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驾驶课“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特点分析

2014-08-15◆陈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驾校教练员驾驶员

◆陈 波

(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逐渐重视生活质量,从以前的温饱问题到小康生活,再到现在的“有车有房”,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汽车作为当前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驾驶员的驾驶技巧不仅关系着正常驾驶,更关系着自身和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汽车驾驶人员的驾驶能力。

二、汽车驾驶课教学现状

随着汽车的普及,驾校的数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大量增加,在为人们学车提供方面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的问题。部分驾校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或者课程教学方式缺乏理论性,大部分驾校教练都是驾驶员出身,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多是凭自身驾驶经验进行教学,使得教学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1.重实践轻理论

汽车驾驶课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理论知识对于汽车驾驶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汽车驾驶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只占整个学时的2%,甚至更少。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学员的驾驶能力为目的,认为只要熟练掌握了驾驶技术,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驾驶员,而忽略了对于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虽然可以快速提升学员的驾驶能力,但是理论知识的缺失容易导致其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出现违反交通规则、不熟悉汽车基本构造和原理等问题,培养出来的不是合格的驾驶员,而是“马路杀手”。

2.缺乏个性化教学

许多驾校教练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的一些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学员进行大课堂教学,而没有充分了解学员中存在的个性化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出现问题时,没有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对学员进行埋怨,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特点

所谓的“以学为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员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教练员主要对学员进行引导,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会”与“会学”有机结合起来。

1.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包括导学、自学、研讨、释疑、实践和考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教学开始前,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在课堂上及时提问,提升教学效率。需要重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确保计划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明确阶段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其二,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题目,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员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的观察、思考等,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引导学员相互之间进行谈论,分享经验,总结教训,对于关键问题和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可以组织辩论活动,从而加深学员的认识和记忆。对于一些重点问题或者难点问题,教练员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对学员进行释疑,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在理论教学完成后,需要引导学员进行实践练习,这也是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汽车驾驶作为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实践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际操作,学员可以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不仅可以增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活动完成后,需要对学员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技能考核,从而对学员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对于学员考核的方式就是驾照考试,通过不同科目,考察学员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交通规则的掌握以及对于驾驶技巧的掌握,并根据考核成绩,判定学员是否具备良好的驾驶素质,是否可以满足实际操作的需求。

2.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以学为主”突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员而不是教练员,将学员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教练员作为引导者而存在,突出学员的自学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以学为主”是学员自学与教练员引导的有机结合,而不是“放任”教学。教练员要结合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以及学员的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引导,在确保教学方向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最后,“以学为主”并不是死板的学习,而是学与思的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切实做好课时的分配。要充分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安排充足的理论学习时间,确保学员可以熟练掌握汽车驾驶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提供必要的支撑;其次,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以经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工作,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学员主动去参与学习和讨论、思考,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然后,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做到规范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不同学员的特点,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做到因人施教。

五、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下,汽车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驾校和教练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汽车驾驶员。

[1]张启义,郑召才.汽车驾驶课构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农机,2013,(2):61 -62.

[2]赵玉成.也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教学的教学质量[J].大科技,2010,(12):325.

[3]孙奇.浅谈汽车驾驶一体化教学改革[J].科技创业家,2012,(10):309.

猜你喜欢

驾校教练员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驾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工读驾校
工读驾校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