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高山景行”中的“行”读音辨析

2014-08-15刁永能

中学语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景行苏教版高山

刁永能

“高山景行”这个成语中的“行”字,不少人读成“xíng”,这和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高山景行”词条后标注的读音是一致的:高山景行:gāo shān jǐng xíng《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止:语助词),后来用“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这样命题者把“行”读成“xíng”是有据可查的,是无懈可击的,这也是很多老师学生坚信不疑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明确标注出来了,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不是真的无懈可击呢?笔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这种解释是模糊的,没有落实“景行”的意义,所以标注读音是违背多音字以义辨音的基本规律的,在没有明确意义的基础上,就说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怎么能让人信服,况且老师是要给学生讲明的,如果只是说词典就是这么注音的,就是这么解释的,这不正是应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这句古话了吗?这不是应该有的现象。而且苏教版《史记选读·孔子世家》中明确标注“景行(háng),大道。”为什么苏教版教材和《现代汉语词典》在出处一致,却注音不同的,这是引发争论的源头。这也就不是简单的一个题目的答案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了工具书编订者和教材编写者学术上的问题了,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谈谈苏教版的教材和《现代汉语词典》为什么会在“行”的读音上出现分歧。追根溯源,对于《诗经·小雅·车辖》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代儒学大师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也就是说上句“高山仰止”,“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下句“景行行止”,“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显然《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订者是采用了郑玄的注解,“行”,即行为,既然是“行为”,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行”作“行为”解时读“xíng”(古音读“xìng”)从这上来看,“高山景行”这个成语中“行”读成“xíng”是无可厚非的,不是编订者随意注解的。

但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上句“高山仰止”,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下句“景行行止”,“景行”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行”作“道,路”解时读“háng”,显然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是采用朱熹的注解。这样看来,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也是有椐可查的。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这可能也是工具书编订者考虑的吧,但不能因为你出现的早是这么说的,你就采用,况且古人他是不注音的,凡事都要能既有理,又能让人乐于接受,“授人以渔”才是主要的。而现行的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可最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吧,要不然以后老师也罢,学生也罢,遇到类似的问题依然出现这样的争论。

其次,此题一出,学生傻眼了,老师困惑了。尊崇哪个为好啊?有人说《现代汉语词典》是权威,对此都明确标注了,肯定是对了,就读“xíng”;有人说,教材是这么编的,遵照教材读“háng”。可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生对成语的辨析,首先了解其出处,然后根据古汉语知识就能够很好地判断出成语的意思。所以做老师的我们才会经常教导学生,学习成语要能了解它的出处,运用所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去辨析,才不至于望文生义,才能更好地用好成语。像 “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不名一钱”等等,而且对于成语的读音,因为成语太多,学习的人都会从它的出处,依据文言文知识去判断,一般在出处读什么音,组成的成语就读什么音,而不是遇到成语都找《现代汉语词典》,如果一遇到问题,就词典怎么说,那怎么能让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总不至于到词典全部背下来吧!而且这种做法也只能是舍本逐末,是不科学的。

另外,笔者谈谈自己对这种分歧的分析和思考。

第一,就结构而言,这个成语应该是联合式的,“行”应与“山”相对应,而且两者应该是同类的,而“行”作“行为,品行”解,与“山”作“高山”解不对等,故解为“道路”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古汉语常识的,所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

第二,从出处看,仰高山,行景行,对高山仰望,而行是走得意思,那么苏教版编写的《史记选读·孔子世家》书下明确标注“景行(háng),大道。 ”,景行,是大道的意思,能够和高山相对应。读“háng”是合理的。

第三,笔者认为,既然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可以采用一个折中的办法,“高山景行”这样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或高尚;景行,大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后来用“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读成“háng”。让学生真正地能依据古汉语知识去学好成语。

猜你喜欢

景行苏教版高山
元雨舟的新世界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Tianzi Mountain天子山
高山从何而来?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HaveYou Taken a SelfieToday?今天你自拍了吗?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