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2014-08-15李怡鸣
李怡鸣
阅读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阅读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源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着诸多重要功能。抓好高中语文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感悟生活,体会人生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及思维能力,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高中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与提高。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课堂表面的喧闹掩饰不了学生思想的匮乏和精神的苍白。忽视阅读的本质,忽视学生主体体验和感受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老师关注的是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的熟练程度,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主体意见的形成就不那么重要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语文阅读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的含义和语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生活面,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艺术和人生修养,提高审美水平与审美情趣。把阅读当成生活的必需品。通过阅读,把握和领悟真、善、美,感受人类几千年来代代传承的美好品德、美好情操;教师就应充分发挥以导促读、以读促教的引导功能,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提升审美水平。从而在学生人格、志向、情趣形成的关键时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要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探索语文阅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学生为主角,自己为配角,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与思,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努力做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就是要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探索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阅读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大胆的联想,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与不断提高。
二、正视高中学生个性的差异
面对具有不同特质、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高中语文课程不能将内容和目标只作简单的规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学习的内容和目标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增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真正将学生引入阅读,引向思考,让作者与学生、生活与文本互动起来。既要个性化理解,又要切合作者和生活。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探究精神的成长。例如:诗词中写愁的名句很多,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比较,可以让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探究:从修辞角度看,李煜的词将“愁”形象化、具体可感化,而且比喻新颖,想象丰富,更胜一筹。从情感渲染角度上,李清照的词句,语言简洁明白,却更觉神妙,意味无穷。学生各取所需,求同存异。教师还可以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引导出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类诗词美文的赏鉴方法,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归类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力。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离愁别绪”,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李煜的《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晏殊的《清平乐》中的“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无论情人相思的愁,还是友人分手的不舍之愁,词人用多情之笔倾述当时的感触。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融入诗词的意境,触碰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之共鸣,感受到诗词的美,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人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引导学生把宝贵的人生阅读第一流学者写的书,读他们的著作,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其学科领域的成果及发展。2.可以设置悬念引导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3.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最能反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通过笔记获取大量优美词汇和精妙语句,培养语感,积累生活的感悟和经验的功效。4.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引导学生领会、体味选文的语言所蕴含的作者的爱憎情感,褒贬之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作者语言运用布局谋篇的技巧。5.续写作品结尾,提高写作水平。续写结尾是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方法。通过对文学作品结尾的续写,学生可展开联想,在原文的基础上写出了精彩的结尾,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学以致用。这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例如,给《项链》续写结尾,写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的反应。6.联系生活,感受生活。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从中体会,并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例如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见解及联想等。
语文教师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和不甘于现状的创造精神,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规律,立足课堂、立足文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与生活,文学和审美的知识及联系,大量地开展各种专题阅读,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建立和完善认知和审美心理,逐步培养起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审美能力。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上不断更新,真正将新课标的精髓融入每一节语文阅读课程中,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艺术性,使学生真正能从中领悟到语言的魅力、思想的魅力、人性的魅力,使他们得到真正意义上进步,徜徉在中华文学的海洋。