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学龄前儿童特色服务活动探析——以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为例

2014-08-15朱峻薇陆一鸣吴白羽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可亲子图书馆

朱峻薇 陆一鸣 吴白羽

(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0007)

1 前言

“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是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针对学龄前儿童群体组织开展的社会文化教育公益性系列活动。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年底,一年的时间里,“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共开设阅读、游戏、语言、手工、音乐等系列活动232场次,参与读者12536人次,同时通过建立“小可妈妈伴小时”QQ群、开通微信微博等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活动信息实时推送。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以其个性化的服务手段、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受到孩子及家长的喜爱,其独具特色并初显成效的服务模式得到业界的认可。2013年,“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服务案例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案例征集活动二等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提升案例展示大赛”一等奖。笔者就“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服务活动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图书馆学龄前儿童特色服务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能有所借鉴。

2 服务活动的源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0-6岁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越来越受到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0—6岁是婴幼儿大脑成长、智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孩子各项基本能力建立的重要时期。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之一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对学龄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服务。IFLA《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指出:“面向婴幼儿群体的图书馆服务至关重要。早期大脑发育研究表明:对婴幼儿说话、唱歌及阅读有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身处的环境对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作用。全世界的家庭都需要在当地的图书馆获得一定的帮助。要营造一定的阅读环境以激发婴幼儿的阅读兴趣并吸引他们来到图书馆。婴幼儿步入图书馆之初,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需要培养他们寻求帮助的意愿,需要一处寻求答案及了解资源技术的地方。对一些有特别需求的婴幼儿,如双语婴幼儿等,早期获得图书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切在孩子们正式就学入读之前都显得极其重要”。但对学龄前儿童的服务一直以来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读者服务的薄弱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点。基于对学龄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理性认识,对儿童优质教育的强烈呼唤,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纵深发展与创新,都迫切要求公共图书馆对学龄前儿童特色服务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是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组织开展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文化教育公益性系列活动。根据学龄前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智力发展能力及接受程度,立足于本馆资源优势,围绕“亲子”这一温馨主题,科学进行规划并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亲子课堂旨在为孩子创建一个阶段性、个性化的活动架构,为家长打造分享育儿经验的交流平台,同时吸纳社会力量,让客体变为主体,共享社会资源,并以“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为突破口深化图书馆用户培养,提高小读者及家长的图书馆归属感,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将亲子课堂打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社会空间。

3 服务活动模式的创新

3.1 创新分布式活动组织架构

亲子课堂要完成伴随学龄前儿童成长、丰富孩提生活及教授基本生活方式的最终任务,单靠一个或者性质内容单一的活动将很难达到其效果。“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以新型活动组织方式取代旧有活动的单一、独立和缺乏延展性的活动形式,吸取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以分布式架构为蓝本,将多种性质的活动、多种性质的活动组织方有机整合在“小可妈妈伴小时”系列亲子课堂的品牌之下,通过对0-2岁、3-4岁、5-6岁年龄段不同活动的分别开展以及不同性质活动的分类推动,针对性地将亲子课堂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完成。目前开设有“绘本阅读”、“say hello”、“亲子游戏”、“趣味手工”、“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内容的系列活动,同时面向家长提供育儿知识学习与交流服务。

3.2 创新活动组织方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服务活动需要细分,服务细分必然导致图书馆里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摒弃单纯由图书馆单方组织的传统方式,利用自身的公益性特点创造性地吸纳社会组织、社会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组织管理中。如家长志愿者之一的轩宝妈是一位小提琴师,之前以家长的身份常带着孩子参加“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活动,后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少儿馆利用其专业特长,同时参考读者的意见和需求新开设了“律豆伢——小提琴音乐欣赏”系列活动。“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目前已建立起一支相对固定的家长志愿者队伍,逐渐形成社会参与图书馆活动组织的创新管理模式,根据服务内容分为三支小组:亲子课堂主讲组、网络技术管理组、活动宣传组织组。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服务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工作人手紧缺的矛盾,又使读者的身份从客体变为主体,更利于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

3.3 创新双赢合作方式

图书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存在财政拨款有限、资源匮乏的现实困难,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与社会机构合作,争取和增进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为自身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小可妈妈伴小时”通过创新双赢合作的方式,与高校达成基地实践合作协议,图书馆吸取学前教育专业资源,一方面为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实验基地与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专业化的进行吸引更多读者到馆参与活动与阅读。同时与社会早教培训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培训机构提供公益性体验课场所,一方面为支付学习成本困难的读者提供免费、持续性的课外教育,实践公共图书馆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服务宗旨;另一方面为读者挑选课外课堂提供体验试用,避免社会资源浪费。目前,“小可妈妈伴小时”已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两家早教培训机构建成合作关系并持续开展活动。

4 服务活动的特色实施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正朝着常态化、多元化、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1 密集型、低成本、常态化的活动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

相对于学龄儿童来说,0-6岁学龄前儿童群体有更多的时间光顾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服务。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迅速、阶段性认知能力鲜明的特点,“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将服务对象分层细化为0-2岁、3-4岁、5-6岁,分别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模式与内容,迎合孩子阶段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需求。以“绘本阅读”系列活动为例,对0-2岁的孩子设计的“阅读游戏”活动,重在让孩子接触阅读;对3-4岁孩子设计的“爱上阅读”,重在激发阅读兴趣;对5-6岁孩子设计的“快乐阅读”,重在培养孩子的阅读技能。同时辅以多元化、多形式的服务活动进行,有快乐游戏、趣味手工、动听音乐、爱上舞蹈、Say hello英语游戏等系列活动。目前“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以每周不少于5场的频率开展活动,常态化活动每场时间限定在30分钟以内。周二至周五主要针对0-3岁未上幼儿园的孩子开展活动,双休日集中为3-6岁孩子提供服务。这类密集型、低成本、常态化、多样化的活动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从而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并成为图书馆的活跃用户,继而发展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忠诚用户。

4.2 节假日主题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节假日大中型主题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一是假日文化活动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能较为容易地吸引到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报道;二是媒体的宣传与推广,是提升图书馆服务活动公众认知度,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关键;三是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2013年先后推出假日主题活动:3月春分时节,“迎接春天”主题的亲子PARTY广场活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阅读春天,亲近自然”主题户外阅读活动;6月1日国际儿童节,“悦读、体验、分享”主题活动;暑期“关爱小候鸟,冰淇淋之旅”主题活动等等。由于活动策划的主题鲜明应景,内容新颖充实,形式贴近群众,《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持续报道,为此图书馆也与媒体单位逐渐建立起协同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工作关系。

4.3 为家长搭建交流平台,从单一的未成年人服务群体转向孩子及家长大群体

“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不仅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服务活动,也逐渐成为家长聚会、交流与分享的空间。实践证明,孩子能够在很小的时候使用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跟家长的图书馆意识有很大关系。同时,以孩子为切入点来带动家长对图书馆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手段。在图书馆这个平等、温暖、安全、舒适的公共场所,家长们常常会在孩子阅读或参加亲子课堂活动之余,相互交流各自的育儿经验和碰到的问题。应读者的要求,“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直接面向家长适时推出“亲子交流会”系列活动。交流会的开展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家长志愿者成员的职业与专长,推荐优秀家长主讲,交流分享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心得;二是通过案例收集,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育儿讨论,帮助更多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掌握专业的育儿知识技能,解答家长在日常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近期推出的“宝宝日常口腔护理及常见问题”、“和宝宝一起读诗词”、“如何培养全能宝宝”等家长集中关注的育儿话题,由口腔医生、国学研究者、心理咨询师等家长志愿者主讲,“如何缓解幼儿入园情绪焦虑”则邀请幼儿园园长为家长做现场解答。“亲子交流会”来源于读者、走向读者的活动形式深受家长的喜爱。“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也实现了从单一的未成年人服务群体转向孩子及家长大群体的服务。

4.4 亲子课堂走进社区,扩大服务辐射半径和活动受众面

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地处西湖区,是杭州市唯一一所少年儿童图书馆,根据国际图联曾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每5万人应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最少3册,一座图书馆服务辐射半径通行标准为4公里。“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活动吸引了来自杭城各个城区的学龄前儿童及家长,但活动主要辐射面还是以少儿馆为半径的地理范围内,同时由于活动性质及孩子年龄特点等因素,在活动参与名额上有一定的限制,常常出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从其它城区赶来但却不能参加活动的情况,非常遗憾。为了扩大亲子课堂的服务半径、扩大活动受众面、扩大社会影响力,“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拓宽服务范围,与杭州各城区联手,走进社区,将亲子课堂活动带到孩子们的身边,带给孩子欢乐时光,使孩子与家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图书馆服务。

“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活动已逐渐成为孩子的快乐家园。孩子在亲子课堂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对图书馆员产生依恋感,对“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有了归属感,由此建立起与图书馆之间的良好情感,图书馆意识也在孩子早期的教育中得以萌发。

作为杭州地区为数不多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公益服务机构,“小可妈妈伴小时”亲子课堂将秉承图书馆服务宗旨,努力搭建一个用以学习、交流、休闲、教育及展示的良好的互动平台,打造一个年龄段阶梯式分布的服务活动架构,填补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0-6岁学龄前儿童服务的空白,努力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学龄前儿童服务的先驱示范。

〔1〕黄碧.浅议少儿图书馆婴幼儿特色服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6

〔2〕范并思,吕梅,胡海荣.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社,2012

〔3〕曲晓玮.论 图 书 馆 的 社 会 合 作〔J〕.图书馆论坛,2010(12):87-90

猜你喜欢

小可亲子图书馆
A novel similarity measure for mining missing links in long-path networks
李小可作品欣赏
小可的红皮鞋
推理:红颜大草莓
图书馆
去图书馆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