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014-08-15于春晖
于春晖
一、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新的基本特征很明显。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多年来保持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由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和环境决定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统计,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不到10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小国,而其余经济体在经历过20年的发展后均开始减速,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大幅减速。可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一变化,不是短期的波动,是趋势性的。二是,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这一变化,说明我国正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在这一发展阶段,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下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当前,我国制造业中,一般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就是这一趋势性变化的具体体现。经济结构这一趋势性变化,在短期内虽然降低了经济增速,但由于一般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存在,CPI相对稳定。在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欧美国家,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5%,因此,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般制造业过剩导致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保持就业平稳增长趋势做出了贡献。概言之,尽管经济速度下降了,但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同时物价和就业形势稳定,经济增速下降仍然处于合理区间。对此,我们可以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不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目标,脱离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采用强刺激政策维持过去的高增长率,而是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方面,我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举措在不断创新。过去,依靠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高储蓄率支持的资本投入和忽略资源、环境成本的方式,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现在,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抚养比在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在不断弱化,人口红利在衰减。流动性过剩,资本投资的边际报酬在递减。对资源、能源的浪费性使用和环境的破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外需乏力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过去常用的宏观调控办法是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投资需求。现在,我国的存量货币规模相当可观,财政扩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如果继续沿用原来的办法,不仅达不到政策效果,而且会制约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导致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拉动力不足,给未来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要经济运行仍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宏观经济调控将不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在继续关注需求端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端,鼓励和引导提高生产率,即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方式,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保持经济合理增长。体制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形成相关利益格局,决定经济发展方式。因此,适应发展趋势,尊重经济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要创新宏观调控,更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这既是解决短期问题和解决中长期问题的衔接和兼顾,更是治标和治本的结合。深化改革,在更深层次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破除原有发展方式赖以存在的体制安排和利益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资源的直接配置或行政干预,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趋向协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层次多、水平低,“东强西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出台政策鼓励引导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这些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在改革开放创造的宽松条件和全球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刺激下,成为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主导区域。实际上,这种区域发展战略与原有经济发展方式是相配套的。支撑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以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为代表的低成本要素、大量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更多地是由中西部地区提供的。其结果是,这一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新常态”下,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调整与之相配套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着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喜的是,2008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这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今后,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都会将顺应和强化这一趋势作为导向。
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区域经济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200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形势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速呈现“东慢西快”的格局。东部地区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的外需骤降的严重打击,加上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以及多年高速发展积累起的较大经济体量和高基数,经济增幅呈现放缓态势。而中西部地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因此,尽管同样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其经济增速也在小幅下滑,但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不仅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趋势的发展,将使中西部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差距也因此不断缩小。
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通过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提高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带动城镇化进程,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有序转出传统产业,从而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朝着工业化后期迈进。而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低成本和区域市场广阔,传统产业还有空间。因此,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成为其加快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当然,与东部地区加速工业化时期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不同,中西部地区将会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中有更多选择,但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面临着比工业化加速时期东部地区严格的生态、环境等约束,此外,还要面对来自作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因此,将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的基础上加快城镇化进程,使星罗棋布的城市及城市群作为增长极充分发挥带动、辐射周边的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梯度开发,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落细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新棋局。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我国原有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战略依托的正是以东部地区为经济重心的区域经济格局,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必须相应地调整原有的区域经济格局。从沿海起步先行、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经历。遵循这一规律,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可以增强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和作为腹地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相互支撑和良性互动,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好资源和市场,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拓更宽广空间和更强劲动力。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国经济发展主轴线,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落细落实这些新的战略部署,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在“新常态”下,并没有简单延续原先的做法,而是以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为原则,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定向调控,努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例如,加快以铁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我国高铁线路逐步从东部向中西部拓展,且单线逐步联通成网,广大中西部地区将因此受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因此拥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支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消除区域间市场分割;另一方面,解决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干预不当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推动地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区域统筹规划和共同治理中的分工合作及利益协调等,这将有助于生产要素顺畅流动、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高、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抓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关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机制支撑,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