采编、馆际流通、分级管理、资源共享、一证通用”的服务模式,实现了馆际之间的资源互补,在区域内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8〕
第三种类型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制度研究。辽宁省大连市依托固有数字图书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年7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大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通海岛”的实施办法》,市级财政在示范区创建两年间分别投入1597万元和1656万元用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程。目前,已经实现了大长山岛独立数字前端建设,并建成集高标清数字电视、时移互动点播、宽带互联网于一体的多功能播出平台。〔9〕广东省东莞市确立了“产学研结合,标准同步,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实践检验”的研究思路,与高校、计算机企业合作,与同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使“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课题成果呈现理论研究、标准规范、政策文件、技术产品等多种形态。2011-2012两年间,东莞从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以及基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际情况出发,先后制定了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要求,以及关于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标识、家具、服务、运营管理方面的5项标准,东莞市政府和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下发了7份相关文件。通过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东莞市两年内共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588 个,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10〕
第四种类型是以湖北省荆州市“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为典型代表的全民阅读活动研究。荆州市集中组织参与历届“读书节”活动的策划人员成立工作班子,研究制定了全民阅读活动项目规划,依照规划要求,抓落实、促创新,在资金保障、业务保障、人员保障、组织制度、责任制度等方面开展了制度化设计工作。一方面建立了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制度,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列出活动预算资金50万元,各分项活动责任单位也列支相应活动资金,另一方面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筹措资金,通过“冠名”等方式争取企业对活动的支持,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读书节的相关活动。同时,荆州市制订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专项资金的来源和开支范围、管理与拨付、监督与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业务保障方面充分应用了图书馆服务的各项机制和制度,通过积极统筹网点规划和建设,设置专人负责各网点的图书更新和联络;开展图书网点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统一调配使用图书;协调各网点业务工作;报道上传各网点的发展状况和活动情况等。另外,针对“读书节”活动的研究策划、宣传动员、组织开展、总结颁奖,都确定专人,明确专项措施负责环节把关。为保证活动有序推进,荆州市还在活动中建立了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活动进程简报制等责任制度,实现了管理环节、控制环节、反馈环节的三结合。〔11〕
2 制度设计研究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示范区(项目)制度设计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已有成果和经验被充分吸收和转化,制度设计导向和特点也非常明确,有效解决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2.1 制度设计研究有利于丰富公共图书馆的研究成果
制度设计研究聚焦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问题方面,这其中就包括公共图书馆领域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其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由于示范区(项目)制度设计研究所关注问题的对策性、应用性较强,多从问题的角度,系统梳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领域相关的实际做法与经验,从中发现了一些本质的、共性的、规律性的内容,并从不同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与提炼,这些也必将丰富公共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成果。
2.2 制度设计研究有利于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理论指导
制度设计研究有利于加强相关政策理论研究,统筹指导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需要建构起清晰、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框架,探索和找寻符合现阶段国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和善于运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律。制度设计研究能够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内整体上把握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诠释。
2.3 制度设计研究有利于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政策制定
制度设计研究,特别是示范区(项目)基础上的制度设计研究,是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实践的调查和跟踪,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对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最终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效发展。
2.4 制度设计研究有利于推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经验
制度设计研究是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能够为树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典型,推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起到积极作用。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专业性强、涉及门类广,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差异很大,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出现的新情况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基于实践的制度设计研究对某一个方面有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借鉴。
3 公共图书馆制度设计研究案例分析
3.1 东莞公共电子阅览室制度设计研究
东莞市立足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眼于1个总馆、51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40个24小时图书自助服务点组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及在技术上由东莞图书馆参与研发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协同发展的技术瓶颈优势。2010年,东莞作为我国首批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9个省市试点之一,先行开始了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方面的研究。通过调研,东莞将以下问题列入重点研究对象: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形态,技术支撑,如何解决基层普遍存在的缺人才、少资源的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东莞市组建研究团队,通过与高校、计算机企业合作,与同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了一系列制度设计成果: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并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示范区创建期间,经过课题组认真调研和广泛咨询,得到市政府大力支持,东莞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等政府部门下发了关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相关文件,内容涵盖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方案、经费使用、标准、服务、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有效保障了东莞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的实施。制度设计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二是推出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模型。课题组对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装饰环境、家具布置、设备配置、服务方式等进行了整体设计,在环境和功能组合上加以创新,采用了可灵活组拼的阅览桌椅、时尚新颖的U型书架,以高辨识度的橙黄色为主色调,打造时尚、新颖、标识和风格统一的阅览环境,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集成,提供了支持台式电脑、Pad、智能手机等多种设备的数字阅读方式,构建了多终端、立体化的数字文化服务空间,实现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模块化、组件化快速构建和统一管理。三是推出文化e管家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云管理平台。文化e管家将软件系统、数字资源、安全网络设备、无线接入设备等构建公共电子阅览室相关元素集成到一台服务器上,成为较理想的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端。公共电子阅览室云管理平台是文化e管家的支撑平台,它连接地区内各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文化e管家,实现远程监控和统一服务。四是制定与试行5项标准。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研究,草拟了《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标识系统标准》、《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规范》、《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家具配置标准》、《东莞市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运营管理规范》。五是建设实践以及研究成果的利用推广。东莞以制度为保障,以技术为支撑,以标准为尺度,通过政府发文促进,各级财政共同投入,市、镇(街道)、村(社区)共同承担,规范标准共同执行的方式,2011、2012两年时间内全市建成了58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形成了平均每4平方公里一个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布局,打造了公共电子阅览室“连锁店”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与此同时,东莞模式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国内其他省市也得到应用和发展。〔12〕
3.2 苏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度设计研究
苏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起步于2005年,是苏州图书馆与基层政府等机构合作的职业创新。通过“动态资产权”实现文献资源的统一采编调配和通借通还,通过由总馆向分馆直接派遣工作人员实现紧密型的统一管理,通过“孵化式培训”提高了馆员职业素养进而保障了总分馆服务质量的一致,从而实现了总分馆服务的方便快捷和经济高效,被业内专家学者誉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苏州模式”。示范区创建期间,苏州市从全覆盖和普遍均等的角度,研究分析总分馆建设的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从经济高效和公共财政能力的角度,研究分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总分馆需要怎样的制度支撑;从创建示范区的实践过程对制度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再认识再分析,使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由“职业行为”走向“政府主导”。
苏州市文广新局为市政府起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件时,将制度设计研究思路融入文件草案,成功被市政府采纳,现已颁布《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苏州市要在2015年使人均藏书达到1.2册,市、区县两级政府按各自的分担比例增拨了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2012年达到了1900万元。在总分馆设施建设上,为便于形成市区统一的总分馆体系,各区政府按照实施方案中的要求出资,全面委托苏州图书馆构建本区的总分馆体系,目前,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相城区和高新区等5个区政府已经与苏州图书馆签订了委托协议。由于各区政府委托,加上市政府在创建示范区上有力的推动,苏州图书馆在创建两年间新建了19所分馆,市政府还在2013年出台的市政府实事项目中规定,2013年中,苏州市区必须再增加20所分馆。5个市(县)也在巩固原有乡镇分馆的基础上,在中心社区建设分馆,为解决原来乡镇分馆工作人员由乡镇委派而产生的无法实行统一管理问题,吴江市政府按每个乡镇18000元(人均6000元/年)拨款给吴江图书馆,作为乡镇分馆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奖励,由吴江图书馆通过考核后直接发放给乡镇分馆工作人员,提高了吴江图书馆(总馆)对各个乡镇分馆的管理权威,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分馆管理权。从实施效果看,苏州总分馆制度设计研究基本上实现了其初衷,达到了预期目标。〔13〕
3.3 长沙区域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制度设计研究
建立联合编目中心,实现文献编目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机构的重复设置和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图书馆整体效益和效率;实现书刊借阅“一卡通”,在全市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提高区域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共建、共享各类型数字资源,激活全市现有文化资源存量,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和社会共享力度;实现图书馆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全面提高全地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是长沙市区域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
长沙图书馆总分馆是以长沙市图书馆为总中心馆,各区、县(市)图书馆为中心馆,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为分馆(服务点)以及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民办图书馆、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吸收企业、学校等其他系统图书馆加入的地区图书馆网群。长沙市图书馆根据《关于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意见》制定了《长沙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乡镇(街道)分馆建设标准》、《村(社区)分馆建设标准》、《长沙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规则(讨论稿)》,对长沙市图书馆总分馆系统的资源统筹、业务运作、经费补贴、网点分布、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与总分馆模式相比,图书馆联盟范围更大,可联合更多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成员参与。长沙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组织模式为层级型,对不同类型图书馆分类进行组织。在联盟管理模式中,区域内公共馆包括长沙市区域内的所有级别公共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的地位平等,由区域图书馆联盟委员会和会长负责统一组织,下设联机编目中心、技术中心、研究开发部、系统运行部、业务发展部、公共关系部、规划部、办公室等部门。联盟的服务模式采用网状结构,形成了一个由长沙区域内所有图书馆组成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而长沙区域图书馆联合服务协作网建设的组织模式较为松散,大多数是通过合作成员签订协议或合同,由协议来约束和规范联合服务的运作。在具体运作中也要根据需要和自愿原则来选择是否联合。服务模式同样是网络模式,联合服务的各单位共同协作,在建设和服务中各单位相互联系。现有合同单位包括新闻媒体、长沙市文化馆、青少年宫、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包括各县、区级以及基础文化单位,同时还包括有热心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人士。
长沙区域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集成模式的构建是以长沙市图书馆为主,第一步以长沙区域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为基础和起点,范围限于市属公共图书馆,构建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体。第二是以长沙区域图书馆联盟模式为核心,联合区域内所有图书馆,构建较广泛的区域图书馆服务体系。第三是以长沙区域图书馆联合协作服务模式为补充,即根据区域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的需要,联合一切力量来加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实现多种模式的集成,整合以总分馆为核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跨系统的区域图书馆联盟体系、区域所有单位组成的联合协作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交式的区域共享网络体系,综合开展各项合作共建共享事务。长沙区域图书馆资源集成共享模式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过成立共建共享领导(协调)小组,健全共建共享绩效考评机制,强化政府支持引导力度;通过下发文件,健全相关法规确保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政策与制度保障;通过固化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拓展经费来源,优化了资金保障机制;同时加大人力资源建设力度、扩大共建共享组织社会影响力,加大总分馆制推行力度,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共享资源,树立长沙区域图书馆服务品牌。〔14〕
4 公共图书馆相关制度设计成果转化
聚焦东莞、苏州、长沙的制度设计案例,反观全部第一批示范区(项目)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关的制度设计研究,对这些制度设计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炼,其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领导高度重视是公共图书馆事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制度设计研究成果落实的关键。好的制度设计研究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着手展开,能够引起党委政府的足够关注,并最终通过将制度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吸纳进当地的政策文件,而使相关制度得以转化、落地。其主要形式为政府规划、政府政策性文件、管理办法、规范标准等在内的成果。这些制度设计成果从政策层面,固化了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有关的资金、人才、设施体系等关键要素,强化了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力度,为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无论东莞市在示范区创建期间由东莞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等政府部门下发的内容涵盖公共电子阅览室各个方面的政策文件,苏州市颁布的《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长沙市出台的长沙市图书馆总分馆相关方案、标准等,还是广东省佛山市陆续出台的11个政策文件,重庆市大渡口区颁发的文图两馆发展相关6个政策制度文件,以及大连市《关于大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通海岛”的实施办法》等都说明,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4.2 运作模式推陈出新
各地的制度设计研究均成立了由地方主管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组成的课题组,不仅能够保证制度设计研究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制度的调研与探索,在固有公共图书馆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地现状的新型运作模式,更为有效地解决本地公共图书馆实际运作中的难点问题,为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给苏州的总分馆实现政府主导并重新设计总分馆的设置规划、组织模式、内部结构、技术标准、服务规范等创造了条件,制度设计课题组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规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探讨了总分馆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结合苏州实践,设计出了一套由政府主导、符合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发展规律的总分馆设置和运行方案,并在示范区创建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制度设计成果。
4.3 实践领域推广利用
示范区(项目)创建要求地方能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并要求制度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在取得制度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初步发挥制度设计成果在区域乃至在全国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当然,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示范区(项目)创建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制度设计成果也都无一例外的应当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如重庆图书馆、重庆渝中区、海南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等地区和单位在技术、形态、管理等方面均引进了东莞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模式,深圳市宝安区和罗湖区等也在技术管理上引进东莞模式,形态服务上借鉴了东莞模式。〔15〕可见,东莞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制度设计研究,作为一个较为系统、成熟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并被推广,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彰显。
5 结语
制度设计研究的最终成果不是一般的课题报告,还需在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转化,要把形成制度设计成果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价制度设计研究成果最终要看设计了什么样的制度,取得了哪些实效,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对指导公共图书馆的全局工作发挥了哪些作用。因此,制度设计研究的成果要体现在党委政府决策、措施和建立的机制、制度方面,要体现在实际推广与利用方面。要边研究,边设计,边实践,边修正,使制度设计研究的过程同时成为设计制度、完善制度的过程,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效发展提供更为科学、操作性强的制度保证。
1.李超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对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动.图书馆建设,2012(10):1-4
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2012-09-07〕.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shwhs/shwhs_ggwhfwtxjs/201111/W020111128545013092431.doc
3.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一批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2013-07-12).〔2013-11-28〕.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_sjzz/shwhs_ggwhfwtxjs/201307/t20130712_353381.htm
4.公共文化司.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公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验收结果的公告.(2013-07-18).〔2013-11-29〕.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_sjzz/shwhs_ggwhfwtxjs/201307/t20130718_353386.htm
5,6,10,12,13,14.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验收工作材料.文化部公共文化司,2013.5
7.李军.“联建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图书馆建设,2012(10):5-7,10
8.李国新.示范区(项目)创建与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199):4-11
9.李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实践探索.图书馆建设,2012(10):14-16
11.秦玉.文化信息进村入户通海岛.(2013-05-10).〔2013-11-29〕.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3-05/10/content_836832.htm?div=-1
15.荆州市文化局.荆州市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验收汇报材料.示范项目评审材料汇编,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